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與聖賢對話,與經典同行

君子的德行不應僅僅止於自身,還要能夠推己及人,推廣到整個社會之中。

我們對自己的父母心懷敬愛,當我們看到社會上其他的老人之時,也應該想到他們的子女同樣敬愛他們;我們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當我們走到社會上看到各種各樣的人時,也應該想到他們的生活中也有關心他們的人。

當他們遇到了困境,而他們的子女、兄弟都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應該主動地去給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儒家自古就講“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將親愛自己親人的情感推及到別人身上,去親愛世上所有的人,將親愛人類的情感推及到萬物之上,這才是最大的仁愛,人人都能推廣這種大愛,世界才會和諧、大同。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他看來,做到孝悌、慈愛,不能僅限於自己的家庭之中,還要能在孝順自己父母的同時,尊重世上所有的老人;在愛護自己家人的同時,關照世上所有的人。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愛是可以傳遞的,如果人人能夠推己及人,像關心自己的家人一樣關心他人,我們的社會會變得越來越好,當我們自己的父母親人在外面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援手伸來。

如果我們每個人的愛都是自私的,在家裡是孝子慈父,到了外面變換上一副冷酷的心腸,那麼整個社會就是冰冷冷的,有一天我們自己的親人在外面遇到了困難,我們又指望誰會出手相助呢?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一天傍晚,一個農民疲憊地蹬著三輪車往回趕,進城賣了一天菜累得要命,現在他就想回到家中吃頓熱騰騰的晚飯,然後躺在床上休息。

忽然,他看到一個老人茫然地坐在路邊石礅子上。“這麼晚了,老人怎麼坐在這裡呢?”雖然心中存在疑問,但他並未停下來,而是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中,吃過晚飯,照料老父親休息。看著父親,農民忽然想到了那個坐在馬路邊的老人;也許那位老人也像父親一樣有老年痴呆呢,他的家人要是找不到他該怎麼辦,這麼大冷的天,坐在那裡一定會凍出來病…

他顧不得身上的疲憊,連忙騎著車子沿路返回。果然,他看到了那位老人,老人還是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農民將言語不清的老人帶回了家中,讓妻子給他做了晚飯,安頓他休息下來,第二天一早就將老人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很快,老人的家人趕了過來,他們找到恩人,對農民千思萬謝。老人的兒子、女婿都是城裡有名的富商,父親的走失讓一家人擔憂到了極點,他們擔憂那麼冷的天,父親頭腦迷糊,一定是出了什麼事,多虧遇到了好心的農民。

老人的家人對農民千恩萬謝,要拿出一大筆錢來報答他。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農民謝絕了他們的好意,他說:“我的父親也有老年痴呆症,我明白做兒女的那種心情,今天我幫了別人的父親,也許將來也有別人幫助我的父親,這都是應該做的。”

老人的家人聽了深為感動,他們從來未想到孝心也是應該相互傳遞的,一直只知道愛自己的父親,卻從未關心過社會上其他的老人。他們忽然覺得在這位農民面前,自己的孝順都是狹隘的,微不足道的。

於是,他們捐出一大筆錢,成立了一項幫助老人的基金,只要是看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市民主動伸出援助之手,便能通過基金得到一份獎賞。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在基金的鼓勵之下,越來越多的老人得到了幫助,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幫助了老人卻不求回報,進而有很多人因為自己的親人受到幫助也開始為基金捐款。

最後,整個城市的面貌都發生了改變,本來陌生的人與人之間多了溫情,少了冷漠,多了相互幫助,少了斤斤計較…

對自己親人的關愛是出於本性的,能夠推及到他人身上便是人性的昇華,這不僅會改變自己,也能改變周圍的環境,改變整個社會。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每個人都有父母親人,當我們關愛他們,希望他們得到尊重的時候,也該想到世上所有的人都有父母,他們都像我們一樣希望自己的父母得到尊重、幫助。

當我們滿足別人的這種需求之時,別人也會滿足我們的需求,這樣每個人的父母都會得到應有的尊重、幫助,我們的社會,才能稱為正常的社會。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孝悌之道,推己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