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程序員們集體反抗996?

大家好,前兩次為大家介紹了《怪誕經濟學》中的錨定和對比兩個原理,最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書中的第三個重點,分清兩個世界,靈活應用規範。

想想一下這麼一個場景,你第一次到女朋友父母家中做客,你的岳父岳母花了大精力給你準備了一道豐盛至極的佳餚,眾人吃得非常開心。吃完飯,這時候你站起身來,禮貌地對著你的岳母說:媽,這一頓飯我要給你多少錢比較合適?

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災難。

雖然你的岳父岳母為了你的到來準備了可能成本高昂的晚宴,但是他們並不想著你有所回報。這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什麼?

丹艾瑞里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時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第一個世界中,是由社會規範主導的,在這個世界中,人們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幫助別人也不要求立即的、對等的回報。但是在第二個世界,也就是由市場規範來制訂法則的世界中,這裡的一切都黑白分明,界限清晰,由絕對的市場規範所統治。

如果搞混了這兩個世界的界限,就像這個例子中,在一個社會規範主導的社會中,企圖應用市場規範主導的社會法則,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要分清這兩個世界並不那麼容易。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在職場,人們的時間都很寶貴,不要隨便去拜託別人為你做什麼事情,如果真的要拜託,那麼一定要做出補償,比如給人家發個紅包,或者請吃一頓飯之類的。我當時尚且還是學生,讀了這篇文章很受感觸,牢牢記住了這個道理。結果在我有一次不能上課拜託同學給我籤個到的時候,我給他發過去10元的紅包。對方立馬就翻臉了,覺得我這人有毛病。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和他關係緩過勁兒來。

我這就是屬於典型的混淆兩個世界的例子。成人職場世界是市場規範主導的,如果要拜託別人,自然需要付出代價。但是我還是一個學生,同學之宜猶在,這時候引入市場規範的後果簡直是毀滅性的。

曾經還有過這麼一件事情,有一家幼兒園一直很頭疼一個問題,那就是忙碌的家長們總是不準時來接孩子回家,導致老師們總是要待到很晚才能走。為了減少這一現象,學校對遲到的家長們實行罰款行為。結果,遲到的家長更多了。

為什麼程序員們集體反抗996?

為什麼?因為在一開始,遲到的家長實際上是被社會規範所約束的,雖然他遲到了,但是他內心多少有愧疚,總會有那麼幾次早點來接孩子。但是一旦有了罰款,市場規則引入了,相當於為自己的遲到行為付了錢,他們反而會覺得心安理得。

更加糟糕的是,當學校意識到這一點,取消罰款的時候,家長們的遲到並沒有恢復到原先的水平。

這個例子道出了一個道理:一旦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發生碰撞,社會規範就會退出。換言之,社會規範很難重建。

最近有一個相當火熱的新聞,是程序員們受不了繁重的加班,在互聯網平臺上呼籲公開曝光實行996的公司。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期的公司是純工業的流程,員工來上班,到點就走,公是公、私是私,一個具備契約精神的國家,應該實行這樣的制度。但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公司的大發展,有些互聯網公司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在本該實行市場制度的世界裡,應用起了社會規範。真的是那句話,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講感情;你跟他講感情,他跟你講人性;你跟他講人性,他跟你講現實;你跟他講現實,他跟你耍蠻力;你跟他耍蠻力,他又跟你講道理。

為什麼程序員們集體反抗996?

於是乎,不少程序員的個人時間被無限度壓榨,所有時間都交給了公司,難怪他們怨聲載道。

有很多公司喜歡採用對待顧客如同親人一樣的策略,這樣的策略一旦開始執行,初期確實不錯,但是一旦自己因為某種失誤,只要有一次違反了社會規範原則,就會使得消費者立刻回到市場規範領域。公司自然會抱怨自己花了這麼多精力和金錢積累的客戶,居然會因為這麼小的問題而離開了自己,感覺很委屈。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將社會規範引入市場,把消費者看做家人,其實已經是在社會規範主導的世界中經營,這種情況下的一點問題,自然會導致徹底的失敗。

要知道,客人就是客人,家人就是家人,混淆二者的界限,恐怕會很麻煩。

丹艾瑞里在這裡還提醒我們,要分清何時何地應用這樣子的規範,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舉個例子,現在有很多在某些專業領域卓有建樹的大牛,如果找他們進行一場商務演講,可能出場費用之高讓人咋舌。但是如果是慈善機構請他們做分享,那麼他們大多會很開心地無償分享自己的觀點。如果可以強調活動的分享、公益性質,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在自媒體時代,一些大咖們熱心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而在知乎等知識分享平臺,也經常看到專業人士分享出自己的深刻見解。這些都是因為社會規範在主導。

好了,說到這兒,今天的內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一下《怪誕行為學》的精華內容。

首先,我們說到了錨定現象,要注意謹慎選擇錨定,質疑重複行為;其次我們提到了本書的第二個重點,也就是對比效應,要避免對比旋渦,認真分析考察;最後我們提到了本書的第三個重點,關於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的應用,要分清兩個世界,靈活應用規範。

這是一本更新個人認知的書,並不能給你帶來立竿見影的收益,但卻是滿滿的乾貨。通過了解到生活中這些隨處可見的怪誕行為背後的行為學原理,可以讓你對於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有更深刻的理解,從根本上提升個人的認知。從功利的角度來說,可以看透很多種商業社會中的陷阱,可以瞭解看似不尋常現象背後的心理學邏輯,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通俗易懂,完全沒有學院派深澀難懂的特點,相反,這本書正是靠著其曉暢自然的特點才不斷在數十年間在全球各地流行的。

感謝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