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最近看了一個綜藝節目,湖南臺的《放學後》。其中一個小孩子叫帥帥,節目中他洗完澡上床的時間是11點,可是他還不想睡覺,吵著要看動畫片,並且趁著父母不注意,小跑到客廳。

爸爸,媽媽,外婆三個人一起鬨睡無果之後,他爭取到了看動畫片5分鐘的權利,結果這一看5分鐘變成了1個小時。

父母一看12點, 好容易又把他弄上床,他卻要聽睡眠故事,媽媽都講的哈切連天了,他還在床上折騰呢,氣的媽媽直接把他轟下了床。眼看又是一頓哭鬧,爸爸這個時候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床上繼續講故事,著才算是安靜了下來。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12點後睡覺的孩子是不是很晚啊?

還有更晚的!

這個時候帥帥的妹妹還在客廳玩一把玩具槍,他們家所有的燈都關了,可是她就是不肯睡。

其實孩子晚睡這件事情,並非他們一家的問題。

前不久,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提到:

我國青少年兒童(6~17週歲)的睡眠狀況普遍不佳,平均只有67.14分。

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

孩子為什麼不睡覺呢?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其實除了這些,腦動力學家魏坤琳(《最強大腦》中的科學判官)指出了一個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孩子白天運動量不足,所以才導致他晚上不睡覺。

運動和睡覺有關係嗎?

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孩子每天的運動量足夠的話,可以改善他們白天注意力不足、晚上不睡覺的問題。

這是因為運動之後大腦負責反應抑制的區域活躍了起來,孩子的自控能力就更強了,他走神、衝動、多動的行為也減少了。另外,經過白天運動的放電,孩子晚上也更容易入睡。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魏坤琳認為運動是大腦純天然的健腦丸。

因為研究發現,運動會增加大腦的血流量,促進大腦毛細血管生長,提高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水平。並且,能給大腦提供一種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簡稱BDNF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幫助神經元形成新的連接,修復壞的腦細胞,保護健康的腦細胞。這個BDNF就像大腦肥料一樣,能夠讓大腦神經元生長得更健康、更茁壯。

那要如何動,才能達到既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又有利於睡眠,還不傷害孩子身體呢?魏坤琳教授根據眾多的研究資料,從戶外和室內給了我們兩個方案。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在戶外,如何保證運動量?

1、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條件允許的話每天應該帶他出門2~3次,不限定時間。

2、對於1-3歲的孩子,至少應該保證他每天有2-3小時的總的活動時間。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可以適量縮短戶外活動的時間,但是相應的,要增加室內活動的時間。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運動強度的要求,只要每天帶孩子去一兩次公園等活動場所,一次玩一到兩個小時。讓孩子有機會跑跑跳跳、攀爬巖架、跟別的小朋友追趕嬉戲,就可以保證運動量了。

3、對於3-6歲比較大齡的孩子,每天應進行至少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並且,累積不少於一小時的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

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是指會讓孩子運動到比較累的狀態,比如不能跟散步似的邊運動還能邊唱歌,可以邊運動邊說話,但說話是斷斷續續的了,連說帶喘氣。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注意:

1、父母應該多瞭解幼兒園的運動狀況,如果發現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強度偏低,那麼在孩子回家後或週末,父母可以帶著他做一些強度大一些的運動。比如沿著跑道快速走路或者慢跑,在公園裡騎腳踏車,或者找塊平地跳繩。

2、給孩子的運動強度也不能太過,孩子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可以持續保持中高等強度的運動狀態很久,最適合孩子的運動方式是跑一跑,停一停。

3、由於比較劇烈活動後的兩小時內,孩子反而會處於比較興奮的狀態,孩子睡前兩小時就不要讓他進行太劇烈的活動了。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在家裡,如何保證運動量?可以做哪些活動,多長時間?

雖然對寶寶來說最好的運動場所是在戶外進行的。不過如果出現惡劣的天氣,比如霧霾或者雨雪天,或者年齡限制等一些其他的原因,室內活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運動場所。

1、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主要由父母主導多做室內活動。比如寶寶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們可以多撫摸、抓握、推拉或者輕輕移動寶寶的頭部和身體。我們還可以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嘴裡唱著童謠,上下左右輕柔的有節奏地晃一晃孩子。

注意:這麼玩的時候要支持寶寶的脆弱部位,比如頭部和頸部。有的老一輩家長會過度保護,為了不磕著碰著寶寶,長期讓寶寶躺在床上。其實就算是小嬰兒,也要想著法讓他多活動身體。等寶寶有能力爬了,我們就可以給他買塊遊戲墊,四周圍上圍欄。在一個安全、有人看護的環境中鼓勵寶寶四處活動、探索。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2、對於1-3歲的孩子,至少應該保證他每天有2-3小時的活動時間。如果孩子有每天去戶外運動的習慣,那麼在家裡只要注意做一些強度比較低的運動就可以了。比如可以帶孩子在家玩小皮球,乒乓球,甚至是自制的紙球。

對於小齡寶寶,投球遊戲的拋物動作能鍛鍊到他的粗大動作,同時也是很好的鍛鍊眼手協調的活動。有幾種方便在家玩的遊戲: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投球:讓孩子拿球,先一個個扔到球筐裡。最後看有幾個球進,孩子就得幾分。為了增加趣味性,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比賽,看看誰扔進最多的球,誰就是“灌籃高手”。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踢球:用玩具擺成簡易球門,看誰可以踢進去。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保齡球:擺幾個小物件,讓孩子把球滾過去擊倒,變成保齡球。

3、至於3-6歲比較大齡孩子,保證有1個小時以上的室內活動時間。不過,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都在幼兒園得到了足夠的室內活動時間,不用特別擔心。我們要注意的是孩子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專注更長時間,又容易受到電子產品的影響,家長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在家裡的靜坐時間,把孩子久坐的持續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孩子坐久了就讓他站起來,或者四處走動一下。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如果保證了運動量仍然入睡困難怎麼辦?

入睡困難的原因很複雜,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也不一樣,我們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和表現,靈活的調整對策。如果保證了運動量,孩子入睡仍然有困難,我們可以在睡前一小時,提前製造睡覺的氛圍。

記得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賈靜雯哄咘咘睡覺,咘咘一會兒要吃蘋果,一會兒想要媽媽講睡前故事的。賈靜雯在給咘咘洗漱完畢之後,就關了所有的燈,並且把門也關上了,在一片黑暗中,她哄了沒多長時間咘咘就睡覺了。

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當給孩子刷好牙、洗好臉、換好睡衣。然後把室內燈光調暗,保障環境比較安靜沒有干擾,然後聲音輕柔的給孩子講講故事,或者聽一些緩和的音樂,或者簡單回顧白天發生過的事情,分享快樂的回憶,疏解不快的情緒,很快就可以關燈睡覺了。


腦動力學家帶給我們的哄睡寶典: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帶他瘋玩吧


參考文獻:

1、《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作者:魏坤琳

2、《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 中國睡眠研究會

3、《學齡前兒童(0-6歲)運動指南》 北京體育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研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