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勇闖北京,學習耐克和阿迪,公司收入輕鬆過億!

一線城市裡的名牌運動鞋令人眼花繚亂,安踏這個牌子似乎並不怎麼受歡迎,但是當你走到二三線城市,就會看到許多賣安踏的直營店,在那裡,安踏像名牌鞋一樣受歡迎。小編就是來自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安踏鞋子在我們那裡確實深受顧客和學生的喜愛。安踏是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鞋子,相信不少人應該聽過,也穿過,這個牌子的鞋穿起來還是挺舒服的。


17歲勇闖北京,學習耐克和阿迪,公司收入輕鬆過億!


安踏創始人丁世忠的努力

說起安踏,我們就不得不提提丁世忠。他現任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06年的時候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生於1970年的丁世忠,繼承了70後的踏實與勤奮。17歲那年,丁世忠在沒有資本,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藉著一腔熱血將父親半手工製作的鞋子,擺到了北京的各大商場的櫃檯上,也為他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四年的北京生涯,讓丁世忠充分的瞭解到了運動鞋市場,開拓了他的眼界。同為運動鞋,與耐克相比他的鞋只能賣幾十塊,而耐克卻賣幾百元。這讓他深刻的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於是在1991年他回到晉江和父親一起創辦了安踏公司。

在安踏的創立之初,丁世忠也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市場競爭激烈,安踏商標只是一個簡單的漢語拼音,為了生存下去,丁世忠還是靠著為其他公司代工掙錢。一年的營業額只有幾百萬。

但是丁世忠的野心沒有因為幾百萬的收入而動搖,他不願意做代工公司,更想創立自己的品牌的鞋子,做中國人的鞋。


17歲勇闖北京,學習耐克和阿迪,公司收入輕鬆過億!


利用明星效應,打造自己的品牌。

於是在1994年的時候,丁世忠開始著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主做內銷市場。當時安踏的鞋子雖然物美價廉,但是營銷渠道卻十分有限,面對這種情況,丁世忠學習耐克、阿迪等利用明星效應,他果斷的拿出1000萬元簽約孔令輝作為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孔令輝奪冠,安踏也一夜爆紅。在孔令輝的明星效應下,安踏的銷售量倍增,各地經銷商紛紛上門訂貨,安踏收入輕鬆過億。為了更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安踏又陸續簽約了CBA,中國奧委會、NBA等。

此後安踏開始注重自己公司從生產到自營銷售體系的構建。將市場著重定位在二三線城市。一步步走向今天的成功。


17歲勇闖北京,學習耐克和阿迪,公司收入輕鬆過億!


遇到挫折,尋求變革

當然安踏也曾遭遇過搓折,07年,安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打破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營業額的飛速增長,使得安踏的管理跟不上安踏前進的步伐,這讓丁世忠頭疼不已,他知道依靠經驗經營公司,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安踏,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追上公司發展的速度。

他通過用股權換管理權的方式讓一些親戚退居二線,又聘請到許多職業經理人,專門管理公司。管理團隊,逐漸的多元化,不再是曾經的家族式經營為主了。

13年,安踏又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先後收購了英國運動品牌Sprandi,聯手日韓企業成立合資公司。18年安踏又以37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芬蘭體育集團Amer Sports發起收購。安踏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7歲勇闖北京,學習耐克和阿迪,公司收入輕鬆過億!


成功之路在於學習和借鑑

其實任何一個公司的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只能是通過不斷的借鑑,學習,然後結合自身的情況使得公司逐步強大,並邁上成功之路。丁世忠正是明白這一點才帶領安踏走向成功。他明白中國的消費習慣一向是以物美價廉為主,所以沒盲目定位安踏鞋子價格,而是注重品牌的建設。正是憑著他對公司準確的定位和適當的學習公司,才使得安踏一路穩坐今日的地位。

丁世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員工就可以告訴你。在安踏公司裡,員工要做的就是安心工作,丁世忠在員工福利上從來都不吝嗇,安居計劃、醫療無憂計劃、最美海景餐廳都是為員工而設。他認為對待員工,不能總是計較成本,花在員工身上的錢永遠都不怕虧,永遠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