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4月6日上週六,《指環王》導演彼得·傑克遜的戰爭紀錄片新作《他們已不再變老》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

這是它第一次以原版3D形式登陸內地,不少影迷翹首期盼,後面的四場展映已盡數售罄。

作為一部登上院線的戰爭紀錄片,它似乎再次證明了一個結論:

無論從電影語言的多樣、技術手段的實現,還是最終成果的豐厚來看,在歷史、戰爭紀錄片領域,院線作品都比電視、網生內容有著更好的先天條件。

至少,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今天的討論範圍,先侷限在紀錄電影之內。

作者|洛弟

《他們已不再變老》於2018年在倫敦電影節展映,意在紀念一戰結束一百週年。

這場戰爭的爆發,距離電影誕生僅過去了二十年。

從無聲到有聲,百餘年影視對歐戰的紀錄、再現與演繹,似乎已窮盡一切技術手段。

讓一戰迷、技術控彼得·傑克遜殫精竭慮的,是何以在影像紀錄的真實之上,更上一層真實。

這種真實的震撼力與技術手段,造就了見所未見的一場對撞:一百年前的紀錄畫面,加以4K全綵修復及配音,並以3D呈現。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修復前(右)後(左)畫面對比

這是目前大規模普及的電影制式裡,所能做到的最接近實感的形式之一。

顯然,彼得·傑克遜在以視效大片的工業指標,與紀錄片的特性結合,而且還成功了。

在4月6日的放映裡,不少觀眾看完後,都有著如下觀感:

我們當然無法指望它“3D+4K”的觀感,與好萊塢的視效大片等同。

畢竟,默片時代的戰地影像,是不可能按照如今3D電影的工業指標製作的——這也不是影片的目的。

它真正為觀眾帶來的,是跨越百年的“超真實”影像,造就前所未有的情感共振,以及對技術本身的歎為觀止。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當最尖端的技術在竭力錘鍊數年後,與保質百年的物質歷史遺產,在中國觀眾眼前碰撞、交融之際,一個被問過無數次的問題,此刻又出現了:

中國人何時能拍出這樣的戰爭紀錄片?

這個問題的答案,由於表象上的“遙不可及”,更加神秘,更加值得期待。

但如同許多類似問題的解答方式一樣,我們需要看到的,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創作思維所帶來的條件。

其實,我們有過類似的作品。

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與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出品了戰爭紀錄片《燃燒的影像》。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國電影影像資料收藏,同時作為國內影像修復的重鎮,資料館有著得天獨厚的製作條件。

資料館把館藏的500多部抗戰時期的紀錄片全部做了數字化掃描,然後挑出284部,剪出13萬餘幀,最終成片為95分鐘。

這部“百裡挑一”的作品,從文獻價值來講,不可謂不珍貴。

影片與後來的《他們已不再變老》一樣,沒有任何戰後時空的回憶與敘述畫面,全部由歷史影像組成。

而這些紀錄畫面,有的是首次面世,而大多數是第一次得到修復。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修復前後畫面對比

它所得到的評價,以及在國內戰爭紀錄片領域的意義,同樣應該是獨樹一幟的。

但影片的豆瓣評分,似乎不太靈,6.4分。

批評聲中,一大部分是對視聽語言,和編排手法的商榷。

畢竟,影片全國公映前後,多次在資料館集中放映。

它的觀眾,一大部分是常年蹲守資料館的影迷,和願為“資料館出品”買票的粉絲,以及專業人士。

在電影語言的鑑別力上,沒一個吃素的。

豆瓣短評裡的一條意見,頗具代表性:“為什麼不能讓影像自己說話?”

這便是影片被詬病的主因:解說詞與配樂過多,剪輯手法有點亂,人為的視角引導太刻意,干擾了影像與歷史本身的力量,沒能讓這種“原力”發揮到極致。

顯然,視角與手法上的問題,還是得歸結到創作思路上。

這與很多“中國人為什麼拍不出XXXX”的解答方式一樣,我們需要看到的,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創作思維所帶來的條件。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我們之所以要聊院線紀錄片,因為相比網絡、電視長篇紀錄片,它更需要新形式、新思路帶來的提升。

