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有多牛?

用戶170108154


歡迎關注今日頭條--MBA智慧錢大山,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夥伴一起挑戰命運、分享315萬+流量,流量為王,您!懂!的!

江蘇省的經濟總量目前在全國排第二,江蘇以全國1%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0%的GDP。江蘇省的面積是廣東的60%,經濟總量和排名第一的廣東差距不大。

蘇州在非省會城市、非直轄市的城市中排名全國老二,超過了5個副省級城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超過了四大經濟特區中的三個(珠海、汕頭、廈門)。

江蘇的經濟除了有龍頭老大蘇州,還有南京、南通、無錫等,各個城市齊頭並進,即使在人們心目中的江北經濟比較落後,但是蘇北的普通地級市鹽城,經濟總量能超過南昌、太原等多個省會城市,這樣的水準,你說牛不牛?很少有在本省排名第七名還能超過其他省份省會的,你聽說過嗎?

大家都聽說過廈門,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金磚峰會、自貿區等光環加持,給人的感覺非常的高大上,但是經濟總量卻比較低,在江蘇只能排到八、九名。在江北八市中,排名也是中游水平。

江蘇的發展,儘管有海岸線,但是缺少深水大港,連雲港儘管是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但是發展水平一般,對江蘇的貢獻率不高;

江蘇的發展,缺少政策加持,到現在,仍然沒有自貿區,而周邊的上海、浙江、安徽,福建,以及遼寧、天津等地都有自貿區,江蘇還沒有!申報三四次,始終沒有批准。

江蘇的經濟發展,是在戰勝長江天塹的基礎上,從南京到入海口的幾百公里的江面上,至今為止,只有一條南京長江大橋可以通火車,這直接導致了蘇北(江北)的經濟落後,相對於蘇南。

相信江蘇,在未來有了自貿區,在長江上了有了多條高鐵、高速橋樑後,江蘇的經濟能更上一層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MBA智慧錢大山


在我國所有省份中,江蘇省是唯一一個經濟總量可以和廣東相互較量的省份,曾經山東的的經濟總量也在這一陣營當中,但是前些年山東的產業模式沒能抓住新機遇,雖然還排在第三,但是已經被江蘇和廣東拉開一點距離了。而江蘇不但經濟總量高,並且人均佔有量也高,省內所有城市發展也比廣東均衡,在國內江蘇是公認的綜合實力最強的省份。江蘇省歷史上屬於江南省一部分,曾經的江南省便是我國最富庶的省份,後來江南省一分為二,劃分為江蘇和安徽,基本上江蘇省繼承了大部分的優勢資源,這為江蘇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曾經江蘇省還包含有上海市,後來上海成為直轄市,即便上海劃出,江蘇省的實力依然強勁,很多人說是上海成就了江蘇,其實不完全準確,恰恰江蘇是上海堅強的後盾。

其實江蘇省最牛的地方在以小博大的實力,相比於廣東、山東,江蘇地域面積很小,僅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一,僅是廣東的五分之三,但就是這樣一個面積不大的省份,卻創造瞭如此規模的經濟總量,而且相比于山東和廣東,江蘇省更多是一個靠自身實力的省份,山東和廣東一定程度上都是有政策加身的省份。
江蘇省講資源分佈,在國內並不是最好的,可能唯一的優勢便是平原省份,基本全境處在平原之上,糧食作物比較富足。但是江蘇省也因為平原,雖然海岸線漫長,優勢港口卻並不多,只有東北角上的連雲港,但是連雲港為江蘇的經濟貢獻值著實不高,所以江蘇省發展到如今實力,牛是有道理的。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不管江蘇有多牛,但是玩頭條這段時間來看,只要是有關江蘇的新聞,全部都把蘇南蘇北劃分的得清清楚楚。全國人民都知道江蘇蘇南蘇北至少在門面上不和諧。作為一個徐州人,現在在北京上學,每當有人提起我的家鄉時,我都會很驕傲的說我是江蘇的。然後就會有人追問是蘇南還是蘇北呀,接下來就是各種蘇南好厲害呀,蘇錫常好富裕啊,蘇北窮呀拖江蘇後腿了。作為一個江蘇人,我真的不想看到大家把蘇南蘇北看的那麼開,雖然蘇南的發達程度確實比蘇北強很多,但是同屬江蘇,我希望南北能夠相互合作,特別是在網絡輿論上面不要再牽扯蘇南蘇北的問題了,因為這種言論讓全國人民都感覺江蘇是一個內亂的地方。知情人都知道,江蘇省內其實是很和諧的。我發表這個評論,只是想讓我們江蘇人保持和諧的關係,至少在網上,在今日頭條得評論區裡不要再說什麼蘇南瞧不起蘇北了,這樣不會證明誰厲害一點,只會讓別人瞧我們江蘇的笑話。我們要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江蘇是中國一個富裕文明和諧開放的地方!!!



