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80後創業人 土裡淘出“金娃娃”

在睢縣白廟鄉蘇莊村有這樣一位“80後”,原本大學畢業後可以踏踏實實在省城一家公司當高管,他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返鄉創業之路。如今,他靠種植冬瓜帶領家鄉的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這位“80後”創業青年名叫牛建偉,今年38歲。2013年他返鄉創業併成立了睢縣老村長種植專業合作社。

幹事激情高 創業道路顛

2013年,牛建偉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打算利用學到的農業種植知識回家鄉搞特色種植。於是他便聯繫到昔日的幾個同學商談創業之事。幾個年輕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立即回到家鄉,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創業初期,他們經過認真比對,從100多種種植作物裡選出了西瓜和冬瓜作為種植方向。土地租賃、融合技術、苗種選擇……牛建偉和他的創業夥伴們憑著創業的激情和拼搏的精神,試種了8個西瓜品種進行對比,勤勞的汗水換來了回報,第一年的西瓜喜獲豐收。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給他們頭上潑下一盆冷水,他們幾經聯繫請來收購西瓜的客商對其中7個品種的西瓜拒絕收購。原來,這7個品種的西瓜要麼皮太厚口感不好,要麼皮太薄不耐運輸,僅剩一種受客商青睞的西瓜很快被搶購一空,更有客商提前預定了第二年的貨量,這才使他們心裡有了些許安慰。

有了這次種植西瓜的經歷,為他們接下來種植冬瓜提供了前車之鑑,他們索性把種植規模從100畝擴大到了330畝。但天有不測風雲,當年9月份,持續半個多月的陰雨天氣導致冬瓜種植慘遭失敗。第一年創業損失了100多萬元,這對於幾個年輕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是面對夢想,他們選擇堅持。

創業有起點 事業無終點

一年多的摸爬滾打,牛建偉的皮膚已被曬得黝黑,但也練就了他頑強拼搏的毅力。2014年,他們將流轉土地規模擴大到了560餘畝,很多群眾看到了這群“80後”創業拼搏的勁頭,紛紛入社。合作社的發展壯大為牛建偉實現夢想插上了“翅膀”,專業化的技術支撐為產品的銷路提供了保障。如今,他們種植的冬瓜已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農貿市場。

回顧創業之路,牛建偉他們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堅持再堅持外,牛建偉還認為是他們“幸運”地趕上了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大車”。成功的喜悅沒有讓牛建偉他們驕傲,反而更堅定了他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努力打造出發揮自身價值的事業平臺,更好地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

群眾齊發力 鄉村共振興

2018年,睢縣老村長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發展社員115名,帶動當地群眾1000餘人就業。合作社負責為各個基地提供種苗、技術支持和產品回收等服務。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為入社的群眾帶來了效益,還給周圍群眾帶來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目前,該縣11個鄉鎮26個冬瓜種植基地,輻射帶動種植面積有1200多畝,提供工作崗位2000多個。

“我們會堅定信心、百折不撓地把這條創業之路走得鏗鏘有力!同時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努力回饋社會,為家鄉的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談起對今後的打算,牛建偉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