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利區:鎮級項目全覆蓋 基金保障再兜底

東營網訊發展扶貧產業項目是貧困村脫貧摘帽和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的有效途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墾利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把產業扶貧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實現產業項目覆蓋所有“插花村”、“插花戶”,在各項政策兜底之外再織上一層兜底網。

墾利區共有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8個、市定扶貧工作重點村9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922戶、5042名,其中老弱病殘、失能半失能人口占到近八成,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建檔立卡貧困戶分佈在240多個村。該區貧困人口數量較少、插花式分佈以及老弱病殘、失能半失能人口占比高,民政部門“陽光低保”等政策不能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覆蓋、全兜底,部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收入得不到可持續、穩定的兜底保障。針對省定、市定重點貧困村扶貧項目零星分佈、資金投放分散、產業基礎相對薄弱、自身產業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差、單打獨鬥無保障等多重難題,墾利區創新工作思路,有效整合各級各類扶貧資金750餘萬元,用於發展鎮級產業扶貧項目,項目純收益建立鎮級扶貧基金,實現對貧困村、貧困戶全覆蓋。

墾利區按照中央、省市脫貧攻堅部署和全市脫貧攻堅“兩建一推六保障”總體要求,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財政涉農資金採取投資建設或入股分紅的形式,發展鎮級扶貧產業項目,項目純收益形成鎮級扶貧基金,納入鎮級扶貧基金池子使用管理,受益範圍覆蓋全鎮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鎮級扶貧基金用於保障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和已脫貧但收入仍不穩定的貧困群眾收入穩定達到市定貧困線以上,也可用作其他相對貧困的弱勢群體臨時救助,有效防範困難群眾返貧風險,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在實踐中,像永安鎮將135萬元財政涉農資金入股恆盛大閘蟹養殖基地項目,黃河口鎮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13.97萬元實施了390千瓦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兩者項目純收益均納入鎮級扶貧基金管理,受益範圍覆蓋轄區內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兜底再保障。據統計,2018年,各鎮街投入各級各類扶貧資金750餘萬元,各建設1處鎮級扶貧基金項目,實現鎮級扶貧產業項目全覆蓋。

通過建立鎮級扶貧基金,層層兜底、全面覆蓋,有效解決了“插花村”、“插花戶”無產業項目覆蓋的難題。將產業項目收益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的有效途徑,既讓貧困戶有了除政策兜底之外的多重保障,也兼顧覆蓋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一般農戶,有效防止返貧和新致貧,築牢脫貧攻堅的堅強防線,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截至目前,墾利區8支鎮級扶貧基金餘額20餘萬元。

接下來,墾利區將產業扶貧開發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振興搞好結合,加大產業扶貧力度,重點實施好扶貧資金項目,促進扶貧資源精準配置、高效使用,加快構建扶貧增收保障體系,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記者 李長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