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低层次人生,从这三个思维开始

超越低层次人生,从这三个思维开始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延展开来意思是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意思是说,制定高目标,只能得到中等结果;制定中等目标,只能得到一般结果;如果制定一般目标,则一无所得。

孔子用他的智慧告诉我们,不论是学习、目标、还是人生规划,一定要志存高远,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努力踮着脚钩树上的果子和弯腰捡地上的烂果子,同样是捡果子,好果子带来价值,烂果子就是垃圾,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超越低层次人生,从这三个思维开始

01 目标越小,收获越少

文凭不等于能力,但文凭这种东西,犹如敲门砖,只有用它敲开了门,才有机会展现你的能力。

好大学是人生的开始,是未来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人生才会越来好。

好大学大多数都是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都很好,跟优秀的人一起学习,自己也会越来越优秀。

好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单位。好工作才有好的发展,成长也更快,并能使自己不断增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读高中的时候,爸妈经常嘱咐我,要好好上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贫穷。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他们的人生一眼就看到了尽头。

于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上大学本科,但是最后却与本科擦肩而过。

现在想来如果当初我把目标定在985或者211高校,我或许更努力,有可能就考上本科了。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差不多就好,结果却差很远,以至于离目标越来越远,后来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追赶。

所以不要只有当鸡头的思想,要有当凤头的理想。

定的目标越低,收获的会越少。有选择的时候,千万别凑合。

超越低层次人生,从这三个思维开始

02 成长越小,价值越低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太看重工资,要看是否有成长空间,能否锻炼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能否积累价值资本。

从长远来看,成长才能带来更大的附加值,只有成长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千万不要因为差几百块,就选择了一份学不到东西的工作。

很多人会说,工资低不够生活,钱少不够花。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公司发薪水,不会管你工资够不够生活,而是根据你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价值。现实一点,不要太天真。

我刚毕业找工作那会,总想着找个工作先做着,慢慢有合适的再换,所以没有认真仔细的选择,更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

随便找了个工作将就着,结果让我损失惨重,既没有学到技能,也没有更换好工作的资本,白白地浪费了很多时间。

跟我一起毕业的同学,一开始就选择一家大公司做,到现在已是高层管理了。别人在成长,我几乎还在原地踏步。

我的将就和凑合,使我到现在一无所成,只能重新开始。所以找工作,不要太计较那点工资,能长期做下去,有成长空间才是最关键的。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一定要利于成长,让自己长期满意。大海里才能养鲸鱼,小河沟里只会有虾米。

超越低层次人生,从这三个思维开始

03 越是将就,越是失败

刚工作那会为了省钱,我买了一辆二手的电动车。刚开始还好,慢慢地骑着骑着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经常骑在半路上坏了,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后来发现维修的钱早就够买一辆新的电动车了。

如果我一开始就买一辆新的电动车,就不用前后折腾了,这种退而求其次,不仅浪费钱,体验也不好,还不如一开始就买新的让自己一开始就有好的体验。

其实每个人都在找心目中的完美,当不能实现时,退而求其次,再退而求其次,没办法就渐渐的去接受甚至让自己喜欢这个退求来的。

如果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还好,要是心里总是想着那个更好的,那就是在折磨自己。

以前买跑鞋,不管它是否合适,总觉得是双鞋子不就好了吗,于是随便买双鞋子跑步,结果跑一段时间之后,脚底板会很疼痛。

教练说那等于光脚跑步,对脚有很大伤害。

现在,买跑鞋我不会先看价格,而是先看下是否适合跑步,在适合跑步的鞋子里面再选一个合适的自己能接受的价位,而不再是随便买一双将就着穿了。

当退而求其次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形成一种越妥协越失败的恶性循环,也就开始了你的低端人生。

标准高,达成的目标才可能高;要求严,得到的结果才可能好。

虽然不是什么样的标准就一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他们却是正向相关。那些结局为上的人,求的一定是上上。

反之,如果不断放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得到的结果就只能是越来越差。

这个世界,不是妥协一些,将就一下,就会给你一席之地的;你会发现,这样除了失去更多,抱怨更多,什么都不会增加。

事实上,每一次的妥协,真正的原因是害怕失去,是不愿付出努力,是不敢去争取。最怕人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当你以为降低标准就可以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你就注定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人只有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活着最大的失败,不是失败,而是从来不敢奔跑。

格局不够,见识不够,抗压不够,不敢奔跑,也就得不到更好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