沒頭腦還不高興7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強勢,教育發達,自古都是中國繁榮昌盛之地,江蘇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明史。


江蘇夏商時期,江蘇分屬於九州之中的揚州和徐州,西周時期,江蘇出現了徐國和吳國兩個諸侯國。春秋和戰國時期,江蘇分屬於齊魯吳楚等國。
秦朝時,江蘇省內長江以北設會稽郡,長江以南為東海郡和泗水郡,當時中國為郡縣兩級地方行政制度。西漢時期,郡國並行,江蘇境內有楚,吳,荊,泗水等國和會稽丹陽東海等郡。東漢時期全國分13州,長江以北為徐州,長江以南為揚州。

東漢3州三國時期,江蘇被魏國和吳國分割。南北朝時期,淮河以北屬於北朝,淮河以南為南朝。南朝四國都以建康為都,就是今天的南京,一時間南京成為南方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唐朝時期天下分十個道,江蘇分為河南道,江南東道,淮南到,宋朝時期,實行路的建制,江蘇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靖康之亂後,宋金以淮河為界。

建康城元代實行行省制,江蘇分屬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行省,蒙元入侵,江蘇的文明受到幾乎毀滅性打擊。明朝初期建都應天府(今南京),而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江蘇的地位仍然很高,名為南直隸,與北直隸相對應。


清朝初期設江南省,包括今安徽,江蘇,上海。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江蘇取“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這一名稱開始出現。


今天的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文化發達程度都居中國前列。南京,蘇州都是國內少有幾個國際性都市,徐州是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連雲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江蘇的教育也很成功,江蘇省湧現了大批各行各業的人才,雖然經濟總量不及廣東,但是江蘇人均GDP和民生指數都居各省份第一名。

黃朝曦


題目是贊贊咱江蘇有多牛好吧,可惜了,卻變成內鬥互噴了。只會內耗的,我覺得其實都很窮很悲哀,說到底還是有點自卑,咱都自信一點開闊一點好不,咱都世界都市圈了,應該放眼全球了(呵呵有點對不起珠三角和環渤海了)。

所謂蘇南蘇北和南方北方按江河山脈地理劃分是最客觀的,當然也會夾雜民族、語言、文化經濟和風俗民情等因素。怎麼說都只是你身份前面的一個定語,只是讓別人認識你的信息點之一,無關其它更非一成不變。

我是江蘇南通通州西亭人,古香堂李氏,而查族譜祖上從陝西山西(唐宋)到江西(元)再到江蘇通州(元末明初),仔細想想應該不是逃難避災就是流放(族譜不會講呵呵),不得已而為之的,誰沒有點故土鄉情而想背井離鄉啊。想來江浙滬各地的人都差不多大部分都應該是移民來的,什麼南北之爭只是當前眼下之事,實無必要也很短視,你到底是哪裡人呢呵呵。江南江北河東河西的,若干年後你在不在它好不好,誰知道呢,很重要嗎。

