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區塊鏈互操作性可能成為下一波創新浪潮,並將為分佈式網絡的擴張創造巨大的價值。

Cosmos 和 Polkadot 是創建區塊鏈互操作網絡的兩個主要競爭者。本專題將分別探究兩個項目的協議,網絡設計,安全模型,以及技術堆棧等問題。

本文由加密谷獨家編譯,將分為兩期刊出,此為上篇。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什麼是區塊鏈互操作性?

區塊鏈互操作性十分複雜,所以讓我們嘗試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來解釋它。

區塊鏈互操作性將發送以太網,並通過區塊鏈協議接收 BTC,期間無需第三方(如交易所)的介入。這是一個簡單的願望,但目前尚未實現。

Polkadot 和 Cosmos 都在為區塊鏈建立協議,以實現安全可靠的交互。這些協議允許新區塊鏈的創建,並能夠彼此之間發送交易和傳遞消息。

區塊鏈具備網絡效應。當一切都連接起來時,它會帶來更多的資金、更好的用戶體驗,以及更多的打破常規的方法來完善網絡。

區塊鏈互操作性能夠顯著地提高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和速度。 例如,你有一條區塊鏈的上限為100 TPS,則可以創建第二條相同的區塊鏈,以達到200 TPS,並可與其他區塊鏈交互、交易。 這樣你就可以輕鬆的實現1000 TPS。

同時,它還允許私有鏈,公有鏈和聯盟鏈的連接。 最終,區塊鏈甚至可以與 SWIFT 等法定銀行系統進行互操作。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為什麼要關注 Polkadot 和 Cosmos?


Polkadot 和 Cosmos 是區塊鏈互操作領域最具有前景的項目。它們都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在分散網絡社區中享有良好的聲譽,有著多年的從業經驗,並從零開始,編寫了大量的區塊鏈代碼。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圖片來源:Cosmos Network Website 和 Polkadot Network Website

在解決區塊鏈互操作性上,他們策略相似,但在協議和設計方面存在細微差別。 這些差異在安全性、隱私性、效率、靈活性和易用性之間進行權衡。

現在,讓我們深入研究區塊鏈互操作性的未來是怎樣的。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The Cosmo Network


自2014年 Tendermint 發佈以來,Cosmos 團隊一直致力於區塊鏈互操作性研發。Tendermint 是一個拜占庭容錯共識引擎,以及點對點網絡 gossiping 協議。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圖片來源:Cosmos Network Website

Cosmos 團隊正在構建 The Cosmos Network,這是一條基於 Tendermint 的區塊鏈。 有必要指出,Tendermint 和 Cosmos 都屬於 InterChain 基金會。

下面兩張圖將簡單解釋他們如何設計網絡。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區塊鏈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相互通信的計算機節點網絡、允許節點就新塊達成一致的共識協議,以及具有自身狀態的應用層(如以太坊賬號, 以儲存 Ether 為狀態。)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Tendermint 負責區塊鏈的網絡和共識層。 這允許區塊鏈在 Tendermint 之上創建屬於自己狀態的應用程序。ABCI-application (應用程序)通過 ABCI 協議與 Tendermint 進行交互。

  • 技術設計和協議


Tendermint(共識和網絡):Tendermint 是一種實用的拜占庭容錯(PBFT)狀態機。 它需要一組已知的驗證者(Validators)同意,在區塊上達成共識。The Cosmo Network 要求至少2/3的人達成共識。 假設不到1/3的 Validators 是“拜占庭式的“,則網絡永遠不會分叉。因為 Validators 不能在相同的高度提交衝突塊。這源於 Tendermint 傾向於安全性而不是活躍度的事實。

應用區塊鏈接口(ABCI):ABCI 是定義複製引擎(Tendermint)和狀態機(區塊鏈)之間邊界的接口。 ABCI是區塊鏈狀態更新的唯一方式,只有 Tendermint 可以訪問區塊鏈的狀態更改功能。 這種設計是一種很棒的安全策略,因為改變狀態只有一個接入口。

下圖展現了 Tendermint 的堆棧,展現了節點在點對點網絡中連接,以及每個節點的組件。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五個節點組成了一個點對點的網絡。 每個節點都是一臺運行 Tendermint Core 的計算機。 Tendermint 可以通過 ABCI 協議連接到區塊鏈。左下角的 Light Client 節點可以通過 RPC 調用連接到任何 Tendermint 節點。

  • Cosmos 的互操作性


區際鏈通信(IBC):Cosmos Network 具有 Inter Blockchain Communication(IBC) 協議,它允許區塊鏈與其他區塊鏈交互。以 Cosmos 網絡作為中心樞紐,區塊鏈網絡通過IBC進行通信。區塊鏈通過 Spoke (分支) 模型連接到 Cosmos Hub。 網絡中的分支又稱為 Zones,如下圖所示。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Cosmos Hub 是主要的區塊鏈,它將連接所有建立在 Cosmos 網絡之上的其他區塊鏈。 每個 Zone 都是自己的區塊鏈,它們共同創建了一個用於連接的樞紐和分支模型。

IBC 的技術術語是”Chain Relay” 。Chain Relay 允許區塊鏈讀取和驗證其他區塊鏈中的事件。 例如,鏈A上的智能合約想知道鏈B上所發生的事情。為此,鏈B上的智能合約需要用鏈A的區塊頭,並驗證它是否已達成共識並達到最終性。

從本質上講,Cosmos 正在構建一個網絡系統,其中可以很容易地創建新的區塊鏈,並且從一開始創建就可以通過 Chain Relay 進行交互。 每條區塊鏈都將在 Tendermint 上運行,如下圖所示。


