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海寧經編夢!今天,海寧馬橋“老書記”專門出了一本書

2019-04-11 15: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平平 王超英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4月11日下午,馬橋街道(經編園區)舉行《誰持經編當空舞》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

《誰持經編當空舞》以主人公沈順年事蹟為主線,反映了其為馬橋經編產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展現了馬橋經編產業的發展歷程。

該書由海寧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組織策劃,一級作家王路撰寫,旨在激勵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進一步挖掘、宣傳海寧地域文化,推動海寧優秀文藝作品創作。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首發式上,作者王路暢談創作思路及創作感悟。隨後,作品主人公沈順年講述了自己與經編的故事。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馬橋街道(經編園區)黨委書記章如強說,工業是經編園區的立身之本,實體經濟是馬橋的騰飛之路,20年前,老一輩創業者無中生有,建立了經編園區,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20年來,我們始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實現了經編園區快速穩定發展。

他說,本書的出版是對經編產業這些年來發展的肯定,更是對老書記沈順年為代表的經編人幾十年來創新創業的褒揚。

如今,經編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的手中,我們肩負的使命是要建立高質量的平臺,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我們要牢牢把握這個歷史機遇,乘勢而起,完成歷史交給我們的重大使命。本書的出版對於我們新經編人來說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和契機,我們要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馬橋精神,繼續發揚“艱苦奮鬥、解放思想”的優良傳統,繼續沿著經編特色產業的道路,在奮鬥中爭創一流,大力推進園區擴容,加快推進三橋聯動,跳出馬橋發展園區;在奮鬥中攻堅克難,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產業提升,跳出經編髮展園區;在奮鬥中提升品質,大力實施品質智造,加快推進融城入市,跳出園區發展園區。真正的把現在的“經編世界”打造成“世界經編”。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對於中國經編產業來說,沈順年算是一個“特例”。因為在浙江海寧經編圈子裡,沒有人不知道沈順年,他從無到有打造了海寧經編產業園區,成為行業當中的佼佼者。

從1997年出任馬橋鎮黨委書記始,他的視線就沒有離開過經編,直到2000年出任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再到2011年,成為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會長。沈順年的人生軌跡,似乎從沒有離開過“經編”兩字。

看似身份的不同轉變,始終沒有脫離經編,使他奮身躍入經編行業匯成的精華,聚焦成熱氣蒸騰的夢想,尋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出口。

命運,有時即是偶像卻又是必然。經編就像閃著光芒的寶石一樣鑲嵌在了他心裡……

多年以來,筆者與這位經編行業裡的傳奇人物接觸很多次,幾乎每次都是在與經編有關的大大小小的會議上看見他的身影。作為一個行業偶像,說他是經編企業家們的偶像,圈子裡人形容他很執著、敏銳、聰慧、真摯、見多識廣、正派正直……

90年代初,江浙一代的民營企業像雨後春筍一般成長,各行各業都成為他們發掘寶藏的理由。作為敢想敢拼的海寧企業也是如此,他們同樣也投身改革開放後的掘金熱潮中,始終在繁忙中思考著前行的方向。那時,出任馬橋鎮黨委書記的沈順年,一直在思考用何種方式才能擊中了這批受敢於破土求新生的民營企業家們的心。

在沈順年眼裡,那個時代海寧從事皮草生意的人比較多,而從事經編行業的企業並不多。

“一點不誇張地說,經編產品應用,上到天上飛的航空航天,下到地上跑的汽車,水裡遊的遊艇,身上穿的外套與內衣、帽子等,只要你能看見的都有經編產品。”沈順年說,越是成熟的行業其空間並不大,新的領域反而更有發展空間。這個無所不在的萬能“鑰匙”,肯定市場前景無限。

當然,海寧並不是沒有基礎,偶有四五家零星的經編企業都在獨立發展著,並沒成氣候。“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好的開頭,只有聚焦在一起才能形成規模效應。就像一根手指力量是小的,但當五根手指攥成一個拳頭時力量是最強大的。”沈順年說。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腦子裡,付出行動才能檢驗真理。沈順年開始進行各種“申請”,2000年10月,經浙江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批准, “拳頭產品”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原稱“海寧中國經編針織科技工業園”)正式起步,園區的首期開發規模僅100畝土地,5家入園企業的總投資僅3000多萬元。

