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凶手,可我以為我是好人!

大家好,我是筆芯,今天不聊新番,也不扯歪理,只跟大家講幾個舊聞。

2018年10月28日10時08分,重慶市萬州區不幸發生一起公交車墜江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噩耗傳出的那個下午,涉案女司機被噴得不能自理,而到了晚上,相關媒體則被罵得狗血淋頭。

事件反轉前後,同一博主轉發瞭如下微博

對不起,我是兇手,可我以為我是好人!

對不起,我是兇手,可我以為我是好人!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亞首都附近發生一起空難,8名中國公民遇難。

悲劇發生後,遇難者中一名年僅22歲的女大學生遭到一些網友最惡毒的詆譭。

對不起,我是兇手,可我以為我是好人!

對不起,我是兇手,可我以為我是好人!

1993年3月26日,攝影師凱文卡特的作品“飢餓的蘇丹”在《紐約時報》刊登出版。照片中是一個即將餓死的女孩和身後虎視眈眈的禿鷲。

對不起,我是兇手,可我以為我是好人!

這張照片同時獲得94年普利策新聞特寫攝影獎,與榮譽同時到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質疑,人們紛紛譴責卡特的殘忍。

沒有人注意到小女孩手上帶著人道保護的手環,沒有人在乎卡特在拍攝完畢後趕走了禿鷹。

頒獎結束兩個月後,凱文卡特在車中自殺身亡,在他的座位上有一張紙條:“真的,真的對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

第一個故事:這是一個信息太過發達的時代,時效性+爆炸性讓人來不及辨別真假。

第二個故事:我願意相信人性本善,但它惡起來,會比你能想象到的極限還要不堪入目。

第三個故事:無論古今中外,語言都可以是殺人的利刃。

講的是一個脾氣惡劣的孩子,經常把不快宣洩給身邊的家人朋友,父親讓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往木板上釘一顆釘子。

很快木板釘滿了,有一天,他忽然醒悟,開始對身邊的人彬彬有禮,此時父親讓他把釘子拔下來。

他花了很大的力氣把所有釘子拔下來,但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痕,卻怎麼也抹不去……

人最受不得的是委屈,小時候因為被家長老師冤枉而哭鼻子的經歷,那種揪心的感受到現在依然記得。

長大後因為工作性質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網絡輿論的可怕,畢竟我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自媒體工作者,也會偶爾因為網友的不理解鬱悶上一整天。

而那些身陷網絡暴力風口浪尖的人,又面臨著何等窒息的壓迫?

隻言片語可見血封喉啊!

老祖宗有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有禍從口出的教訓。

既然如此,咱們就不要頂著言論自由,法不責眾的藉口去逞一時的口快了,好嗎?

最後,我想引用《三年A班》柊一颯老師的話來作為結束:

別把無法和自己面對面的父母和朋友說的傷人話,扔給完全不認識的人,別為了發洩壓力就去折磨他人的內心。

網絡是可以認識任何人的方便的工具,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為很可怕的暴力武器,比刀子更深,更銳利的插入你的心。

所以我希望你們銘記於心,模仿他人說的不經意的話,可能會深深的傷害到對方,自以為是的正義感,如果聚在一起,可能會輕易奪走人的生命。

比起跟風,比起貶低別人,更重要的是先做到自律,再進修成長,你的眼睛,你的嘴巴和你的手,它們長在你身上,不是讓你用來傷害別人的,而是為了讓你和他人分享喜悅,和他人一起享受幸福的滋味。

讓我們變得更溫柔待人一些,同時更愛惜自己吧!

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