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什麼是黃禍?

黃禍論是西方在19世紀提出的針對黃種人的一種極端民族主義理論。該理論宣稱黃種人會對白種人產生威脅,其矛頭直指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

嚇得老爺馬上去聽首謝霆鋒的《黃種人》壓壓驚。話說黃禍論在當時引起極大的反響,可以說正是因為這黃禍論,才導致後來的多個排華事件的發生。

當時為了遏制東方雄獅的甦醒,西方的帝國主義國家就產生了這麼個言論,到處洗腦般地宣傳。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小說中塑造了傅滿洲這個角色。傅滿洲是亞洲最邪惡的人,他又高又瘦,長著豎挑眉,留著兩撮下垂鬍子,面容如同撒旦,穿著清朝官服的邪惡博士。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小說裡傅滿洲是反派,而單純善良的白人是正派,然後兩方對決,最終傅滿洲落敗。傅滿洲系列在上世紀20年代在美國取得巨大的成功,往後也根據這個角色拍了很多電影。黃禍就這樣由傅滿洲充當代言人,在西方世界裡給觀眾留下了這樣一個刻板的印象。對了,在2007年的《加勒比海盜3》中,據說周潤發飾演的海盜王就是參照傅滿洲的造型來弄的。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從黃禍到排華

落後就要遭到捱打,還有歧視、不公平對待、暴力、甚至是屠殺。在19世紀50年代左右,隨著美國加州的淘金熱,有大批人選擇漂洋過海,成為華人勞工。

他們幹著最底層的話,但憑著吃苦耐勞的品質,他們逐漸變得有錢起來。但這卻引起了白人的妒忌和眼紅,但實際上就是白人懶而已。他們看不慣華人搶了自己的飯碗,越來越憎恨華人。

1882年,美國出臺了《排華法案》,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法案,內容說白了就是要趕華人回去,回到那個還很弱的清朝。那時清政府在國外的地位是很弱的,對美國迫害華人的行為只能提出抗議,實際上並做不了什麼。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到了1885年9月2日,發生了大規模屠殺華人事件。當天下午兩點,約150名白人暴徒手持步槍闖進中國城裡,對華人進行燒殺搶劫。他們走進社區裡,有些寶圖只搶劫華人身上的財物,有些暴徒搶劫完並用槍托毆打華人;還有些暴徒就直接用槍射殺華人。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洛克斯普林大屠殺,這場事故造成約有40-50名華人死亡。

除此之外,專門針對華人的排華事件還有很多,比如印尼排華暴行、越南排華事件、馬來西亞暴民排華事件等等。排華事件的屢有發生,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綜合國力不夠強大,震懾不了對方,對方就欺軟怕硬。

從排華到辱華

自從中國實現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中國也從經濟倒數落後變為現在全球第二的經濟體;以前出國的只有萬里挑一的留學人才,現在大家隨隨便便旅遊都可以選擇出國去旅遊;以前中國費盡千辛萬苦才研發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現在中國發射的北斗衛星系列都快要組網供全球使用了。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中國是泱泱大國了,中國的強大全世界都在見證,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敢排華了。但是,排華雖然沒有了,但是辱華事件卻還是時有發生。

盤點下最近熱度較高的辱華事件:

1. 廈大研究生辱華事件。廈大一位研究生在微博公然發表言論辱華,更令人咋舌的是,這名研究生竟然還是優秀黨員。最終結果是廈大對她作留校察看、留黨察看處分。

2. 瑞典辱華事件。瑞典一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公然在節目中發表惡意攻擊中國和中國人的言論,這件事在國內也引起巨大反省,還上升到外交層面,國家外交部對瑞典電視臺提出嚴重抗議。

3. D&G辱華事件。意大利奢侈品牌D&G發佈了一則涉嫌辱華的視頻,創始人之一還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辱華言論。言論被曝光後,還藉口說賬號被黑了。後來中國區的兩位代言人宣佈跟D&G解約,上海舉辦的時裝秀也遭抵制而取消,網友也說再也不買D&G的產品。

4. 美國17歲Rap歌手新歌的MV中歌詞涉嫌辱華。不僅做眯眯眼動作,歧視亞裔眼睛小,還公開侮辱姚明。後來被我國的一些Rap歌手用歌懟回去,他本人也發佈了道歉的視頻。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現在的中國跟以前的中國不一樣了,以前被人欺負我們,我們只能忍;現在別人欺負我們,我們就懟回去,搞抵制。中國人可以說得上是很多海外市場的金主爸爸了,得罪金主爸爸的下場就是沒錢賺,只能乖乖道歉。

