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能留級,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Y85512982


義務教育階段不能留級,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心態!

我們的教育研究認為小學有80分左右就已經完全合格了。

這樣的成績,對初中學習不會產生任何吃力,不懂,跟不上的影響。

希望小學多留幾級的是哪一部分人呢?

是培訓機構,

只有跟不上的孩子需要老師額外的補課。

學習差的小學生不斷的強化補課的,

往往以後還是要繼續補課的。

即使留級了,還是要不斷地補課,

因為這些孩子只有補課才能維持在中下游成績。

如果一個孩子經過補課能夠突飛猛進的,

那麼他根本就不需要留級,也不需要補課,

因為在學校老師的教學下,

只要在青春期學習態度訓練管理一段時間,

孩子的整個學生時代學習成績都會突飛猛進。

其實,

還有一小部分老師也希望那些最差的學生留級,

不要留在自己的班,

這些差生太影響學分考評了。

也可能這些中等生的家長稀裡糊塗的跟著認為是需要留級。

說白了中等生根本就不需要留級,

這些中等生只要在五六年級和初中的三年學習態度訓練管理一下都能做到100%的學業成功。

只是這些家長不懂得,不願意,看不到,也不去做,孩子的學習態度訓練管理。

所以才有了中等學生的家長,

也希望孩子留級,再趕上去成為優等生。

但不知道孩子的小學少了一年,

其實是青壯年黃金創業期少了一年,

家長不知道自己付出的代價到底是多少。

本來大學畢業可能二十三四歲,

研究生畢業二十五六歲,

參加工作拼搏學習積蓄經驗三年。

29歲以上,

該結婚生子創業有為了。

你們看看前面的時間能不能省下來的。

是不是他的年齡在29歲以後少掉了一年?

我曾經在公開課上問過很多家長。

孩子小學留級多用了一年時間,

這個時間會不會把56歲以後的時間給用掉了一年。

所有的家長回答,

小學的多用一年不可能留到56歲以後去。

只會在創業期裡體現出來,

真正的黃金創業期少了一年。

這就是代價。

小學。只要不是倒數的那一兩名,所有的孩子都不需要補課的,

這些孩子全部能跟上去的,

就到了他青春期來臨的時候,

或者在青春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態度訓練管理,

讓他變得積極持續向上,就行了。


學習態度訓練管理


上學的時候,我特別反對留級。

我小學成績好,一級不留。而同級的小夥伴們,有的就因為學期末考試不及格被留級了,這樣,每學年開始,都會和一些玩得好的同學分開。怎麼捨得啊?

我小叔比我大不了幾歲,我讀三年級,他讀初一,我讀五年級,他還讀初一,看情形,如果不輟學,繼續留級,我們叔侄就要成為同桌了。所以,他初一留了兩級退學了,初中不得畢業,遺憾。

到了初中,貪玩,成績直線下降。初三那年,父親說要是考不上中專,就留一年,其實就是復讀,但我們把復讀生叫做“老留”,挺侮辱性的稱呼,所以我死活也不幹。那時候,為了考中專、中技,捧上鐵飯碗,多少人在當“老留”啊!我15歲讀初三,班上年紀最大的都22歲了!還有個女生我讀初三時,她已經留5了,我讀高二時,她留7的那年終於考上了,而且同時收穫了愛情。她當年的同學師專畢業後回校當了她的老師,兩個人擦出了火花。

讀高中的時候,在普高,怎麼也幹不過高二留了級的學生,特別氣惱怎麼會有留級這種事情呢?這讓我們一級不留的咋活啊?

教書的時候,我十分懷念當年的留級制度

90年代中期,我當了老師,教初中語文,這時候義務教育法已經實施快十年,不允許學生留級了。幾次考試下來,我發現班上有一半的學生根本不該上初中,少數學生甚至連小學二三年級的水平都沒達到!我去翻他們的入學考試成績,有幾個語文數學都是個位數!我的天,這種程度的學生怎麼聽得懂學得會初中的課程?這讓老師怎麼教啊?

我不由得想起跟我一年入學的關係最鐵的同村夥伴,他是“雙排座”讀到小學三年級的(每級必留),如果不是義務教育法實施,估計我高中畢業了他才能小學畢業。不過,那時候什麼學歷畢業還真能達到什麼程度呢!

看題主如此努力又如此困惑,我不禁想勸上兩句:家長不管,學生不學,政策又是一刀切,統一往前趕,你何不佛系一點,順其自然呢?不讓留級就不留級唄,熱情多給用心的學生明理的家長不是更好?你既已盡過力,又何必總跟榆木疙瘩較勁呢?


