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職稱工資的阻力主要來自哪裡?

東吹風鼓戰擂TLP


我認為主要阻力來自兩個方面。

第一、財政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或者是不願意拿錢出來。

高級職稱通常比低1級職稱每個人每個月工資要多近千元,所以,財政部門一時難以拿出那麼多的錢來,或者領導認為錢要花在更重要的地方,導致職稱的指標數非常少,大部分教師難以評上高級。有的地方往往是,等老教師死了才能騰出指標數來。

第二、領導和決策層基本上已經評上了高級或者不擔心評高級,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不願意為此事傷腦筋,因為改革可能動了別人的奶酪,吃力不太好。

所以,儘管職稱制度引發了很多的問題,群情激憤,但不滿的大都是沒有評上高級的普通老師,他們的呼聲難以為上層所理解。你叫囂吧,我懶得理你——領導說,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從教育部2019年的重點工作來看,取消職稱似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不是近期的事情,因為教育部根本沒有提職稱的事。可伶的低級教師們,繼續悲憤吧!


一路散花說教育


我覺得沒有什麼阻力。而是有些人根本就不希望來改革,甚至取消。

其實很多時候,討論來討論去的,還是我們下面的在討論。上面的人誰看你呀?某些部門的人誰看你這些,誰來聽你這些?他們是高高在上。願意用這些條款,職稱來,對你進行管理。如果把這些取消了,就體現不出他們的權威。他們也願意用這種方式來把老師群體分成369等。隨時拿這些方面來做文章。要真取消了,很多部門可能就沒有事可做,就該拆了合併或者下崗。很多時候發現所謂的改革就是他們隨心所欲地改隨心所欲的革,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其實一點都沒有反映出我們的心聲,我們的建議。



反正無所謂,我也沒把這個看的很重,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你強求它也不來。他也不是評判我們工作能力的標準。

個人理解,理解不到位,請多指教!指不定哪天真的取消了。


楊鍋來了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阻力主要來自於體制和已評上高級的既得利益者。

如果要在全中國的教師群體裡做調查,不論是教育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不論是東部,還是西部,南部,還是北部,我深信,絕大所數教師都會贊成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職稱工資,甚至一些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也會贊成。但是,面對現實,我不得不承認阻力重重,最大的阻力莫過於現有的體制和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既得利益者。

不光教師有職稱,其實很多行業都有職稱。如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工程人員等等。我國各行各業的職稱制度是在建國初期跟前蘇聯學習的。職稱制度其實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組成部分。雖然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市場經濟也紅紅火火幾十年了。但是不少制度還沒有與計劃經濟體制剝離,還沒有融入市場經濟體制。職稱制度大概就是一個典型。舊制度的慣性是非常強的,取消中小學職稱和職稱工資的最大阻力就來自舊體制、舊制度的慣性。如果中小學取消了,勢必其它行業也會紛紛效仿。但是目前的確還沒有較為成熟的制度替代它。驟然取消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動盪。原有的職稱制度和職稱工資就像一座大山一樣,想搬動它,須要重新立起一座大山來。只要新的大山,即新的較為成熟的制度沒有誕生之前,中小學職稱制度和職稱工資是難以取消的。

另一巨大障礙來自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既得利益者。一旦廢除,這些既得利益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很多人原有的工資待遇可能會下降,不少人原有的權利可能會消失。很多人費盡千辛萬苦,跨越無數座火焰山,才拿到高級職稱,一旦要廢除,他們是不可能接受的。還有不少拿到高級職稱的老師拿著高工資,卻百般躲避學校的各項工作,過著有錢有閒的生活的人一定會極力反對取消職稱評審和職稱工資。

正因為有以上兩大阻力,個人建議,不妨先在某些地區做試點,逐步廢除職稱評審、廢除職稱工資,實現自然晉升和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工資方案。等試點地區逐步摸索出替代職稱評審和職稱工資的新制度、新方案時,再逐步推廣。某些高級教師在學校裡過著有錢而有閒的生活,這種不合理現象必須消除,對這些教師不能遷就。

江湖滿地一愚翁還認為,除了上面說的兩大阻力外,國家能否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也非常關鍵。因為廢除舊的職稱制度後,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必然加大。沒有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加大,尤其是對教師待遇投入的加大,新的制度是不可能有實施的可能的。國家能否持續加大投入又取決於經濟的發展。所以,個人以為,能否取消中小學職稱制度和職稱工資,是動一發而牽全身的改革。其阻力可能還不止於我分析的這些。

但是,江湖滿地一愚翁相信未來!