國內院線紀錄片少,一大原因在於票房。

在電視或播放平臺上,免費看個紀錄片,看了也就看了。

但要想讓觀眾花錢買票看紀錄片,不太符合內地觀眾的觀影習慣。

更多花式噱頭,是不可避免的生存之道。

根據網站Box Office Mojo數據,截至發稿時,《他們已不再變老》北美票房已過1773萬美元,在紀錄片票房排行榜位列第16,為歷史題材最高。

一部戰爭紀錄片的票房,能達到中小體量劇情片,包括奧斯卡獲獎影片的水準,這種情形在國內,也不是沒出現過。

所以,中國人拍戰爭紀錄片的思維,也不至於落後人家十萬八千里。

2017年,“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公映,逆勢狂收1.7億票房,打破當時的院線紀錄片票房紀錄。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影片的紀錄手法,與1985年克洛德·朗茲曼的二戰紀錄片名作《浩劫》一樣。

沒有歷史影像的插入,也沒有當年情景的搬演,只有二十二位“慰安婦”倖存老人的口述回憶,以及她們今天的生活。

觀眾看後的評價,大多不是民族仇恨被喚起的擴散,而是被老人們笑對人生的樂觀所感,道出對她們安享晚年的祝福。

對人生的美好感懷,而非戾氣,構成了《二十二》現象級的好評。

相比之下,紀錄片敘事功能的相對缺位,已經不值得被集體褒貶了。

這樣的票房與口碑效應,在近年來的國產戰爭紀錄片中,尚不多見。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更早的一次創新,來源於2015年的歷史紀錄片《旋風九日》。

雖然不是戰爭題材,但片中記述的歷史事件,無異於一場暗戰,其拍攝手法,也對戰爭紀錄片有著借鑑意義。

影片的明線,是1979年鄧小平訪美九日裡經歷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外交成就,也有趣事軼聞。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其中的暗線,則是中美雙方安保人員,如何應對特務可能的暗殺,以及當地極端分子醞釀的襲擊。

除了以歷史影像、當事人回憶構成主要敘述視角,二維動畫、定格動畫的應用,則罕見地出現在國產當代史紀錄片中。

動畫形式的應用,填補了事件中有必要展現,但難以用真實影像交代還原的部分,比如路易斯·比姆襲擊案的現場。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在戰爭紀錄片中,很多影像由於危險的的現場條件,或技術手段有限的歷史條件,拍攝受限,難以紀錄。

後果是,一部分通過真實視角還原現場,但以純動畫形式,或真人動畫結合形式表現的紀錄片出現,戰爭題材的,有《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罪案題材的有《校塔槍擊案》。

而內地戰爭紀錄片裡,以動畫形式呈現的,早在2009年就有了《我的抗戰》。

但《旋風九日》,是第一次出現在院線紀錄片中,這意義就不同了。

畢竟當時,這成了不小的宣傳噱頭,為影片贏來了1689.8萬票房——比不少主旋律電影強多了。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起步慢,多效法,成了國產戰爭紀錄片發展的一大特色:

我們借鑑的拍攝手法,並不先進,但也不算過時。亦步亦趨,跟得慢一點,也不妨礙佳作誕生。

同時,新近外國佳作的影響也在發生,對國產作品來說,思路與技術的發展,都是可以並行的。

起碼,我們終於在帶有政論色彩的歷史再現之外,開始發展戰爭紀錄片新的獨立價值了。

但現在陷入的,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

沒有思路一新、技術升級的好作品,就沒有排片,沒有票房。

但排片票房效益不高,更多民間投資,更多新技術的引入,也就無從談起。

打破這一問題,需要看似偶然的機遇,比如下一部《二十二》的誕生,去開拓市場,激發信心。

這樣,像《他們已不再變老》一樣以大片水準為標杆的紀錄片,才有可能出現。

中外戰爭紀錄電影新發展:如何不再“變老”?

當然,機遇到底是人造的。

供需兩端的問題,總要有一頭先解決,“供給側”先動手,更具備可行性。

近幾年,廣電總局設立了“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為入選的優秀紀錄片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但主要還集中在電視紀錄片上。

目前需要的是官方機構、民間協會對院線紀錄片的專項扶持。

戰爭紀錄片自帶愛國主義教育屬性,與歷史、戰爭相關的社會事件,也一直保持著熱度。

因此,爭取政府扶持,文博單位、研究單位的協助,以及民間公益機構的響應,也許是更有可能的出路。

但這只是基本,技術指標的實現,要依靠國內創作者對更完善工業的自發追求。

創作思路的開闊,相比於“工具”的發展,更難以捉摸,更不可見。

但在目前大體量院線紀錄片難以實現的情況下,指望工業實踐啟發思維,遠不如以思維指導工業發展更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