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該不該給醫生送禮?

奈奈安


看病,該不該給醫生送禮?為什麼要給醫生送禮?這樣的風氣,有某些醫生的責任,也有某些病人和家屬的責任。有的會說,你們醫生,不送禮就不給好好治。誰說的?不給禮,看哪個醫生會故意不給好好治,最初都一樣,可有的人就想著從自己的角度,希望醫生多一些照顧,多一些特權,於是給醫生送禮,送著送著,送成習慣了,似乎不送就不行了。這樣的風氣,不該有!

就像這個問題,下面有段描述:家裡有人不幸患了腫瘤,目前在腫瘤醫院檢查,但是遲遲沒能住上院,醫生說病床很緊張,但是病人的病等不起,大家有過類似住不上院情況嗎,我該怎麼辦?

你看,遲遲沒能住上院,醫生說病床很緊張,於是心裡琢磨著給醫生送禮好讓醫生先安排,有的人以為是醫生故意不給安排,那你去看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床位故意不安排?當然不是,是真的沒床位安排。大家好好排隊不就OK?有的人會說,病人的病情等不起啊,是的,非常理解,可醫院資料是有限的,大家都一樣,你不能犧牲其他病人的利益,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就像春節買火車票,有的人註定是買不到票的,或者只能把時間往後推,這沒辦法,你如果想歪門邪道弄票,那 也是犧牲別人的利益才得到你想要的,這對別人也是不公平的。公平,就是大家同樣排隊等。

很多人只關注自己的事,認為自己的事是最重要的,而不關注別人,比如門診也是這樣,很多人總抱怨醫生只看了幾分鐘,但在醫生給其他病人看的時候,他在後面排除,會抱怨醫生怎麼不快點看,希望醫生快點看完前一個,到了他的時候,他希望醫生多看幾分鐘,全然忘了後面還有很多病人在排隊。這就是典型的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腫瘤專科醫生


陪家人住過一回醫院,是八個病人的大病房,打聽病人是否送紅包,不瞞諸位,異口同聲‘’必須‘’的。這種情況下,親人開刀,你敢不送嗎!

手術醫生常年與病人打交道,送紅包是正常的,不送紅包反而異類。醫生養成了習慣,偶爾碰到一根筋的病人,不敢臆測手術中有貓膩,至少在態度方面是敷衍的。

三甲醫院有位著名大夫,一次在同學聚會上,他一下子帶上四瓶‘’五糧液‘’,市場上500多元一瓶,同學心照不宣,病人送的。

送紅包的風氣己經形成,不送,病人心裡不踏實。送了,才會少了忐忑感。有的病人,到處打聽手術醫生,擔心送錯了對象。主刀的,麻醉的,一個不敢少。

醫患關係緊張,不能一味責備病人的‘’無理取鬧‘’。病人是弱勢群體,他們需要醫生治療生理上的疾病,主動上門求醫的心態,讓他們或多或少增加戒備,總想以最好的方式與醫生溝通。紅包就成了首選之一。

拒收紅包的醫生也有,病人不知道啊!希望有一天,醫院以紅榜的形式張貼醫生的拒收紅包的事例,大張旗鼓宣傳醫生無私的救死扶傷,讓每一個住院病人都能看到。這或許能杜絕送紅包的不良風氣。


秋平171152879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同樣的一個問題,在患者中和在醫務工作者中有不同的看法。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看法,都有他一定的道理。就像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一樣,其實這個也可以說是一個歷史的遺留問題。



在七八十年代之前,可以說是醫患關係非常融洽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那個時候大家的生活都比較艱苦,說實在話就算想送也沒有那個條件。老一輩的醫生,有的時候會講年輕的時候,因為幫患者治好了疾病患者感激送一些花生,送些雞蛋之類,送的人很真誠,收的人也很開心。因為在這個時候送的一方出自內心的感激,收受的一方感覺的是職業成就。

隨著改革開放,大家的生活在逐漸好轉,這一段時間內,不光是醫療行業,可以說很多行業都存在送禮收禮的現象。從之前的感激之情逐漸的變成破壞規則、攀比和不信任。其實醫生和其他普通人一樣,也都是平凡人,是這個社會中很平凡的一員。也可以說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對這個行業造成了影響。