江湖滿地一愚翁


首先聲明:我42的教齡,16年退休時仍是初級職稱,但我深知這是職評腐敗的結果,與職評本身沒有多大關係。所以我不主張取消職稱,卻提倡職稱不與工資掛鉤,可以改革,可以一次性獎勵或者設置常年獎勵機制,消除其中之腐敗,保持教育之生機及活力。

我也不主張到了一定的教齡自動晉級,那樣魚龍混雜,所謂的高級,空負聖名,教育之結果一塌糊塗。譬如高考,不能因為你已考了多年就該免試上大學一樣,那樣傻子也能上大學,有何意義?

若要取消職稱,其阻力將來自於和自身利益關係密切者,即已取得或將要取得高級職稱者以及一些常年從中撈取油水的腐敗分子。


清泉明月607


【不是阻力問題,而是公平合理問題!】

倍受網友熱評的職稱及職稱工資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會招致那麼多的議論呢?

一個網友很正直,他說,如果有一天,職評領域一片風清月朗的,還會有人希望取消職稱和職稱工資嗎?

曾經有網友說,凡是有“評”的地方,就會有不公平。當然了,這話不是完全正確,但是,也從中可以推測到人為因素使職評過程產生諸多的問題,也導致了不少矛盾。於是,很多的網友提出一些寶貴意見,為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合理的職評獻計獻策。

有的認為,廢掉職稱評聘,是職稱拉大了教師之間的工資差距,是職稱造成了不公平的職業環境,是職稱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和上進心,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的現象,體現不了按勞分配的原則。一時間,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職稱。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絕大部分的教師能夠獲得比較高的職稱,與他們的實際能力水平、工作業績、師德師風和教學工作還是相符合的,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他們也沒有放棄繼續努力,而是一直在一線崗位上默默的耕耘著。

廣大網友們的心情能夠理解。就是希望使職稱評聘更加註重實效,更加註重一線教師的奉獻,更加面向普通的教師,要讓所有的教師都能夠感受到祖國政策的溫暖。

為了實現公平,很多的熱心網友甚至提出實行以教齡工資為主要工資內容的辦法。他們認為,教齡不能弄虛作假,最最真實,工作時間長,教齡長,工資報酬就高。不需要評審,到時候自然調整工資,省去很多的中間環節,杜絕了腐敗,也沒有了怨言。是最公平的辦法。同時,還提出用績效工資來平衡一點工資差距。但是,不得不考慮,會不會出現一些教師等待時間達到直接領取工資而不追求上進,慵懶懈怠,不思進取,停滯不前的現象呢?

網友們可以放心,任何一個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都需要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那種公平、公正、公開、合理的理想境界已經不遠了。

解決了公平問題,職稱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千萬不要986


要不要取消職稱,爭議的核心其實是到底怎麼做才叫公平?職稱制度怎麼改革?是吃大鍋飯,幹多幹少拿一樣多?還是砸破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幹得好多拿?個人以為職稱制度還是要保留的,但是每個學校不要有名額限制,晉級要求對老教師不要太高,比如滿25年教齡,縣級以上雜誌發表過兩篇論文,開過一節縣級以上公開課,績效考核有過一次優秀即可。對年輕教師可以要求高一些,他們想早點評到高級就會更努力,促使他們變得更優秀。這樣年輕教師和老教師都有了晉升途徑,皆大歡喜。這也許是最人性化,反對聲音最少的政策。


鬥筆游龍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阻力來自上層有沒有解放思想,有沒有真正認識到職稱與工資掛鉤的危害性。如果認識到舊工資制度的危害性,就會產生改革的決心,有了這個決心,就離取消職稱工資制度不遠了。

