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足球為何進步如此緩慢?

用戶2961427803596


中國職業足球不是進步如此緩慢,基本沒有進步,反而在倒退,之前至少在亞洲也算是強隊,現在別說亞洲了,東南亞留給中國的魚腩都不多了。

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1,中國足協的不作為,現在的中國足協也就是個組織機構了,並沒有看到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不找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兒,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只會嘴上說大話。說什麼要在五到十年把中超聯賽發展成世界第六大聯賽,且不說外國看到到作何感想,中國人看到這個,是不是想笑?前不久還弄出來一個場地的問題推遲比賽,居然是提前一天通知,這種事也就是發生在中國了吧?還有外援調節費,真當俱樂部人傻錢多嗎?沒有與世界接軌,固步自封。

2,青訓和校園足球跟不上,口口聲聲說要發展校園足球,雷聲大雨點小,發展到今天了,反正我所在的城市沒有校園足球,我們城市的體育場就沒踢過比賽,都是踢野球的。只能用政策來保證年輕球員的上場時間,不知道青訓訓哪兒去了,也不知道選拔過程是怎麼樣的,更加不知道選拔標準是什麼,都知道足球的黃金時間不長,然而,咱們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了。吃老本的思維還能長久?

3,在中國,足球文化元素少得可憐,都在大力搞經濟文化建設,對於這塊不重視,相應的政策文件不完善。

對於中國足球,真的已經無力吐槽了,既來之則安之,看看還能退到什麼地步。


簡簡單單的蠍子


中國職業足球發展遲緩,我個人認為有下列幾個原因:

1、一直以來國內對於足球運動的開展與發展之大氛圍不利於職業足球的發展。國家從上至地方到普通民眾,遠不及對乒乓球與藍球運動的喜愛與重視。民眾經常可以看到乒乓球與藍球的比賽,中國乒協、藍協組織的比賽咱不說,省市縣組織的同類賽事,機關、企事業單位甚至是村級間開展的同類賽事簡直多如牛毛,而開展組織足球比賽卻很鮮見,許多的市、縣連一個規範的足球場都沒有,何來組織比賽一說?註冊的足球運動員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2、中國足協束手束腳,放不開革新的步伐。不樂見足球專業人士主政足協,一味追求外教來執教,收效並不大。賽制的設置上、球員與裁判的激勵處罰機制都有不合理之處。

3、中乙、中甲甚至是中超的水平,說實話都不高,比英超德甲西甲等高水平的職業聯賽之水準相差甚遠,過多的外援上場,極少的U23以下球員上場,其實不利於中國球員的進步。不提倡打進攻性足球,球員在場上無拚勁,不跑位,不積極逼搶,不敢於拿球,不具進攻意識,不具團結協作精神,如此之足球賽百戰百輸!最終也傷了球迷,傷了球市!如此的職業足球開展也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會倒退!


東鄉老樟


1.中超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能急於求成。相比過去,我們還是進步的。

2.職業聯賽需要燒錢,必須要兼顧投資方的利益。場上主要位置是外援,客觀上抑制了本土球員的進步步伐。

3.中超還沒有達到純粹的足球運動發展理念,這是我們與有百年職業聯賽的足球發達國家的差距。追趕他們需要一個過程。

4.足球運動有規律,誰也不能違背循序漸進的規律。


錢小明678


什麼?進步緩慢??你發燒了吧!中國足球不是進步緩慢,而是退步相當快!!中國球員都被錢給砸的滿肚子肥油!滿腦子銅沫子!腦滿腸肥,跑不快!踢不動的!還進步???進個鬼!!


時小時2


因為俱樂部都不是為了搞足球而參與足球運動的(並不關心能否提高中國足球水平),而是通過搞足球帶來附加收益,真心想搞足球的都因為賠錢而退出了。


郎靜明


體制出現了問題


星星點頭1


中國職業足球?我沒看錯吧,中國足球除了笑話還是職業化?

一群不職業的人在搞自以為是的職業化,搞出來個笑話足球。

連職業化都算不上,何來中國職業化足球進步緩慢


舉頭三尺有神明66


球場上散步聊天,場下啤酒燒烤,跑個一萬米覺得自己付出了多大努力似的,動不動就你行你上啊,輸球照拿高工資,誰還拼命去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