近年來不管是從國家政策或者是生活質量的改善,可以說在很多醫院的醫生是不收紅包的,也不樂於去收紅包,在收入方面相對來講,醫生的待遇還是比較中肯的,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過自己的小日子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不管哪一個行業的人群,都有職業的自豪感和希望被尊重。醫生這個行業屬於一個高學歷、高度專業化的一個群體,特別是二十一世紀以後參加工作的這些醫生,相對的學歷是比較高的。如果是在三甲的大醫院,一般醫生本身的收入也還可以,在這個時候,其實醫生並不需要通過“收紅包”這種途徑來改善生活。從另一方面來講,患者送紅包甚至會干擾到醫生的正常工作,也是對醫生嚴格的一個不尊重。在這個時候其實送紅包屬於一個一方不願意送,一方就不願意收的一種情況。


很多患者怕不送紅包醫生會不認真看病,不認真手術,不安排床位等等。其實在患者這方面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因為醫生存在的價值,醫生工作的性質就是治病救人,治不好患者醫生其實是很失落的,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改善,醫生同樣會焦慮。這是一種職業的基本行為,基本品德,和高不高尚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所以從醫生的角度來講,是不需要向醫生送紅包的,把醫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大家相互尊重。如果確實想要感謝一下醫生,送一束花或許還可以。如果確實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送個錦旗也可以考慮。錢就算了。


醫生童鞋們,你們覺得呢?


混為醫談


應該說,“紅包”沒有絕對的“該送”與“不該送”,由客觀問題做決定,比如外科手術,大家都在要求為數不多的“專家”出診,但是專家也是人身肉體,他們的精力有限,而不是重賞之下的“神”。他們很多人即是出於醫德,也是出於人託人的“跪求”,不得不超負荷“上臺”,這些人值得請求他們的患者的尊重和“致謝”。但是問題是主動的送紅包的致謝逐漸演變為對一些其它大夫的“被動”(變了味兒的被迫)送。比如入住內科病房的患者,怎麼用藥都由大夫做主,不乏有一種現象,那就是送與不送直接關係到患者的每日合理合法的用藥花費。由於大夫開藥都有“紅利”,而且很多藥用不用,用多少,都由答覆掌握。你不送紅包,可能他會從“醫藥代表”那裡獲得多於紅包金額的回扣,而收了紅包總還是有一定的“良知”,讓你“不必要”的藥費少花些,用個不恰當的詞來形容,也算“盜亦有道”吧。

本人兩種情形都親身經歷過,說心裡話,給手術大夫送的金額比給內科住院大夫多,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對當年“廢寢忘食”應邀而上臺的外科大夫至今感謝不盡,而對經歷過的內科大夫,只能“呵呵”而已。現如今又親歷過一回“外科大夫”,就是產科大夫,一位親屬生孩子需要剖腹產時,夜裡值班的年輕大夫對於家屬尋找的一位同在班上的“專家”級別的熟悉大夫硬是不告訴你她在何處,而且在找到該大夫後 ,她更則是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而後在一同進入手術室操作時更是野蠻、毫無人性的撒潑發洩舉動,讓人事後憤怒不已,從而真實體驗了一回為何有患者或家屬出手憤怒毆打個別醫護人員時毫無顧忌,不顧後果!


Ja不假


如果腫瘤醫院裡沒有認識熟人,直接去找主治大夫,可不可以暫借其他科室病床,先讓病人住進來 接受治療。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直接到住院部找針對患者病情科室的護士長聯繫。(住院部每一樓層每一科室都有護士長)這就要塞紅包了,一般護士長都會說讓你去找主治醫師,她們沒有權利。實際上主治醫師還的問護士長了解床位情況。聯繫好 不要留電話 你就說病人病情耽誤不起,馬上要住進來,她們會有辦法的。你要是留電話等床位的話。肯定的等到把前面排號病人安排到才輪到你。醫院床位緊張這很正常。醫院也知道尤其是腫瘤醫院,都會做應急預案。就看家屬願不願意花錢了。記住 在醫院除了命。剩下錢能解決的 那都不是事。


A裴蓉寶兒的店


建議不要,絕大多數醫生是不會收紅包的,因為在醫生心中最大的快樂與成就,是病人經過治療後痊癒和好轉!有時患者或家屬為尋求心理上的安全感,強給紅包現象,在術後都會退還,或者交到患者住院費裡去。當然也有極少的醫生,不僅收紅包而且暗示病人,這在行業中也很正常,這種人在醫學上缺德,在其他行業估計也是敗類。也有病人完全康復後,出自內心的感謝,送點土雞、雞蛋、臘肉、果蔬類,不知這算不算紅包?


