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克難的衝刺期。為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忠實記錄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在廣東大地的生動實踐,聚焦各幫扶單位的具體思路舉措,南方雜誌社推出“扶貧記”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今天推出系列之一《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南方》雜誌全媒體記者丨盧益飛

“要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的脫貧目標,準確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科學謀劃扶貧工作,切實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趙坤在拾荷村調研督導精準扶貧工作時指出。

2016年4月,受省住建廳黨組指派,席讓平擔任派駐豐順縣拾荷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

“扶貧工作雖然又苦又累,但當看到一戶戶的貧困戶脫貧出列,看到他們的生活向好轉變,自己再苦再累也感到欣慰,內心踏實。” 席讓平如是說。

三年時間裡,駐村工作隊的足跡踏遍了拾荷村方圓20平方公里的山裡旮旯,多次走進全村所有貧困戶家庭,噓寒問暖。這三年裡,他們帶領拾荷村“兩委”班子成員,修葺鄉村道路,整治山村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彌補民生短板,規劃村莊發展願景,極大地改變了拾荷村的村容村貌。

昔日閉塞落後的小山村,如今奄然嬗變為一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黨建引領促脫貧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地處粵東蓮花山麓中段的豐順縣北斗鎮拾荷村,是一個典型的深山裡的貧困村,綿延起伏的蓮花山脈與韓山山脈在這裡交匯。落後的交通條件和惡劣的自然環境嚴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土地撂荒,青壯年勞動力短缺,村域經濟發展緩慢。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廣東省“三師下鄉”示範點交流學習培訓活動來到拾荷村。

貧困山區的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出行不便,扶貧任務繁重,席讓平和隊友們在來村之前就已經“心知肚明”,但他們沒有絲毫猶豫,拿起行李,打起揹包,連夜趕赴拾荷村,一頭扎進大山裡,把“家”安在了村子裡。

席讓平深知脫貧攻堅需要一支意志堅定的黨員幹部隊伍,來到拾荷村後,他首先把黨員隊伍建設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席讓平把黨建和扶貧工作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與隊友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登門請教拜訪老黨員,研究細化貧困村黨建脫貧模式,積極探索“抓黨建促扶貧,以扶貧帶黨建”的新途徑,逐步確立了“一引二帶三聯繫”為主要內容的“123”抓黨建促脫貧模式。

通過建大建強農村基層黨員隊伍,駐村工作隊穩步推進拾荷村各項脫貧攻堅工作,鍛造了一支脫貧攻堅的核心力量。他們賡續傳統,不忘初心,為拾荷村實現真脫貧、穩脫貧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拾荷村把黨建與扶貧工作融合推進的實踐和探索得到了各級黨組織的高度評價和肯定。拾荷村黨支部多次被上級授予“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2018年7月13日,拾荷村被國家司法部、民政部聯合表彰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2019年2月20日,駐村工作隊被表彰為廣東省2016-2018年脫貧攻堅突出貢獻集體單位,席讓平和隊員們也先後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他本人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精準識別奠基礎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嶺南多丘陵,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甄別貧困戶是開展真扶貧、扶真貧的前提和條件。這是一項既複雜敏感,又政策性強的工作,直接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2018年9月11日省住建廳趙坤書記(左一)察看貧困戶資料。

為了順利做好這項工作,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幹部帶領省規劃院專家組,認真對照相關政策標準,一村一村走訪,一家一家調查,一戶一戶核實。歷時一個多月,他們先後走遍了散居在方圓20平方公里範圍內四個片區的每家每戶貧困戶村民,初步摸清了拾荷村的基本情況。經核查,最終確定了建檔立卡貧困戶106戶,並上報當地政府扶貧部門予以審核確認。

貧困戶的識別過程,也是相互熟悉和認識的過程。在識別過程中,駐村工作隊把每一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現實境況牢記在心坎上,並逐項分析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探尋解困之策。

創新扶貧新路徑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拾荷村最終確定了1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而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各家狀況卻各有迥異,不能搞一刀切。

