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互聯網的發達,既方便了生活,也暴露了差距

富二代窮二代,星二代官二代。無論是落後的山區,還是發達的城市,“二代”都已經成為一個流行詞彙。事實上這已經是一個在全世界範圍通用的詞,無論文化基因如何,人類的繁衍和居住模式,就決定了家庭對後代的巨大影響。而在這成長的階段,原生家庭的影響力再大都不為過。

《歡樂頌》裡,樊勝美的資質一點都不必曲筱綃差。但是她們又沒有可比性,樊勝美就因為她出生重男輕女的封建家庭才成了樊勝美。而曲筱綃的家境和父輩之間的既定關係才決定曲筱綃是曲筱綃。

蘇明玉,樊勝美,北京的高考狀元……這些年關於原生家庭的典型的案例都曾引起過一大波的討論。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人都躲不過繞不開,誰都能在他們的言談舉止和字裡行間找到共鳴。

原生家庭裡父母在情感上對孩子的虧待之外,還有一類人,成長過程中是在確實的貧困“虧待”裡,導致了在成長之路上舉步維艱。那麼,這些被物質虧待的大多數,該如何安放自己的內心呢?

交通和互聯網的發達,既方便了生活,也暴露了差距

作家餘華寫過一篇很著名的雜文集,其中一篇叫做《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的夢想差距四百年》,書裡面講到一個例子。某一年CCTV在六一兒童節期間,採訪了中國各地的孩子,問他們六一的時候最想得到的禮物是什麼?一個北京的男孩說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飛機;而一個西北的女孩卻是羞怯地說,她想要一雙白球鞋。

兩個同齡的中國孩子,夢想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並且這兩個夢想對他們來說同樣遙遠。我想很多看到這篇報道的人都跟我一樣,感到過巨大的震驚和不解。但是很快便會接受這種差異,因為他太過真實。

時光倒退幾十年,這種差別是無限趨小的。我們的父輩們,似乎對生活的差距並沒有這麼明顯的感覺,貧困的不覺得自己有多苦,物質相對豐富的也不覺得有很大的優越感。

然而,一個歐洲人活四百多年才能經歷的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箇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換句話說,歐洲四百年間的動盪萬變,在中國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

交通和互聯網的發達,既方便了生活,也暴露了差距

我想說的是,時代發展到現在。飛機火車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在極大程度上削弱了距離感。大量的訊息湧來,讓每個窮鄉僻壤的小孩對外面的世界有了實際的對應。偏偏那是自己可望不可及的。

父輩們更加安於現狀,因為身邊的人也是那樣。可是對年輕人來說,那個過著我想要生活的人,就在不遠處真實的存在,我看到過甚至真實的接觸過。但是看起來,我拼盡全力都達不到。這是時代的大發展,是城市變遷,生活差距造成的不同起跑線上的孩子,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交通和互聯網的發達,既方便了生活,也暴露了差距

起跑線,一個客觀存在事實。關於金錢,網上曾有一個段子, 一個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每個月工資三千,依然非常開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差的生活水準還天天那麼開心。年輕人回答,因為我沒有辦法。

很棒的生活態度!但是聽起來,既好笑,又心酸!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社會資源的既得利益者站出來說,金錢不是幸福的唯一標準。這就成了很不人道的一種說法。那些確實出生貧寒,原生家庭也許給了他們很多很多的愛,但確實在財富,審美,教育各方面有所“虧欠”的年輕人們該如何安放自己的內心呢?

交通和互聯網的發達,既方便了生活,也暴露了差距

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自強,努力,懷抱夢想,並且永遠相信自己。但我想說,夢想當然要有,信念,奮鬥不可獲取。但是請不要裝作無法忽視這種差距,在年輕人身上的帶來巨大困境。因為一大波出生貧困的孩子正在面領著“原生家庭”困境的問題,真的存在。

在承認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再談,人生既無對錯,也無標準。

而作為一個年輕人,請努力加油,畢竟身邊的年輕人們都很努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