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愛辦喜事。河南人老人去世辦白事,地方風俗不同罷了。你更喜歡哪個地方的風俗?

王雙雙637


河南辦熹事是對新婚夫婦的祝福,還有一種喜事是新生兒滿月(滿月後六天)辦的,祝福全家人添丁添嬌,場面都很大,除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鄰村人家都要前來祝福。白事,即老年人去世要辦的送終宴。但有個規矩,四十歲以下去世時,兒女不辦送終宴,六十歲以下的去世小辦,只送信到親戚和友好,六十歲以上去世,要辦送終宴,但範圍要大點,親戚,鄰居,生前好友,以及有牽連的都要通知到,下葬後三日設宴,客人來表示送終。年齡越大去世,越隆重,除吃酒席,還請戲班子唱戲,八十歲唱三天,九十歲五天,百歲老人去世唱七天,而且天天設宴,街坊鄰居都歡迎,來的人越多,主人越有面子,百歲以上老人去一世,頭一天設宴,縣長也來送終,塲面更大,兩三里一條街,兩行都是宴席,十分隆重。我曾在郟縣參加過一次,人太多了,僅應酬都來不及。反正吃飽就走,後邊的人接著吃。各種菜品一輪輪上,都不重樣。當然,主人也虧不到哪去,凡赴宴者,均有禮品和禮金。禮品還可以到店鋪換現金,總而言之不會賠,有時還可以賺不少。


松竹155670448



海潮65217089


關於紅白喜事操辦的問題,其實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很多人建議取消操辦,取消隨禮。我倒認為,紅白喜事操辦其實正是體現了中國自古禮儀之邦的文化。

首先,為什麼會操辦紅白喜事?

自古我們對於紅白事都會有固定的儀式流程,請大家到場見證,在一起吃一頓飯。為什麼呢?他是怎麼形成的?

文化,文化對於民族非常重要,我們對於人生大事,都會用儀式來造成印象深刻的記憶,並且更容易傳承。包括現在很多人都說什麼吃飯要有儀式感,睡覺要有儀式感。而古人對於生老病死這些人生大事,早已加入了儀式感這個重要的程序。

為什麼會隨禮?

這就很重要了,隨禮的風俗在現在很多人反感,但回頭想想,正是有了隨禮,才能體現出一家有難,大家幫助的精神。結婚,是一個家庭的成立,而邀請大家來慶祝,大家你一點我一點的湊份子,替新家庭積累了開始生活的第一個小金庫。白事也是一樣,古時候,要買棺材,對於非常多的窮人來說,根本買不起,湊份子也相對解決了這個問題,逐漸延續下來。

而對於份子錢,正常都會有來有往,時間長了,也會覺得以前人家給的一百,現在錢也不值錢了,就會多一點。這叫禮尚往來。

————————————————————

我是郭主任,一個和藹可親談天說地喜歡坐在衚衕口喝茶聊天的年輕人。

郭主任文章完全手打,轉載需著明出處,保留一切法律許可範圍內的權利。

『歡迎點擊 關注 郭主任,瞭解更多你想知道的事兒』


貧嘴郭主任


作為南陽人,我覺得湖北人陝西人最近,湖北人是河南人的表哥表弟,陝西人是河南人的堂哥堂弟,湖北跟河南是姨家老表,陝西跟河南是一母同胞!


旭輝8404


河南人愛把老年人去世當成喜事辦。是為了讓人們共同懷念老人。河南人的紅白喜事是河南的風俗習慣。河南的紅事是嫁娶結婚、生子、過生日、喬遷、升職、升學都作為喜事來辦理,規模大小不同。老人去世以後,家人為了紀念他們,也會把他當成喜事來辦。至於湖北的喜喪事麼辦,我不太清楚。


蔡長海3


你說湖北人愛辦喜事?說“愛辦”總有點怪怪的,總得根據事情的性質吧。怎麼又說河南老人去世辦白事?難道湖北人家裡有人去世也當喜事辦嗎?當然喜喪除外,如果是件悲哀的事情也“喜”事辦了不覺得怪嗎?

各地的風俗適合各地的風土人情,無所謂喜不喜歡。喜事大家都喜歡,喪事也不能迴避,畢竟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炫酷多媒體


紅喜指的,結婚,滿月,生日,升學,升官,諸如此類。根據需要設置範圍。

白喜值得六十歲以上老人正常死亡以後辦的儀式。範圍大。

第三種是非正常年紀,非正常死亡辦的儀式。叫奔喪。範圍很小。不會驚動遠方的人和一般朋友同事。


弘揚比特精神


婚嫁娶為紅喜事,老父老母去世為白喜事。都免不了要辦的。


小心不務


什麼叫河南人愛辦白事,你是什麼意思,貶低河南人的智商嗎?難道你家常拿白事當喜事辦嗎?天天搞地域黑的東西。


鹽都飛狼


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這在農村很常見啊,這個每個地方應該都是大同小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