“從開始只有四五家企業,產值不到5億元,經編走過了10多年光景,我們發展成了幾百個億。”回憶經過自己一手打造的海寧經編產業園區創建初期,沈順年記憶猶新。

海寧經編產業園區也有了自己的優勢,園區跟經編關聯的工業佔80%以上;園區設備先進,2/3設備都是進口,科技含量高,可以生產最新的經編面料;產品用途廣泛,服裝用、家紡產品以及工業用。

這些企業帶著民營企業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也是沈順年期待的那樣,他們像肥沃土地上的勁草一樣,堅強且快速地生長著。

沒錢那能發展產業?

蠢蠢欲動的企業家們已給劃好了跑道與方向,但走進現實境遇,問題依舊接踵,最先讓企業犯難的便是錢的問題。

2000年,很多經編企業在起步時,建廠房、買設備等都需要大量資金,而紡織業作為國內傳統行業,銀行貸款難度係數相當大。

“有難度就不去博一下嗎?總得有人帶頭去談。”沈順年說,當時,很多銀行高管們都拒絕貸款給這些企業,怕貸款沒有辦法要回來。像“拉鋸”戰一樣,經過幾個回合後,總算有一家銀行算是被感動了,答應先貸款給一部分企業,但僅有的幾家企業獲得了貸款,對沈順年來說也是看到了希望。

“只要能籌到錢,我們的企業廠子就能‘辦’下去。”沈順年說,這幾個拿到貸款的企業,如果能順利發展起來後,作為其他企業榜樣的話,其他企業再貸款就不成問題了。

為了解決多數中小企業貸款問題,沈順年又開始尋找一種更加可行的方案。經過多方努力,2009年,由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牽頭髮起的、以民營資本為主,成立了海寧嘉豐擔保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融資擔保、融資中介服務和實業投資等業務。

讴歌海宁经编梦!今天,海宁马桥“老书记”专门出了一本书

在嘉豐擔保的運作下,成功發行“經編之歌”中小企業債券信託基金,已經先後為以園區為主的企業融資過億元。隨後,信用社、國稅局、工商銀行等也先後入駐,進一步方便了園區企業的金融業務。

把園區金融業務開通後,真正解決了企業起步難的問題。

當事情步入正規,看似坐等就能回報成本的時候,總會不可避免要遭受這樣那樣的挫折。“只能遇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獲得這件事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的結果。”沈順年認為。

讓沈順年印象是關於經編產業用產品在出口時遇到最大的挑戰。經編產業用產品的其中一類是燈箱廣告布,該產品是由pvc材料和經編網布組合而成,在產品屬性上屬於經編產品,而中國海關對於產品的成份不太清楚,把經編產品劃為塑料產品。

劃分紡織品與塑料品有何區別?沈順年直言:“簡單而言,紡強品出品退稅高於塑料產品。雖然,不是專業人士很難分清這種分類問題,中國海關也並不好辨別,但這種歸類,在海寧經編幾十家企業家眼裡,將是幾百萬、幾千萬利潤流失。”

“當然,也許以前國內經經編產業用布出口,還沒有形成規模化,不被重視。”沈順年分析了一下當時的情況,覺得這件事一定要和中國海關“掰持掰持”。

無論結果如何,一定要爭取一下。時任的海寧經編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會長的沈順年,到找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浙江、河北、上海等地區行業相關部門與各地方的經編龍頭企業一起研究對策,最終拿出一個詳細的經編產品介紹書遞到了中國海關。最終,燈箱廣告布被海關劃為紡織品。

“當燈箱廣告布正式劃分為紡織品後,其退稅額就與塑料類別相比,出口退稅高很多,而我們和韓國生產經編產品品質一樣,我們在價格上就有了很大的優勢。最終,我們成為了燈箱產業用領域出口最多的國家,成為了這個行業的老大。”

無論何時,沈順年從未停止過腳步,一直“行走”在經編行業的最前沿。身在前方的他,一定嚴格要求自己看準方向。但從某種程度上,他的精神又怎麼不是對經編產業再延續呢?(來源:中國紡織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