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說是有個男子穿日本和服到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武大保安的阻止,但這個男子聲稱自己穿的是唐裝,所以和保安發生了衝突。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談論的焦點,就是這名男子穿的到底是日本和服還是唐裝。

,日本的第一次“開化”就是模仿的大唐,所以如果日本和服和唐裝相似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但本篇想講的,並不是和服和唐裝的區別和來源。

雖然我對服飾瞭解的不多,但咱們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一看關於“審美”的理念為什麼會出現分歧。

審美

在我們印象中,中國的傳統服飾“華服”或者稱“漢服”,一定是“寬袍大袖”。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無論男人、女人,文人、武俠,一定都是穿得十分寬鬆,而且裹得嚴嚴密密。

衣訣飄飛,霓裳翩翩。

在中國的武俠電影中,俠客們手持寶劍,一襲白衣在竹林中用輕功飛來飛去,就是這個感覺。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相對應的,則是西方“西服”,“西裝”與“漢服”有著根本性的差異。

歐美對於服裝的審美,無論男女,都必須“合身”。

“西服”就是越合身越好,必須純手工定製,從袖口,到領子、肩寬、腰圍、胸圍、臀圍。都快趕上3D建模了。

好的裁縫,一釐米都不能出差錯。長了1釐米,就會被認為是不合身。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反應在歐美電影中,超級英雄們穿的都是“包身”衣。要完全貼合身材,凸顯肌肉。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因此在歐美影視圈中,有非常濃郁的健身氛圍。

一定要練出八塊腹肌,粗壯的二頭肌,和寬厚的胸大肌。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歐美人的審美,你的身材,要從你的衣服中體現出來,你是米其林肥宅,還是健美男神,就很容易分辨。

通過健身擁有一個完美的身材,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單單是飲食和訓練,最重要的是時間和堅持的精神。

相對於窮人來說,這些都是屬於相對奢侈的東西。

漢服

但是對於漢服。他裡面審美的邏輯就是完全相反的。

那如果從經濟學上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審美差異呢?

漢服穿起來,是絕對不會顯露出身材的。

你說什麼?只穿貼身衣服,短衣打扮?

我又不用下地幹活,我穿成這樣幹什麼?

那種幹練的貼身衣服,只有下人和長工才這麼穿。

什麼?你說西方文明穿的是貼身的西裝?

果然是蠻夷,不入流,在我們中方,只有傭人才這麼穿。

從歷史上看,華夏文明的貴族,是真的“富庶”,那些貴族縉紳們,完全不用自己去幹活。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貴族們自己什麼都不用去做。

扇扇子,端茶、送水,甚至捧痰盂。後面那些站著的,穿著緊身短衣打扮的,都是傭人。

貴族們穿的寬袍大袖,不是為了方便幹活的。

而西方文明,從羅馬帝國滅亡後,的這一段中世紀,所謂的“皇家貴族”過的不見得比平民強到哪去,窮的叮噹響。

那些小領主們,甚至過得都不如一些經營好的小店主、小資本家。

那些資本家呢,也是需要親自去幹活的,這和我們印象中真正意義的“貴族”,還是有距離的。

因此西方文明的審美觀,對於衣服,一定要便於行動,顯得精明和幹練。

而且衣服用料必須是深顏色,目的是不怕粘上汙漬。

所以你看西裝正裝,基本上就是兩個顏色。款式呢,也是萬年不變的。

說白了,穿西裝就是為了方便幹活。

放在中國貴族們的眼裡,只有傭人才這麼穿。顯示肌肉乾什麼?下地去把地犁了。

奢侈品

什麼是奢侈品?

提到奢侈品,我們首先想到的像是LV、愛馬仕、Chanel、古馳、PRADA。

買個包,買條絲巾就是奢侈品了?沒見過世面。

奢侈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讓同時期的希臘震撼得目瞪口呆了。

論起奢侈品,我不是針對誰,和華夏文明比起來,其他所有所謂的“奢侈品”都是不值一提的。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東方的財富和奢侈,震得西方人目瞪口呆,望塵莫及。在東方有大量的平原,發展處農業文明後,又可以聚集大量的人口。

人口就就意味著財富。你看古裝電影中,皇帝、王爺出行,沒個幾百人服侍、護衛怎麼彰顯出身份。

而西方歐洲大陸,整體較大的平原較少,被河流山脈分割得支離破碎。

一個村莊加一起總共也就幾百人,所以小領主出行,幾十人的服侍隊伍,都是不可想象的。

漢服與西裝間的審美邏輯為什麼是相反的?西方的奢侈品不入流?

而這一局面在西方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後改變了。

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啟蒙運動、工業革命。

西方總共用了三四百年的時間,就趕上了中國三千年的發展進度,又用了一百年的時間超越了中方文明。

至此,中西方的差異,被完全改變。

工業革命釋放出成百上千的生產力,近代工業+資本主義使西方文明看起來非常強大。

就算你是擁有幾百個佃農的地主,你也無法達到西方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

所以,人們會覺得,西方文明就是代表了“奢侈”。

但隨著工業革命裡面的秘籍被打開,東方國家完成工業化之後,西方積累的優勢被他們建立起來的民主政治抹平。

東方逐漸趕上了同西方世界的差距。

買個皮包,手袋也能叫奢侈品?不入流,讓人看了笑話。

在東方真要是以後奢侈起來,照樣會讓你目瞪口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