獨家編譯 | 區塊鏈互操作性深度解讀:Cosmos vs. Polkadot(上)


Cosmos Hub 與其他4條在 Tendermint 之上運行區塊鏈的進行交互。他們可以很輕鬆通過 IBC 協議讀取並對彼此進行操作。只要新的區塊鏈遵循 IBC 協議,它就能夠加入網絡,包括公有鏈和私有鏈。

Peg Zones:Peg Zones 允許 The Cosmos Network 連接到活躍區塊鏈網絡,例如以太坊主網。能夠連接到活躍區塊鏈是任何區塊鏈可交互網絡的主要要求。Peg Zones 很複雜,但我們試著用簡單的術語解釋它們的工作原理。

首先,你必須具有共享的安全模型,其中 Cosmos Peg Zone 的驗證者也在運行以太坊主網節點。這個特殊的 Validator 會批准兩條鏈之間的交互。想要建立這個複雜的基礎架構,你還需要信任運行 Peg Zone 的團隊。

實際的資產交換需要太坊主網智能合約才能鎖定 Ether,這將在 Peg Zone 中創建可以代表 “Cosmos-Ether” 的新代幣。Cosmos-Ether 可以通過 IBC 在 Cosmos 網絡中傳遞。從 Cosmos 來看,Validator 會鎖定 Atoms,同時 Atom 會在以太坊主網中創建可發送的 ERC-20 Atom token。這將給予 Cosmos 和以太坊主網之間資產的完全互操作性。

實現兩條鏈之間的互操作性:任何可交互的網絡都需要至少兩條可以交換訊息和交易的區塊鏈。Ethermint 是 Cosmos 提出的第一個可與 Cosmos Hub 交互的解決方案。

Ethermint 是 Cosmos 團隊計劃在 Cosmos Hub 主網發佈後,於2018年第四季度推出的區塊鏈。簡單來說,Ethermint 是以太坊區塊鏈,它利用 Tendermint 共識引擎取代了 PoW 算法。這便允許基於以太坊虛擬機的區塊鏈輕鬆地通過 IBC 與 Cosmos 網絡進行交互。

Ethermint 設計的精妙之處在於團隊計劃的 “hard spoon”。他們將在某個時間點拍攝所有以太坊帳戶的快照,並使用該狀態創建新的 Ethermint zone。這將允許他們引導現有的以太坊開發者網絡,併為每個人提供新的 token 和更快的交易速度。

選擇首先創建 Ethermint,而不是 Peg Zone 到以太坊主網,是因為它在技術上更容易實現。但是,區塊鏈網絡必須具有 Peg Zones。

對於 Cosmos 或 Polkadot 來說,BTC 和以太坊背後有巨大的動量,忽視它們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舉動。

The Cosmos Hub:Cosmos Hub 是作為 The Cosmos Network 中所有區塊鏈的中心連接器。 它是 Tendermint 驅動的、多資產證明的 PoS 區塊鏈。 Cosmos Hub 的主要的代幣是 Atom,主要用於區塊鏈的抵押和治理。Cosmos Hub 啟動時會有100個驗證者,且逐年遞增。

Atom 持有者既可以是驗證者,也可以是投票人。驗證者設置一個完整節點,用於維護網絡,處理交易。投票人會判斷驗證者的可信賴程度和節點運行能力,並將其 Atoms 委託給其處理。

驗證者得到 Atoms 代理權,並從每個塊中獲得 Atom 作為獎勵。 這些獎勵會給到投票人,其中少量費用會被扣除,作為操作驗證節點的費用。

為了保證誠實性,設置了懲罰機制。向區塊鏈發佈不正確的數據的的驗證者,會失去他們的 Atoms。 這一機制被稱為 ”slashing”。這些博弈理論被用於激勵 PoS 區塊鏈中的良好行為。

Token 也代表治理。 一個 Atom 可以作為網絡上的任何提案的一票,例如,軟件升級。 Cosmos 的治理協議非常簡單。投票人可以自己投票,或將投票權轉讓給他們所委託的驗證者。驗證者必須對每個提案進行投票,否則他們將被懲罰(“slashed”)。

2019年3月中旬, Cosmos 主網正式啟動,跨鏈交互成為現實。此前,開發團隊經歷了漫長的測試網絡階段。

一旦主網能夠穩定運行,他們將實施IBC,然後為 Ethermint 做一個以太坊的 “hard spoon”。

  • Cosmos 的開發人員


開發人員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在 Cosmos Network 之上進行開發。 構建 IBC 交互的新區塊鏈,並在 Cosmos Zones 中創建智能合約。Cosmos 團隊創造了 The Cosmos SDK,便於開發人員在 Cosmos Network 上輕鬆啟動新的區塊鏈。

Cosmos SDK:使得開發人員可用簡單的模塊化方法在網絡上設計自己的區塊鏈。 SDK 用於構建 Cosmos Hub,當主網啟動時,也可供開發人員構建自己的區塊鏈。Cosmos Hub 構建了在 Cosmos Network 上運行的基礎應用程序,然後為抵押,治理和 IBC 添加相應的模塊。

這將允許開發人員輕鬆發佈可交互的區塊鏈,是個令人興奮的機會。因為它將為開發人員創建一個全新的分佈式平臺,而不僅僅是以太坊風靡全球的代幣模式。

SDK 是用 Golang 編寫的,預計未來將支持其他語言。

在 Cosmos 上構建 dApp:Ethermint 將是你在 Cosmos Network 上構建 dApp 的第一步。 由於它是基於 EVM 的區塊鏈,因此智能合約可用 Solidity 編寫。Cosmos Network 的交易速度也將提高,因為 Tendermint 共識每秒可處理比以太坊主網 PoW 共識更多的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