畢業二十年,跑了很多地方,現居北京,省內說我南通人,省外說我江蘇人,一切都很自然而發自內心的自信自豪,因為家鄉。總覺得我們江蘇確實夠好的了,無論經濟、民生和社會發展指標都居全國前列,而且她只會越來越好的。秦淮河畔、姑蘇城外、平山堂前、雲龍湖邊、濠河舟中、花果山下。。。都很美好不是。

也談談對蘇南蘇北的理解吧,長江為界,方言區別,經濟差異,大致如此,而且除淮河以北的中原文化區外,都長期處於吳越文化區或吳官銜接融合區(沿江一帶以南通方言為代表),文化並無高下之分。拋去地理和語言因素,前推三十餘年,省內各地經濟生活水平落差並不十分明顯,且一樣全國領跑,國家需要我們各種支邊、納稅、貢獻。所以所謂的南與北貧與富貴與賤,只是開放以來的事情(蘇北徐州重工煤礦連雲港橋頭堡可也火了好些年的),放在幾百幾千年的歷史洪流中,你覺得怎樣?近年的發展差異,個人認為宏觀政策和戰略扶持因素還是客觀主導,放大到全國你看看珠三角長三角和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的發展軌跡就可以參照比對一下省內的蘇錫常(滬)和徐淮連了。當然不可迴避的,江蘇南部長久以來因土地等自然資源匱乏(地少人多養不活)所迫,逐漸養成了經商頭腦和靈活思變的基因,地方民營經濟想不發育都難。但是,當錢帶來的僅僅是物質優越感和地方民間歧視(不同於京滬之爭)的話,未免膚淺了。要知道,我們江浙可是出了全國幾乎一半的狀元、院士、文人墨客、政商精英(想想四大名著、揚州八怪、四大才子、劉邦項羽、蔣周江胡),我們還是有文化底蘊的,而這才是真的軟實力體現,更是經濟社會和民生髮展的源泉。

江寧(江淮官話)蘇州(吳語)合稱江蘇(也別丟了開埠百年的松江和五九年划走的九縣,上海),註定我們是一個文化與思想融合碰撞的活力之地。江浙滬也只有南北抱團江海聯動協同發展,未來才能真正以強者的姿態傲然立於世界都市圈之巔。


老玉米2042


江蘇省有多牛?

其他方面不多說,就看看人才方面吧!\n一個地區的發展前景主要看教育的重視程度與高校數量,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一直是我國基本國策之一!為什麼美國那麼發達?因為他能吸引到全世界的人才為其做貢獻,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充滿著活力。

江蘇省對於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遠超於其他省份,同時江蘇省高考試卷也是眾多高考卷中難度最大的,尤其是數學和英語。每年高考前,學生都會通過做江蘇的高考題,感受一下難度,基本碾壓所在省份。而到了大學,江蘇學霸一詞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宿舍有一個江蘇學霸,每天帶上課、帶自習,考試輕輕鬆鬆過,無一不以江蘇學霸為傲!

江蘇的高校數量,985高校2所:南京大學(全國前十)、東南大學,211高校11所:中國礦業大學、蘇州大學等,都處於211的中上水平,每年高考不僅留住了本省的優秀人才,同時吸引到了大量外省的傑出人才。人為根本,優秀人才一旦多了,何愁經濟不發達?