從文化輸入到文化輸出

一個國家硬實力要強,軟實力也要強,才能稱綜合實力強。前段時間看過一個街頭採訪節目,問外國人認識哪些中國人。認識的人不多,按熟悉度排列前三名分別是成龍、姚明和孔子。原因大概是成龍在好萊塢拍了很多電影,所以知名度很高;而姚明在NBA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孔子在海外也有很多孔子學院。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同樣的情況,要是問國內的人知道那些外國,尤其是美國名人,客觀來說,可列舉的美國明星有很多。我們必須要承認,美國的軟實力的確比我們的要強,這也是我們要追趕的目標。拿電影舉例,要知道,電影雖然是在法國被髮明的,但是現在電影行業最熱門的地方就是在美國的好萊塢,連奧斯卡金像獎都是美國那邊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帶有"美國"二字。等中國的"奧斯卡"獎超越美國奧斯卡獎的地位的時候,老爺相信那時候就是中國電影走向強盛的時候了。

現在的中國,既有文化輸入,又有文化輸出。現在的是美國文化輸入強,但老爺相信,以後是中國的文化輸入強!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從四大發明到新四大發明

說到中國的四大發明,大家肯定都懂。那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這是中國古代對世界都很有影響的發明,所以才叫四大發明。但是說到現在的新四大發明,大家不一定就都懂了。新四大發明分別是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分別說明一下,這四個新發明都不是中國首先發明的,但在中國推廣和應用較為領先,所以才誤傳為新四大發明。

中國的高鐵究竟有多先進?

1. 多個指標達世界第一。運營里程第一,商業運營時速350公里第一,世界上最長的高鐵線——京廣高鐵。

2. 高鐵比火車、汽車快,比飛機便宜。現在跨省上班、雙城生活都不是問題。

3. 高鐵夠穩定。將硬幣立在窗邊,都不會跌倒,這足以說明高鐵的穩定性好。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中國的掃碼支付可以稱得上是獨領風騷,這跟時機和推廣是分不開的。大家都知道支付方式經歷過物物交換、和貨幣交換,直到用上了紙幣。這是線下的,線上呢?國外發明瞭用信用卡支付,但用信用卡也是有缺點的,一是要帶卡,而是由刷卡機。這時候,掃碼支付被髮明出來了。中國剛好趕上這時機,直接跳過刷信用卡,用上掃碼支付,只需一臺手機,不用帶卡,不用刷卡機,簡單方便。

中國正好趕上這個時機,再加上人口優勢,一下子就普及了。

為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共享單車出現了。雖然共享單車因為幾個平臺在打補貼戰和相關行業管理不完善被大家所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單車確實解決了人們的硬需求,也在中國各大城市普及開來。

還有一個就是網購。網購也極大得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以前人們要去實體店買東西,現在只需要上網買就好了,物流快遞也很給力。光是2018年的雙11一天,淘寶的成交額度就有2135億。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大家有想過為什麼能在中國推廣成功並應用嗎?

其實就兩點。時機和人口。只有在合適的時機,相應的技術出來,再加上使用這技術帶來的應用的人多了,那這個應用就會火起來,而火起來反過來又促進該應用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高鐵在印度沒火?很簡單,印度人口是夠了,但是技術不夠;為什麼掃碼支付在美國沒火?很簡單,技術是有的了,但是由於大家都用慣了信用卡,所以用的人口不多;為什麼共享單車在國外沒火起來?因為國外地大人少,出行都用汽車,騎單車不實際。

再舉個例子,美國的手機信號是很爛的,為什麼?還是因為地大人少,運營商的信號基站無法像中國一樣,覆蓋到所有地區。現在國家就連農村裡都有手機信號,背後的是離不開運營商們的一座座信號基站。人們對於信號的需求增大,也就是需求反過來促進了技術的發展。

從黃禍到排華,中國這些年經歷過的歧視

學歷史有個好處希望讓大家知道,那就是學以致用,學習歷史並非無用。學習過去某一個事件或者一個人物,這件事發生的原因、條件是什麼?這個人物他做的這個選擇是基於什麼原因去做的,如果他做另外一個選擇會是怎樣的結果。這都對我們未來做事和與人相處都有益。

獲取街頭採訪的視頻

點擊上方【關注】後,點擊【頭像】,找到【私信】,回覆"採訪",即可獲取採訪街頭的視頻。這裡是老爺說史,從過去看現在,從現在看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