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套院子改造 就讓一個低收入村“脫低”了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農村破舊的簡陋老房子搖身一變,成為窗明几淨令都市人嚮往的民宿。在延慶區劉斌堡鄉的小觀頭村,12套農村閒置房屋成功“激活”,一年多來吸引眾多消費者前往體驗農村生活,為村裡帶來上百萬元的收入。盤活閒置農宅,為村集體、農戶及城市消費者帶來“三贏”的局面。

12套院子改造 就讓一個低收入村“脫低”了

小觀頭村老房子變民宿。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房子空著也是浪費”

作為北京200多個低收入村之一,延慶區劉斌堡鄉的小觀頭村基礎條件很不好。

小觀頭村地處山區,1300多畝的村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山地,加之乾旱缺水,村裡沒有農用水,村民飲水都靠挖井解決,傳統的粗放型玉米產業,為村民帶不來多少收入,全村62戶中,有42戶都是低收入戶。

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沒有勞動力的老年人留在村裡,小觀頭村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空心村”。繼續發展一產,在村兩委班子看來難以為繼,偏僻的小山村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小觀頭村地方小、就業機會少,許多村民不在村中就業,不少房屋也自然而然閒置了,還有些老房子年代久遠,已破敗不堪。村第一書記劉慧敏對20餘處閒置房屋產生了想法,“空著也是浪費,不如讓它們‘重生’”。

小觀頭村位於延慶四季花海景點的“入口”,春夏季節,四季花海里的百日菊、鼠尾草、向日葵等花卉綿延數十里,景色優美,能吸引到不少遊客。

劉慧敏與村兩委商量後,決定利用旅遊資源發展民宿,盤活村內的閒置房屋。

12套院子改造 就讓一個低收入村“脫低”了

院子裡陽光和煦。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百年危房變網紅民宿

村裡的衛生室和一處村集體閒置房屋首當其衝成為試點處,2017年10月,村裡向延慶區申請了70多萬的扶植低收入村的基金,開始正式改造建設,將兩個閒置農房改為民宿,並取名為“先生的院子”。

經過設計改造後的房子,外觀精美、獨具匠心,與許多身在農村心是高檔酒店的“洋家樂”不同,院子融合了眾多鄉村元素,讓前來住院子的客人與鄉村有更多接觸。

閒置的房屋搖身一變,成為帶領全村致富的“金屋”。2018年1月,兩個院子率先開門迎客後,很快受到市場認可。

隨後,村委會在村中成立了“小觀頭旅遊合作社”,並以合作社名義向農商銀行貸款150萬元,準備向村民租用閒置房屋,繼續發展民宿。

50多歲的村民賈景來家裡有一套祖輩傳下來的房子,據說已經有100多年曆史,年久失修的房屋早已變成了危房,不能住人。上世紀八十年代,老賈在老宅子隔壁建了一處新房,老宅從那時開始空置,如今已有三十多年。

老賈平時在村內一個公益性組織工作,一個月有工資一千餘元,之所以沒離開家外出尋找工資更高的工作,是因為家中有一位年邁的老父親需要照顧。

村幹部來到老賈的家中進行房屋盤活的動員,勸他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看過村裡已有的兩套民宿、聽過村幹部的介紹,老賈心動了,破敗的老房子放著也是浪費資源,不如租給村裡改造成民宿,自己每年還能獲得5000元的房租,同時,村幹部答應老賈,民宿建成後將聘用老賈媳婦作為“管家”,每月提供3000元左右的工資。

12套院子改造 就讓一個低收入村“脫低”了

鄉村元素吸引城裡人前來。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12套院子讓全村脫低

村合作社向村民租用了五套院子,村書記賈雪林告訴記者,村合作社向村民租用的租期為10年,房租按房間數計算,一間房租金是每年1000元。

離小觀頭村不足10公里的下虎叫村,有一處名為“山楂小院”的網紅民宿,白雪配上紅山楂的美景,吸引著眾多網民前來投宿。村裡對“爆款”民宿山楂小院考察後,決定邀請“山楂小院”的運營公司“隱居鄉里”作為專業團隊幫助運營“先生的院子”。

據介紹,“先生的院子”民宿採取“合作社+村民+社會運營公司”的運營模式,即由村裡的合作社找房子,重新設計改造裝修由村裡負責,“隱居鄉里”負責運營,運營收入的40%為運營成本,餘下的60%合作社和運營方各分一半。同時,賈雪林介紹說,為了讓更多村民享受民宿帶來的收益,合作社採用了村民入股的方式,“每股1000元,民宿賺錢後,入股的村民可以分紅,目前全村已經有30多個村民自願入股了。”

據村第一書記劉慧敏介紹,目前“先生的院子”民宿平均入住率在60%-70%,節假日通常提前一個月就全部滿員。去年(2018年)12月,兩套村集體閒置農宅改造的院子賺的錢,向全村分紅,低收入農戶每人分紅750元,普通村民每人分紅650元。

運營一年有餘,村民已充分嚐到閒置房屋盤活的甜頭,更多村民希望加入閒置農宅盤活成民宿的隊伍。

據悉, 3月底,“先生的院子”又新增了五個院子,劉慧敏估算,一處院子一年可以賺10萬元,12個院子每年能為村裡帶來100多萬元的可觀收入。

閒置房屋的重生,不僅帶來了真金白銀,還讓更多社會資本看中小觀頭村。下一步,小觀頭村將藉助民宿和附近旅遊資源,打造農村的田園綜合體,提供採摘、農事體驗、餐飲等服務,讓房屋和土地都活起來,吸引更多本村年輕人回鄉工作。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