劍客談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

我在農村,已經工作了將近20年,經歷了學生由留級到不留級的轉變。國家的政策是好的,九年義務教育確實給了很多孩子上學的機會和權利,使我們國家的教育水平極大的得到提高。但是這種不準留級的制度,也在逐漸的使很大一部分人才流失。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由於國家現在的特殊情況,農村青壯年的經濟來源很長一段時間還得停留在外出務工上,這樣就會出現大量的留守兒童。家庭輔導的缺失以及相應的嚴格管理,使很多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基礎根本就打不牢。那麼在九年義務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困難。看著很聰明的孩子,只需要留一年把基礎打牢,就能夠考上一個不錯的學校,但就是由於基礎不牢靠,把這些孩子拒之門外。

很多從六七十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深有感觸,那時很多智力並不是多麼突出的人,由於留級制度的存在,很多人堅持下來,現在都處在很不錯的崗位上,為我們的國家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可見留級制度是符合教育規律的一種制度,不應該一刀式把他們給斬斷。


在義務教育這種制度下,我們可以提倡“9+1”義務教育時模式。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給學生留一年自由、自願留級的這麼一種制度。也就是說,孩子如果感到自己基礎不行,可以申請自願留級一年,那留級這一年的費用則由孩子的家庭自己來承擔。這樣既不會增加國家的經濟負擔,又能使我們國家的人才大量的出現。

強烈呼籲“9+1”義務教育模式。


鬼語教育


江老師隨筆:“留級”改變一生命運!

我是一名“留級生”的受益者,同時大學有很多同學都是“留級生”的受益者,甚至有的同學是“留2”、“留3”後才上的大學。所以我建議義務教育階段恢復留級制度。

一、義務教育應從量到質的轉變

目前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基本特點。這麼多年的義務教育是不是已經普及了,是不是已經實現了城市和農村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隨著義務教育普及的推進,“量”的目標在不久的將來會實現,那麼“質”的問題就應該是當下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二、義務教育應既能做到“普”又能做到“殊”

根據已正式實施的廣東省《關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的實施細則(試行)》,《細則》中明確“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學業成績特別優異,提前達到高一年級學力程度的學生,可由學生本人及其家長提出跳級申請,經學校全面考核並上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普通高中書面報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跳一級。”

為什麼義務教育可以允許跳一級,而不可以留一級呢?或許說義務教育是免費的,留級會增加經濟負擔;實行留級制度可能會被某些人濫用,而帶來一系列違背義務教育初衷的問題等等。


但是作為一名“留級生”的受益者,能深刻體會到留級所帶來的好處。

1、孩子成長髮育具有差異化,有的孩子開啟智慧早,有的孩子開啟智慧晚。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很難考及格,但留了一級後,突然就開竅了,成績不錯一直延續到高考。試想一下,若是不留級,可能命運完全就不一樣了。我想這樣的現象,在早些年的教育中,是很常見的。

2、目前上大學是經過層層選拔後才有機會上的,能大學的,能上好大學是極少的。很多孩子是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若是允許留級,那勢必會有更多的孩子有這樣的機會。我想這同時也是義務教育“質”的提升,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所以我非常強烈建議義務教育階段恢復留級制度,是不是很多人有一樣的想法呢?


江老師帶你學數學


支持恢復留級制度。

不讓學習有太大差距的學生留級就是不承認有差別。

  1. 每一個班級裡都有個別的學生需要留級。
  2. 他們的各方面的表現都不理想。要麼各科成績不好,要麼頑劣成性,要麼不聽勸導等等。
  3. 聽課費勁,不理解,別的學生很快地解決問題。即使老師給他們反反覆覆地講,也是不會。沒辦法,總不能天天圍著他轉。
  4. 他們成績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心智不成熟,有的是基礎知識落下太多,有的是貪玩,有的是不愛學習……
  5. 讓他們跟著升級的話,他們的學習會越來越難以保證。久而久之,積重難返,最後,這個孩子再想成功就難了。
  6. 讓他們留一級,可以補一補沒有掌握的知識,拘一拘他的性格,提一提他的勁頭和學習興趣。我就是留級的受益者。如果我不在小學五年級坐級的話,成績也就不能提高,也就沒有辦法考入初中,那麼現在的我就是一個別樣的人生。農村的孩子一旦失學也就沒有了前途。
  7. 好的不好的都能夠升級,那麼學生們誰還願意努力學習呢?成績好的同學一定認為不公平,成績差的同學也會覺得自己學不學都一樣。這樣的後果顯而易見。
  8. 讓學生留一級,僅僅耽誤他一年時間,可是,有可能成就他一生的時間。
  9. 建議能夠重啟留級制度。還公平公正於學生內心。

千萬不要986


有的人可能不認同降級,然後覺得留級的學生也不一定能夠跟上成績,其實這要從兩種情況來看,一個孩子如果在班級內是倒數第一,倒數第二的樣子,尤其對於這樣的孩子絲毫沒有作用。

可是如果孩子的成績在後半部分,並且同平時的學習習慣比較好,比如說上課能夠比較認真,而學習成績只是由於基礎知識比較差的話,這樣的孩子留級重新學習一年,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我原來教過的一個學生是在小學三年級降級到二年級的降級之前的成績在班裡幾乎是從後面找,但是降級之後,他的成績一直比較穩定,在班級內的前幾名一直到考上大學。

