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壽縣以“雙問計”為載體 高質高效做好旅發大會籌備工作

靈壽縣堅持把“雙問計”作為辦好第四屆省市旅發大會的“助推器”,突出“四個圍繞”、聚焦“四個突破”,問計上級求支持、問計基層聽民意、問計先進學經驗、問計高端尋合作,最大限度凝聚旅發大會籌備工作的強大合力,力爭把旅發大會辦成一次產業升級、節儉務實、永不落幕的大會。

一、圍繞頂層設計抓問計,在構建全域旅遊格局上求突破。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多次帶領文化旅遊、自然資源等部門,赴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市對口廳(局)爭取指導支持;主動對接一流企業和規劃設計單位,尋求戰略合作,奏響全域旅遊“開場曲”。一是高標準制定方案。制定《靈壽縣第四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籌備工作方案》,圍繞“大美靈壽•康養福地”主題,以“從歷史走向未來,從綠水青山走向金山銀山”為主線,依託秀美山川和濃厚歷史文化底蘊,整合旅遊資源,創新旅遊業態,傾力打造華北康養休閒旅遊目的地。二是高標準編制規劃。積極與新華社、中國國家地理、康旅集團、河北師大旅遊研究院等規劃設計單位對接問計、尋策引智,在全市啟動首家《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確立“一城、兩帶、四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著力營造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的大環境,推動靈壽由旅遊資源大縣向旅遊強縣轉變,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三是高標準招商引資。相繼舉辦旅發大會旅遊精品推介會和旅遊項目簽約儀式,邀請國內 50 餘家大型旅遊投資開發公司和運營機構共謀辦會大計,展示和推介總投資122.5億元的14個旅遊精品項目,簽約引進總投資4.23億元的中山國遺址公園、慈和澱等5個重點旅遊項目;同時,積極問計華為技術公司並簽署合作協議,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助力靈壽智慧旅遊建設。

二、圍繞項目建設抓問計,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抓住國家發改委各司局到靈壽定點幫扶機遇,不失時機問計尋智,在高質量謀劃包裝項目上爭取指導;積極對接恆大集團、中鐵集團等國內頂尖企業,著力引進高質量項目,奏響產業轉型升級“前進歌”。一是圍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接待服務能力。實施景觀大道、交通路網、水系景觀、城鄉環境、現有景區提升工程,啟動總投資17億元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松陽河新區提升、悅城星級酒店、磁河百里畫廊景觀道、滹沱公路靈壽段(河北大道)、正南路大修、西阜高速連接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謀劃新修建道路110餘公里,打造玉帶串珠、一步一景旅遊景觀路,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二是圍繞發展旅遊新業態,打造休閒康養產業集群。依託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啟動了總投資39.6億元的錦繡大明川休閒度假康養小鎮、橫山湖自駕車房車露營地、車谷砣康養度假區、石家莊醫學院康養小鎮等9個新業態項目;以磁河大道、滹沱公路靈壽段(河北大道)為主線,積極調整種植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發展休閒農業、景觀農業和鄉村旅遊,提高旅遊供給質量,滿足個性化市場需求。

三是圍繞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挖掘旅遊項目文化內涵。依託靈壽“千年古縣”歷史文脈、文化底蘊,大力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啟動了總投資63.5億元的中山國靈壽古城遺址公園、陳莊殲滅戰陳列館提升、曹氏文化特色小鎮、靈壽記憶一條街、文化攝影小鎮等項目建設;同時,問計第三方運營機構,深度挖掘雷氏武術、慈峪抬閣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心包裝“靈壽醃肉”“靈壽紅薯”“靈壽丹參”等特色產品,廣泛融入到吃住遊購等環節,讓遊客深度體驗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鄉土風情。

三、圍繞宣傳推介抓問計,在提升靈壽對外形象上求突破。積極問計省、市宣傳部門,尋求錦囊妙計、策劃宣傳方案;主動與國家級主流媒體開展合作,暢通群眾建言獻策渠道,廣泛借力借勢借智,提高對外宣傳的層次和品位,奏響美麗幸福新靈壽的“歡樂頌”。一是多渠道徵集作品。在石家莊舉辦“第四屆石家莊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會標(LOGO)、宣傳口號、吉祥物徵集”新聞發佈會,利用各類媒體向全社會公眾徵集作品,共收到北京、廣州、天津、湖北、廣東等地應徵作品2347件。二是多角度挖掘包裝

。聘請專家組建旅發大會解說詞創作專班,創作導遊解說詞、隨車導播詞,打造特色美食餐飲,設計旅遊紀念品,充分反映靈壽地域文化特色;與《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簽訂合同,編輯旅遊風光畫冊、靈壽宣傳叢書;與風采河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宣傳片製作項目合同, 高標準製作靈壽旅遊宣傳專題片,著力提高宣傳推介的質量和效果。三是多元化展示形象。圍繞會前、會中、會後三個關鍵環節,積極謀劃豐富多彩的宣傳推介活動,通過籌辦靈壽記憶民俗節、橫山湖國際鐵人三項賽、環橫山湖國際汽車拉力錦標賽、慈峪龍鼓表演等節慶類、賽事類、展演類活動,舉辦“生態新靈壽·休閒後花園”高端論壇,提升靈壽旅遊形象和知名度。同時,與新華社、新華網、中新社、鳳凰網、今日頭條、百度等國家和省、市級18家新聞媒體接洽合作,全方位開展媒體宣傳。

四、圍繞強化保障抓問計,在加快項目建設速度上求突破。積極“走出去”對標問計,近到承德、秦皇島、正定、平山、鹿泉等地,遠赴上海、杭州等發達地區,學習經驗、更新理念、創新模式,奏響項目建設的“交響樂”。一是組織保障。

成立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由縣領導任組長的八個專項工作組,對總投資200多億元的20餘個重點建設項目,逐一明確分包縣領導、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堅持周調度、月拉練,分包縣領導一線指揮、現場辦公,實現各項工作整體統籌、有序推進;實行觀摩項目優選劣汰制,倒逼施工單位爭分奪秒搶工期、加班加點趕進度,確保重點觀摩項目5月底前全部完工。二是政策保障。制定《靈壽縣旅發大會重點項目優惠政策》,在規劃、佔地、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對旅發大會重點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獎補,開通項目審批、驗收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手續和流程。其中,建築總面積4.7萬平米的悅城星級酒店、3.38萬平米的松陽河新區會展中心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僅用6個月時間就實現主體工程封頂。三是資金保障。充分發揮縣國投公司融資平臺對社會資本的撬動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省、市在項目、資金方面的傾斜支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項目。目前,已吸引社會資金205.16億元、向上爭取項目資金1.2億元投入旅發大會籌備工作,有效破解資金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