綜上所述,若想地區發達起來,教育是重中之重。由此看來,江蘇有多牛可想而知了。


天外晨風


如果江蘇少了徐州,江蘇將少了幾分霸氣;

如果江蘇少了淮安,江蘇將少了幾分骨氣;

如果江蘇少了連雲港,江蘇將少了幾分神氣;

如果江蘇少了揚州,江蘇將少了幾分文氣;

如果江蘇少了南京,江蘇將少了幾分王氣;

如果江蘇少了鎮江,江蘇將少了幾分秀氣;

如果江蘇少了鹽城,江蘇將少了幾分空氣;

如果江蘇少了蘇州,江蘇將少了幾分財氣。

如果江蘇少了無錫,江蘇將少了幾分和氣,

如果江蘇少了南通,江蘇將少了幾分運氣,

如果江蘇少了常州,江蘇將少了幾分底氣,

如果江蘇少了宿遷,江蘇將少了幾分士氣,

如果江蘇少了泰州,江蘇將少了幾分靈氣 。

江蘇的兄弟姐妹,我們一定要團結,那才能增加我們福氣!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一個周zong li而已(淮安)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八大菜系裡有一個淮揚菜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一個江ZM而已(揚州)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黨的總書記胡jintao出生在江蘇而已(泰州)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亞歐大陸橋的起點而已(連雲港)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世界五百強有470個在江蘇設點而已(蘇州)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一個韓信而已(淮安)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朱元樟建都的地方而已(南京)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孫中山成立總統俯的地方而已(南京)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有一箇中國最早建的長江大橋而已(南京)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四大名著裡的作者有兩個在江蘇而已(施乃安、吳承恩)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一個巾幗英雄而已(梁紅玉)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全國海鮮產量佔全國的55%而已(連雲港)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打過淮海戰役而已(徐州)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六朝古都而已(南京)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年財政收入人均收入各省之間排名第一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太湖而已(無錫)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有個蘇州園林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漢高祖劉邦而已(徐州)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霸王項羽而已(宿遷)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徐俠客而已(江陰)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華西村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一個齊天大聖而已(連雲港)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一個花果山而已(連雲港)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水晶產量全國第一,偉大領袖mao主席的水晶棺就是連雲港東海縣出的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龍井茶葉而已(無錫)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有個名字叫“魚米之鄉”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榮毅仁而已(無錫)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文長四大才子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河北人自豪的祖沖之是江蘇人而已(崑山)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明朝第一富豪沈萬三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出了個民族英雄關天培而已(淮安)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伍子胥、范仲淹、吳敬梓、茅以升、朱自清、華羅庚、葉聖陶、徐悲鴻、梅蘭芳都是江蘇人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科學院院士江蘇籍有104人佔全國最多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工程院院士江蘇籍有202人站全國最多而已

江蘇沒什麼可牛的:就是2009全國百強縣中江蘇有27個全國最多,其中前10位中江蘇

有 7個,有4個並列全國第一


回走路的魚


江蘇省有多牛?建議大家到最低層蘇南農村去看看——村村是水泥或柏油馬路、村村通公交車,從起點到終點投1元,村村有老年活動室,有的還設有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村村有醫療服務站,村村有中老年人跳廣場舞,……。這裡是山青水秀、天藍雲白、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鄰里和睦,……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您可以從省城南京出發,經過溧水、高淳(國際慢城)、溧陽、宜興、武進、金壇、句容等區市的沿途農村看看,也算是鄉村一遊吧。好嗎?


馫厵3


中國兩大名酒洋河雙溝都在江蘇,你說江蘇牛不牛?




遙遠森林


蘇南牛,那是不爭的事實。看江蘇有多牛,還要看江蘇的短板––蘇北有多牛。

很多人一提起江蘇,就說蘇北有多窮。說句不好聽的,這句話是蘇南老大哥的同情之說,應該還輪不到其他人說三道四。

不說蘇北別的市,就說江蘇墊底的宿遷吧。2006年建市,一晃20個年頭過去了。就在2016年,宿遷不但是經濟百強市排名91,而且是全國文明城市排名第1,也是全國衛生城市。被新任省委書記李強譽為江蘇的大花園,還讓宿遷放下GDP的包袱,堅持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幸福城市。


宿遷今年新的旅遊口號是:心宿宿,情遷遷。

要想看到真實的江蘇最窮的地方,歡迎來宿遷!

希望宿遷的文明,美麗給您留下好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