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容易有出息!(轉給家長)

這3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容易有出息!(轉給家長)


從古至今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夙願,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優秀,長大能夠有出息。

古有孟母三遷,孟母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多次搬家。最終把孟子從一個年少嬉戲、易被外界影響的少年,到一代大儒,毋容置疑孟子的成功,孟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母親的狠心鑄就了孟子。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有多狠,孩子就有多優秀。下面這3三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就有出息!

這3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容易有出息!(轉給家長)


一:讓孩子從小做家務

最近,朋友圈又看到家長曬孩子上多個補習班的動態,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家長越來越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

畢竟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是孩子發展的一部分,只是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成績,現在的父母出於對孩子的疼愛,甚至都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總是事無鉅細的包辦孩子的一切。

然而,捨不得讓孩子幹家務,完事包辦的結果,往往不是一個優秀上進的孩子,而是讓“巨嬰”頻頻出現。


還記得17歲的神童魏永康嗎,在別人還沒有完成高中學業時,他就以出色的成績考入中科院。

按理說,成績如此優秀的高材生,應該是學校重點培養的對方,但是他在還沒取得研究生學歷前,就被學校勸退了。

而勸退的理由也是非常令人咋舌:

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在學校的時候,他就像個“異類”下雪天還穿著單衣、拖鞋在校園裡穿梭。

從來都不知道打掃衛生、髒衣服、臭襪子等在寢室隨處可見,周圍的同學都不願意和他交往。

這3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容易有出息!(轉給家長)

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曾說:“很難想象那些只會唸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

而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成績好,將來才會有出息。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只是父母要明白,沒有哪位父母敢保證自己能護著孩子一輩子,孩子離開自己後,教會孩子如何在社會獨立生活也是父母必須給孩子上的一課。

捨得孩子吃苦,讓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在勞作中感受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更能在做家務中收穫成長,培養出一生適用的素養和能力。


二: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

孩子作為發展中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甚至只有在孩子犯錯的過程中才能獲得成長。所以當孩子犯錯時,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犯錯時,有些家長就一笑置之,有些父母是讓孩子說句“對不起“就草草了事。因為疼愛孩子,所以捨不得狠下心來教育孩子。

但是長此以往,就會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一個錯覺,犯錯沒關係,因為不用承擔後果和負責。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很難有責任心。

其實在孩子犯錯之後,恰恰是最好的教育時機,如果父母這時候能狠心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

這3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容易有出息!(轉給家長)


三:讓孩子努力學習

區別於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目前沒有明確的推崇”精英教育“在不同學齡階段實行分流教育,把不同水平的兒童區別對待。

因為我們的義務教育原則上是不主張差異化教育,尤其是在小學階段,但是升學的壓力還是使得課外提升、提前小升初、民辦學校提前選拔一直存在。

所以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高考這個獨木橋還是主賽道。應試教育考出去是很多家庭收入一般的孩子主要甚至是唯一出路。


央視某著名主持人有句經典名言: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從概率學上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不過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你不得不承認,拼不過。讀書不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但絕對是最好的出路。

如果覺得學習辛苦,就選擇了放棄,最後肯定會後悔的。到那時候,孩子就會懂得,學習不苦,不學習的人生才苦。

為人父母,要為孩子的未來做出正確引導。請負責任的告訴孩子,學習會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值得堅持也必須堅持下去的事情。

而且,當孩子取得進步,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突破後,孩子會感到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快樂。

這3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容易有出息!(轉給家長)


龍應臺曾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耐心引導和關愛,當然對於上面這3件事家長對孩子還是要”狠下心“幫助孩子在成功的路上克服困難,變成一個真正獨立而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