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孩子說“我不行,我做不到”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當自己讓孩子做一件事時,他總是說“我做不到”、“我不會做”、“我不行”……這些否定自己的話。

其實,很多孩子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喜歡依賴父母,不想去挑戰自己。

但人總要學著去成長,因為每個人最終都要離開父母自己生活,很多事情要自己親自去做。

如果你的孩子也常把“我不行,我不會”這些話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給孩子多一些肯定

要讓孩子建立自信心,離不開一個字“誇”。

當孩子有一些積極的表現時,家長一定要不失時機地給予他鼓勵,從而建立他的自我成就感。

家長需要在平時多注意孩子擅長的事情,多鼓勵孩子做這些事情。

而當孩子出現一點小差錯或是表現不佳時,千萬不要各種指責,質疑他的能力和潛力,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個在父母的質疑和責罵聲中度長大,他會慢慢懷疑自己的能力,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我懷疑。

這樣孩子很難體會到成功帶來的成就感,慢慢形成自卑心理。

家長應多包容孩子,肯定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他犯錯和失敗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快。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2

鼓勵孩子去挑戰不可能

要讓孩子逐漸脫離父母獨自生活,一定不能事事替孩子包辦好。

過度的包辦,打擊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積極性,家人在替孩子完成他應該做的事情時,也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不行,你做不到,你需要我幫你做。”

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和保護,其實只會讓他陷入無助。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當人在接連不斷的受到挫折時,會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從而喪失信心。

這種心理狀態是二十世紀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一個著名發現,叫做“習得性無助”。

當孩子每次想去嘗試新的東西時,總是被阻止,那麼他會漸漸認為自己無法掌控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從而失去再次嘗試的慾望。

習得性無助,會讓孩子陷入長期的自我否定當中,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做不好。

其實,孩子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脆弱,只要你敢放手讓孩子試著去做,那他也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3

學會賞識孩子

有專家說:賞識,其本質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愛。

確實是這樣,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

賞識教育的特點就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知道別人也有比自己強的地方,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

但是,現在中國的很多父母都喜歡比孩子,用別人家孩子的長處與孩子的短處對比。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被家長貶低,自信心、自尊心受損,這樣對孩子建立自信是很不利的。

合格的家長要學會發現並賞識孩子的長處,幫助他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肯定他的努力,讓他覺得自己是值得驕傲的。

當孩子遇到短板時,家長應引導、激勵他或幫助他一起戰勝困難。

當孩子對自己缺乏信心時,家長要讓他相信自己可以的,如此,孩子會越來越自信。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4

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中學特級校劉京海說過,反覆成功的孩子會越來越好,反覆失敗的孩子會越來越差。

因此,家長必須要讓孩子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更有助於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而當孩子有了自信心,就會促使他不斷地努力獲得成功。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離孩子的實際水平太遠,要給他設定一個“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要同孩子一起體驗學習的快樂。

孩子成功後可以再確立新的目標,讓他能經常體驗到不斷成功的愉悅。

如果失敗了那也不要緊,找出原因繼續嘗試,通過努力總會獲得成功。

孩子常把“我不行,我不會”掛在嘴邊,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家長要記住,成功的體驗是孩子潛能開發的催化劑。

孩子只要能夠獲得足夠的成功體驗,就能自信、自尊、自愛地成長起來。

希望天下的父母們都能明白這一點,如是,則離成功也就不那麼遠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夠自信,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到,自己不行,那麼請你一定要幫助孩子出走這種自卑的心理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