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丨日本氫能展對中國氫能產業的啟示

日前,日本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展FC EXPO在日本東京舉行。該展被業界稱為世界最大的氫能及燃料電池展覽會,展會匯聚了氫能及燃料電池的各種相關高端技術、材料、部件和先進裝備,並聚集了眾多國際一線廠商,參觀買家來自燃料電池製造商、汽車製造商、電子製造商、熱電聯產系統供應商、建築/工廠相關公司、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相關公司、政府/市政府、投資者等。

他山之石丨日本氫能展對中國氫能產業的啟示


據瞭解,此次展會日本企業參展商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氫氣儲運和加氫站部分,如川崎重工、巖谷和TATSUNO;車企OEM,如豐田和本田;固定式發電系統,如松下、愛信和東芝;燃料電池電堆零部件企業,如田中貴金屬和山梨縣企業團。

中國企業的參展情況

中國企業參展除了亞聯高科、安思卓、718所、世椿股份外,最多的是三個部分,電堆及系統企業、零部件企業和儲氫瓶企業。

電堆及系統企業包括了新源動力、眾宇動力、氫璞創能、氫雄、江蘇清能、百應能源等,新源動力在現場發佈了70kW的金屬堆產品,眾宇也拿出了最新的60kW系統,這些企業目前也是國內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和研發力的電堆企業。

電堆零部件企業中,蘇州擎動帶來了首條卷對卷的MEA產品,還有佑戈的金屬板產品等,系統零部件企業則是扎堆於空氣壓縮機,如雪人、伯肯、富源、勢加透博;儲氫瓶企業包括中材、科泰克和美託。

中國企業人士的參展感悟

@新浪南方能源頻道 採訪到了參加此次展會的華南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寧、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沛軍、廣東泰羅斯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銳明、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葉思宇,他們在現場觀展後提出了幾點感想:

1客觀的差距需要正視

周寧表示,在展會現場來看,雖然中國的參展企業數量僅次於日本,位居第二,但展位的吸引力不足,很多中國企業的展位前觀展人數寥寥,相反日本企業的展位前觀展人數非常多。

從產品到吸引人流來看,中國企業在氫能產業方面的影響力與日本企業客觀上存在距離。

他山之石丨日本氫能展對中國氫能產業的啟示

2完善的產業鏈值得學習

葉思宇和周寧都談到,日本的氫能產業鏈很長,已經較為完善。“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擁有多家供應商,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其產品工藝都很不錯,例如雙極板”。葉思宇也表示,展會中有大量的供壓機、刻蝕機、噴頭等設備,證明該地區圍繞燃料電池的相關產業配套已經建立。

事實上,今年全國兩已經有多位委員代表提出,將氫能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層面,以從宏觀上推進我國氫能產業的全面發展。(相關閱讀《兩會“能”見度④ 為什麼代表委員建議將氫能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

3拓展的使用場景可以借鑑

另外,周寧和葉思宇都提到,日本的氫能產業應用場景較為廣泛,除了交通工具,在其它民用領域也有成熟運用的案例。

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的能源農場(Ene-farm)計劃是世界上較為成熟的燃料電池項目,根據日本家庭的生活習慣對熱水的需求,Ene-farm裝置設計了700w的額定輸出功率,此套系統可為日本一戶家庭每年節省2600元人民幣左右的電費燃氣費用。更重要的是,燃料電池系統的普及在日本國內創造出一批相關的氫能產企業,這對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等產業都起到了降低成本和風險,提高產量和經驗的作用。

擴展燃料電池的使用場景,延長和完善氫能產業鏈,培育市場和客戶對氫能源的接受與使用,對於氫能產業內的各個分支行業能起到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

他山之石丨日本氫能展對中國氫能產業的啟示

4根本的原因應該思考

說到中日在氫能產業方面的差距,張銳明表示,

最大的差距是技術水平,展會上一些產品是日本企業能造而中國企業暫時未能做出的,例如儲氫瓶閥門、調量閥、調壓閥。即使中國企業是做出來的產品,在質量和工藝上也還有需要改進的空間,“例如燃料電池電堆的裝配精度、生產的良品率、效率都與日本企業有一些差距”。

至於原因,方沛軍認為產品的差距實際上是核心技術的差距,“豐田在這方面有1000多項發明專利,所以他們的產品才能做得這麼好,我們還是要靜下心來,專心把產品做好,這需要一個系統化的過程。”

5發展的脈搏需要找準

對於展會上透露出的技術發展方向,張銳明認為未來質子交換膜仍將是燃料電池發展的主流。方沛軍表示,日本已開始加氫站使用液態氫作運輸、儲存的研究使用,這方面也值得國內注意。

他山之石丨日本氫能展對中國氫能產業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