在這裡面還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降級的問題,現在的小學學籍管理制度禁止學生降級,但其實還是有思路可以參考的,因為在我們的生活實際中,很多學生可能會由於家庭或身體的原因生病住院,在這種情形下學校是允許進行休學一年的,有的單位利用著休學一年的方式實現孩子的降級。

當然降級的過程一定要和學校協商好,避免尷尬,我們這邊由於一些家長脾氣不太好,和學校溝通的時候,沒有做到位,造成孩子降級之後,學校死活不要必須在家休息一年,這樣就失去了目標了。

當然大多數學校都是明知這種情況存在,孩子降級之後直接降到下一個年級去讀書,而沒有讓孩子回家休息一年。

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如果降級的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沒有其他方案。


宜城老師


就像你說的那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顧,孩子到校後無心聽課,老師也盡力了。就是讓他留幾次級,也不可能解決他學習的問題。

每個班級,都有優秀的學生也有成績差的學生,為什麼同樣的班級環境、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年齡,而有的孩子就可以做得很優秀,有的孩子就被遠遠地甩在身後,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並不是給孩子買學區房、請名師、報輔導班,而是每個家長都能以身作則做一個積極進取、有著良好習慣的人。我孩子的班級最近有個男孩子玩王者榮耀,玩得已經入迷,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做,課代表拿告訴他家長嚇唬他,結果那男生一點也不害怕,說:告吧,反正我爸也玩,還和我比賽呢!

還有一個女生,成績很不好,可是家長很少給孩子溝通,卻給她報了最貴的輔導班,結果每次輔導班都會故意逃課。這樣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嗎?只是加重了她的負擔而已,可是家長們孩子是熱衷於把孩子拋給別人去管,卻從來不願意自己花一點心思去學習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

我想學生學習跟不上,從根本上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家庭教育的提高。


佳話童心


強烈呼籲恢復留級制度。現在的體制是學生從幼兒園開始,不管成績好壞就會一定一直升到九年級。在這漫長的12年中,難道就沒有一個不合格的嗎?不管學得好,學得不好都往上升。低年級還好一點,反正學的東西不多。越到高年級,弊端就越來越明顯的顯現出來。

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逐步失去了對學習的信心,慢慢的就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討厭學習了。不上學又不行,課還得正常去聽。聽又聽不懂,猶如聽天書。就在教室裡坐著,一分一秒的熬到下課,相當無聊相當難受。於是就生出各種事來,玩玩這個,玩玩那個,不時的也找人講講話。老師提示了一下好一會,過一會兒又是濤聲依舊。於是,問題學生也就出現了。

要是能有留級制度。當初沒學好的時候就留級,重新來學。把丟掉的東西補上來,聽課聽得懂了,作業能會做了,自信來了,興趣也就自然來了。上課聽得津津有味,還會去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嗎?這樣問題學生出現的概率不就小了非常多了嗎?

還是要留級,不留級不符合教學規律。


教育無處不在


表達一下我的觀點:孩子的成績不好,並不是學習時間短造成的,所以留級並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孩子的知識掌握水平和成績。

孩子的成績一定程度上反應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孩子知識掌握的好壞與什麼有關呢?

首先就是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家都知道,孩子最初上幼兒園都是興致勃勃的,為什麼後來對學習沒興趣了呢?因為家長和老師不當的引導或者無形中的影響,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而且經常因為學習挨批評,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產生了牴觸。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在興趣的基礎上,好方法和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途徑。並不是購買這樣那樣的學習方法,正確的引導,孩子能形成自己的學習放哪,主要是家長在生活中細節上的引導和影響。

平和的學習態度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不為分數所累,只為知識而來。學習是積累的過程,恆心對孩子和家長都尤為重要。不能一學期成績不好就失去了耐心,長期積累,終會引起質變。

沒有以上這些東西,只是單純的讓孩子留級,即便是能提高也是一時,而且留級要冒很大風險,會養成孩子惰性心理,出現一些其他的不良的學習習慣。


所以我不主張留級,而是家長和老師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一塊玉沒有雕琢好,不是我們的功夫夠不夠,而是要考慮我們的方法對不對!您說呢?


寶媽小八卦


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就是適齡兒童、少年開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具備以下特性:1、具有國家強制性。2、普及性。3、公共性。4、免費性。

所以,它不能因為個體因素,比如學生的厭學、不學、智力弱等情況輟學和留級,必須強制完成義務教育,各省地均衡發展中輟學率必須是“零”;還有,就是學生的留級造成了國家的資源浪費,因為學生留級了,他還是因為不學、厭學等情況下去,留一級還是學不會,造成了國家增加了費用和教師資源。我認為,這樣的學生還是要和家長多溝通,轉變家長和學生的態度,學生學得如何,責任不能全是老師的錯,教師只是傳授知識,學生不學還是要靠家鄉的監督和學生的自覺。



我自己的一點拙見,我是燕輝,我是一名奮鬥在一線的教師,多關注!多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