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慈善協會:精準救助將開展“菜單”化扶貧

剛剛,在2019年北京市慈善協會、基金會理事(擴大)會議上,記者瞭解到,去年市慈善協會、基金會共實現總收入10788.45萬元,其中捐贈收入9518.75萬元。其中,“共產黨員獻愛心”捐獻活動捐款數額再創新高,達7143.97萬元,共有87.4萬餘名共產黨員、15.9萬餘名積極分子和群眾參與捐獻。

去年“愛心成就未來—慈善助學”項目共支出善款754.54萬元,救助貧困學生2881人。在繼續開展扶貧濟困傳統項目的同時,市慈善協會、基金會向環保、衛生、教育、科技、文化等公益領域擴展。創新“慈善+公益”形式,設立如“鄭柏峪幹鹽湖治理專項基金”,將項目拓展到環保領域。另外,還與相關單合作開展延慶區張山營鎮吳莊村民宿改造項目。與市民政局合作開展特困群體慈善幫扶項目等。

為給愛心人士提供安全便捷的捐贈渠道,協會、基金會先後開通了易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京東支付四條支付渠道,全年上線39個互聯網公開募捐項目,先後與基金會中心網、京東公益、騰訊公益、輕鬆籌等民政部指定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合作開展網上募捐。

去年,本市正式開啟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救助推介對接行動的序幕。市慈善協會承諾,2018—2020年,共計劃支出5500萬元開展四大類精準救助項目。其中,開展愛心為生命續航—慈善助醫和愛心撐起明天—慈善助困項目,計劃3年共投入3000萬元,對北京市234個低收入村中因患重大疾病或遭遇突發事件導致經濟陷入困境的特困戶實施慈善救助;開展愛心成就未來—慈善助學項目,計劃3年共投入2000萬元;開展赤峰貧困縣助困、助教幫扶項目,與赤峰市慈善總會合作,計劃3年共捐贈200萬元,對赤峰市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的助困、助教幫扶;開展愛心情暖夕陽—慈善助老項目,計劃3年投入300萬元,資助北京郊區養老機構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文化娛樂及康復健身設施的擴改建。

今年,在精準救助方面,還將根據企業意願設計新項目,形成多種多樣“菜單”化扶貧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