光有革舊圖新的決心還不夠,新的工資制度應怎樣定才更科學合理,這個還需縝密研究。在沒有設計新的工資制度時,自然需要舊的職稱工資制度來維繫分配秩序,確保社會穩定。新的工資制度一出來,可能牽扯到方方面面,首先要做好宣傳,為什麼要改,怎樣改的,這些都要深入人心。宣傳到位後,還有個緩衝期,不會立即執行新制度,在一定的期限後才實行,以使教師心理上有所適應。

為了教育的更好發展,任何阻力都無法阻擋改革的步伐,我雖然是一棵無名小草,但我堅信取消職稱工資制度的日子會很快到來,因為職稱套工資嚴重違背按勞分配原則,阻礙了教育的良性發展。職稱不與工資脫鉤,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軟弱無力,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不會給教育帶來喜人的根本性的進步。




百姓茶館話人生


中小學教師職稱不可能取消,因為職稱評定是數千萬中小學教師唯一激勵機制,取消後大家都吃“大鍋飯”,必定造成大批不求上進的慵懶者熬工齡混日子,教師隊伍質量下滑,教育教學質量下滑將是大概率的事情。教師職稱近年來之所以飽受詬病,關鍵在於評定中的腐敗問題太多,致使職稱評定變了味,甚至被扭曲得面目全非。比如,一位教師想評職稱,儘管他的教育教學水平、學歷都沒問題,但提前必須送禮,而且還得逐級送。若不送禮,或該送的你沒考慮到,說不定在什麼地方就卡了殼,你去質詢,人家還會拿很多話等著你。末了,臉上擠出狡佶的一絲笑容打發你走:xxx老師,下次吧,明年你肯定評上!所以,教師職稱不是取不取消的問題,而是評定機制有問題。教師職稱評定機制若不改革,職稱評定中的腐敗絕無消除之可能!


青松171051356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也有幾十年的歷程了,經過若干次的修改,並正在完善,不是說取消就能取消的。教師職稱評定不但與工資掛鉤,更重要的是教師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況且現在沒有更好的政策來代替職稱評定。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工資相差很大,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縮小職稱工資之間的差距來減小矛盾。

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和職稱工資的阻力來自哪裡?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

一、主管部門政策導向

人社部和教育部管理著教師職稱評定工作,人社部門進行編制核定,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相關評定職稱政策,控制職稱指標總量,政策向農村和偏遠地區教師傾斜。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評價首位,按照德、能、勤、績和貢獻度,強化教育教學實績,激勵教師認真教書,好好育人。職稱評定和職稱工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改革中不斷完善,而不是取消。

二、教師專業發展方向

如果取消職稱評定,對於老師的教育教學,沒有激勵作用,老師看不到發展的方向,教師職業生涯沒有歸屬感和榮譽感,教師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不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健康發展,這樣的教育必將開歷史的倒車。

作為教師,誰都希望在教育行業中有更好的發展,而職稱評定就為教師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和平臺,由教育工作者成長為教育專家,進而邁向教育家,這是一位教師專業成長道路。


Lance課堂


職稱評定不僅僅在教師隊伍中實施,而是在全國所有機關,企事業,科研單位實施,政府又怎能因為有部分老師反對而取消這一實施多年的全國性的評定機制呢?

在網上針對政府制定的各種國是大針討論,不同意見的存在這是一種必然,即使某些看上去一邊倒的否定或反對,也未必就能動搖政府實施某項政策的決心。

比如,從政府對各種國際事務的處理,養老金的發放等,在當今思想舒張自由度空前高漲的大環境下,人們各抒已見,暢所欲言,但網上民意並不一定就代表著時代主流,網上意見只能代表部分民意,即使是絕大多數民意,也會受時代或客觀條件的制約,政府不一定接納。

如比,醫療教育免費,多好的事情,但能馬上實施嗎?

所以我認為,某種基本上是基於不同個體利益的設想,呼籲,是無法變成一種客觀的,冷靜的,全面的國家層面的共識,也無法改變政府站在一定高度,經過深思熟慮,實踐檢驗而形成的某種政策和法規的。

我可以肯定,在我們可以預見的未來,教師職稱評定政策不會取消,只會不斷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