仁心問世


我是專注東戴河玩樂信息的東戴河那些事:


我的觀點是,不該。


首先,請你記住,任何一個醫院,任何一個醫生,都不會因為你不送禮,而不給你治療。當然,莆田系割包皮的不算。


其次,手術不是一個人做的,需要很多人協力的配合,光給主治醫師送禮,意義不大吧?現實是,你甚至都不知道哪個護士、哪個麻醉師在做這臺手術,那麼這手術就一定不成功嗎?沒有這個道理吧。


第三,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醫生都是受了紅包(為了安撫你的情緒),然後在手術之後將紅包退回。歡迎抬槓。


最後,按照題主的說法給出乾貨建議:如果您是在北京,可以嘗試從社區醫院入手,不要直接到大醫院去排隊。社區醫院治療不了的,都有內部綠色通道可以送到三甲醫院救治的,這是北京的做法,其他地方我不清楚,但是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僅供參考,畢竟任命大於天,可以嘗試詢問。祝好運。


東戴河那些事兒


作為個醫務人員,就我的看法,還是不要了,不是說正直不正直正直。而是看病這事,本身就是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的,病情無論客觀上怎麼變化,醫生肯定都會盡力的,紅包意義不大!畢竟誰也不會希望自己手頭病人出問題。主要是在需要相應治療的時候多配合,多理解,多包容,比整這些虛的好很多。而且,很多注重聲譽的醫生對於紅包這事還是挺反感的,他收那些小禮物什麼的,根本得不償失。如果真的感激,在病看好了之後,發自內心的表達點感謝,比如送個小旗子什麼的,那一般都可以接受。那屬於對他本人的尊重和認可,比干那些尷尬的事好的多。而且,對雙方來說,都是皆大歡喜!


碩鼠老大


當然不該給醫生送禮!

正常情況下,病患或家屬支付了醫生診費、醫院醫藥費/床費等已經完成了看病付費的全部內容,之外的紅包、禮品等贈送都涉嫌商業賄賂。

且不說醫生收禮涉及到的醫德等問題,從送禮者角度去想:你送禮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好的醫療、照顧,你確定你送的禮夠你需要的照顧麼?

因為送禮本身屬於沒有公開議價機制的潛規則,送禮多少該對應什麼照顧標準,缺乏足夠的透明度和追責機制,沒有人敢說送多少禮就肯定能享受到什麼待遇。

所以,送禮與其說是讓病人感覺更好,不如說是讓送禮者感覺更好(自己做了“最大”的努力)而已。

而從效果上看,送禮行為讓醫療行為是否得當變得更缺乏透明、更難以監督。

比如,同樣是闌尾炎,送禮的病人的手術恢復確實比沒送禮的病人更快更好麼?如果送禮的病人感覺沒有得到更好的照顧,就更難以確定送禮的效果值不值了


送禮行為毒化了醫患關係,不僅對不送禮的守法病人是不公平的,送禮者自己也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照顧。

遇到沒有床位住不上院的情況確實很難受,但還是應該記住“病急亂投醫”是從來沒有好結果的。

如果確實是床位太少而難以住院,即使你送禮擠出了床位讓自己的親人住院了,那勢必擠掉了一個原來可以住院現在床位“消失”了的病人的治療機會。

從作惡必有報應的角度,你希望那個病人失去治療機會的報應、是回報在你這個送禮者身上還是回報在你家的病人身上?這個選擇可以讓你認清你是為了誰去送禮。

送禮類似與西醫開的“安慰劑”,只能讓送禮者自我感覺更好,對病人、病情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如果是百分百為了病人著想,不如拿送禮的經費,多跑幾家醫院看看、包括去外地有床位的醫院住院,這種實打實的付出,都比給醫生送禮的效果更好。

有病就積極治病,樂觀面對。

千萬別身體有病沒治好還另外給自己的精神上、心理責任上再找病。


理得心安


說真的,當真不用送禮!

1.病人的義務就是交診療費,醫生的義務是認真對病人進行診療。只要病人盡了義務,就有權利得到相應的診療;

2.醫生收了禮物,反倒有心理壓力,比如在手術中可能就惴惴不安,反倒不能正常發揮;

3.敗壞了醫德醫風,其實是害了醫生;

4.助長和強化了不良風氣,把醫生“慣壞了”;

就住不上院這個具體問題,那可能是真沒床,因為現在醫院都講“經濟效益”,且與醫生的工作量掛鉤,管得病人越多,醫生本人的獎金也越高,不可能出現有床不讓住院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