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於未“燃”——中國十年火災大數據警示

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國家統計局

近年來,全社會電力消費量持續增加,各類用電設備層出不窮,電力在越來越多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火災風險。據統計,2009年起,電氣首次超過用火不慎,成為我國亡人火災的首要原因;到2016年,電氣已成為三成以上亡人火災的罪魁禍首。

而過去十年的較大以上火災,半數以上起於各類電氣問題。客廳過熱的電器設備、出租房老化的線路、操作間超負荷運轉的機器都是潛在風險,且一旦著火,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值得注意的是,60餘起大火由電動車引發,249人因此遇難,造成財產損失高達3800餘萬元。樓道里違規停放,蓄電池長時間通電,車體失修,線路老化,若再趕上夜間的充電高峰,極易釀成大禍。

居民用火不慎是引發火災的第二大原因,十年間,共導致較大和重特大火災61起,此外還有各類火種復燃引發的大火103起,造成經濟損失高達3.5億人民幣。殞命的678人中,有224人死於菸頭和蚊香引發的火災。在棉紡倉庫吸菸,將火柴頭扔進草垛,或是置蚊香於床頭,慣常的壞習慣害人害己;有兩起大火的肇事者,更是酒後臥床吸菸,錯上加錯。

違規用電用火、隨意處理火種等現象,在農村地區表現明顯。據統計,電氣和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中,半數以上發生在農村。農村自建民宅和小型加工廠多,防火條件和生活設施質量參差不齊,居民安全防範意識較差且火場偏僻,火災一旦發生,短時間內很難得到專業消防力量的救助,極易釀成傷亡慘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