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百億級回購不斷出爐,會否能助推A股走出長期牛市?

淡淡禪風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短期來說對提升該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有一定正面影響,但是這種回購並不是經營內生性成長的驅動力。況且回購也不是普遍性的,純屬是一種公司自身的資本運作。因此說百億級回購,能助推A股走出長期牛市,可能有點想多啦。



A股走出長期牛市,至少需要三大因素:

1.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景氣度出現持續回暖趨勢。

目前全球經濟處於下行壓力較大,我國今年來,雖然採取了“寬貨幣、寬信用、寬財政”的具體措施,力保經濟不出現大的下行和保障就業需求。2018年我國GDP增長6.6%,3月政府工作報告關於2019年經濟增長調為6.0%~6.5%之間。最新IFM報告將全球經濟下調到3.3%,其中中國從6.2%上調到6.3%。這些數據說明無論國外國內,經濟景氣度都偏向下行壓力趨勢。儘管3月PMI50.5,結束了近5個月來的下行,但並不能說明我國經濟從此就走向景氣度回暖趨勢。

2.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市場流動性持續充裕

近幾個月來,我國的貨幣流動性偏向寬鬆,信貸利率持續下行,市場流動性充裕,使A股走出一波技術性牛市。但是從4月近幾天開始,市場利率出現了回升,最明顯的是貨幣基金收益回升,說明流動性有趨緊的傾向。調控的週期性循環,不大可能出現持續的流動性充裕,儘管還存在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那樣的話CPI也會上升。

3.經濟實體經營盈利能力持續得到改善和增長


經過2018年實體經濟流動性危機後,雖然目前已有所改善,可實業的盈利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觀的,況且還需要持續性的向好,才能支撐二級市場股價的估值遞減,否則A股長期走牛就很難得到實體經濟基本面的支撐。

目前來看,A股的技術性牛市,基本得到了釋放。持續走牛A股與回購股份沒有內在邏輯關係。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股市要走牛市,不僅僅是需要上市股東回購股份,還需要更多政策面的支持,更需要市場有流動性,包括經濟復甦,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中才有望催生出一輪長期的慢牛行情。而A股市場十年如一日的徘徊在3000點之間波動,不僅僅是因為股市處在發展階段,更是因為A股的本質就是融資為主,導致市場難以形成價值投資理念,更多是走出瘋牛和慢熊的行情。


雖然今年可以看到很多大手筆的回購計劃,比如平安回購50-100億股票,美的耗資6.92億回購,還有此次伊利股份的回購都讓投資者看到了很多上市公司對自家股票的看好,但是對於A股市場,這種回購現象還是比較少的,另一方面,回購在增加,但是數量很緩慢,減持卻是大手筆沒有減少,截至4月份兩市有1233份減持計劃,減持金額已經超過了1500億,這和回購金額相比,顯然減持猛於虎。


那如何能否助推A股長期牛市

首先,制度需要不斷完善,把各項不利股市向上的因素化解,雖然當下股市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給上市企業融資,但也不能讓減持壓力抑制指數上漲,導致投資信心降溫,需要發佈更多的利好政策推動市場向上。其次,就是防止指數再次暴跌,就需要多維護好來之不易的市場信心,讓指數能穩步向上。最後,就是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管理好機構和券商對沖工具,避免惡意做空行為發生。那A股才能在政策的推動中走出牛市。


不過制度不改變,長期牛市很難看到,仍然是兩年一牛四年一熊的行情是改變不了的。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為了錢,什麼手段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