挖窮因,斬窮根,打通脫窮致富的“任督二脈”成為橫亙在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為了窮根究源,切實真扶貧、扶真貧,駐村工作隊及村幹部夜以繼日,走村串戶,一家一家地調查摸清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現實狀況,並根據貧困戶各自不同的情況研究提出針對性的脫貧措施。

例如,通過採取“合作社+農戶+精準扶貧”的模式,成立拾荷村農業互助合作社;借智借力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技術幫扶養蜂專業戶;通過土地流轉開發閒置土地,種植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黃梔子等作物,打造山區“一村一品”產業新路子;積極推進勞動力就業轉移,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外出務工或就近發展家庭手工業;通過安置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鼓勵種養大戶吸納弱勞動力就近就業;採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模式,分別籌建了91KW 和22.23KW村集體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利用坪坑生態園等人文景觀打造完善環北斗旅遊景點等。

通過多途徑、多渠道探索,針對性地實施脫貧措施,拾荷村的脫貧工作成效顯著。2016-2018年度,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餘元。截至2018年末,除過自然減員和終止幫扶的7戶28人外,全村在冊建檔立卡幫扶戶99戶297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目標,脫貧率達100%,村集體收入近10萬元。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2019年1月12日省住建廳副廳長郭壯獅(左四)慰問拾荷村貧困戶。

謀劃建設新農村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山村建設,規劃先行。駐村工作隊從入駐拾荷村那天起,就一直思考如何利用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的行業優勢,發揮技術專長,紮實推進拾荷村的脫貧工作。

城鄉規劃是省住建廳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省住建廳的技術優勢所在。在廳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積極利用住建廳的優勢,謀劃拾荷村的發展規劃。他們配合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團隊,走遍了全村32個居民點,一次次地深入各個居民點調研,採集基礎數據,傾聽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精心編制出了《豐順縣北斗鎮拾荷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這是一個既切合拾荷村山區實際、又具有前瞻性的高質量新農村建設規劃。該規劃不僅為拾荷村的建設發展指明瞭方向,而且成為豐順縣規劃建設新農村的範本之作。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2018年9月11日省住建廳趙坤書記(前排左五)聽取拾荷村規劃彙報。

有了好的規劃,還需要一項一項去落實。拾荷村作為山區貧困村,基礎設施簡陋、短缺。為了推動規劃落實,駐村工作隊夜以繼日地駐紮在項目工地和施工現場,逐個項目加以推進。扶貧工作的當年就完成了洋石村5.2公里村道硬底化,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受到群眾讚許。第二年新建成了高標準拾荷村衛生站,初步緩解了拾荷村及毗鄰4個行政村8000多村民就醫難的問題。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騰訊公益“碧水行動”拾荷村給水工程順利完工。

經過三年攻城拔寨的脫貧攻堅工作,拾荷村的村容村貌如今實現了滄桑鉅變,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改善,村集體和貧困戶經濟收入實現了穩步增長。拾荷村一改過去破舊凋敝的山區貧困村容貌,煥然一新,還被確立為豐順縣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的典型案例。

今後兩年,拾荷村扶貧任務依然任重道遠。駐村工作隊正積極謀劃,在前三年扶貧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查漏補缺,鞏固既有脫貧成效,防止返貧復貧現象發生,到2020年,實現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

面對未來,席讓平和隊友們堅信,他們不僅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保質保量圓滿完成拾荷村的脫貧攻堅任務,而且會竭盡全力把拾荷村打造成物阜民豐、具有濃郁客家風情的宜居宜業怡樂之地,讓拾荷村的每位鄉親早一天脫貧,早一天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欄目統籌:李焱鑫

製圖設計:陳春霖

扶貧記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村嬗變,規劃先行

扶貧記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的莊嚴承諾。十九大報告中鄭重指出:“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克難的衝刺期。為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忠實記錄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在廣東大地的生動實踐,聚焦各幫扶單位的具體思路舉措,南方雜誌社推出“扶貧記”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歡迎各幫扶單位提供報道線索,也歡迎各界人士推薦或自薦。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或在南方雜誌微信公眾號留言。

統籌丨曹建民

校對丨華成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