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查处违规问题金额4.2亿元

4月11日,广州市审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市审计局将着力推进审计全覆盖,重点抓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开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相关审计,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重大民生项目审计,促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前一年实现对广州市镇(街)审计全覆盖

广州市审计局副局长严健蓓介绍,2018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326个,查处违规问题金额4.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695条,被采纳411条;被批示、采用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26篇次,审计信息60篇次。其中,广州市审计局共完成审计项目86个,查处违规问题金额1.6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84条,被采纳134条;被批示、采用专题、综合性报告7篇次,审计信息6篇次。

据透露,广州市用四年时间提前一年实现对广州市镇(街)审计全覆盖,在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同时,积极有序推动财政、国有企业、重大公共工程项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审计全覆盖工作。

“目前,市审计局建立了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确保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审计全覆盖。”严健蓓说,对本级政府一级预算单位每年开展审计,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等审计对象比较固定和明确的,一般按5年一个周期安排实现全覆盖。对重大公共工程项目,根据每年市重点项目计划,综合考虑项目进展情况和审计力量,优先审计即将完工的项目,通过对审计对象滚动安排实现全覆盖。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结合经济责任、政策跟踪等项目进行审计,也可以安排专项审计,有计划地实现覆盖。

在创新全覆盖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方面,市审计局在异地交叉审、上审下、同级审等组织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合式、“1+N”等审计组织方式,努力做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扩展覆盖面,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例如对机关事业单位,可以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融合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线,融合开展政策跟踪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严健蓓表示,将统筹整合好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审计全覆盖工作合力。探索建立政府审计主导,加强内部审计指导,社会审计力量参与的审计全覆盖格局。

领导干部离任(任中)审计五年轮审一遍

“审计全覆盖的内涵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家事业组织、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其他管理分配和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严健蓓表示,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工作要求,广州市审计局审计全覆盖主要包括: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财政审计、企业和金融审计、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审计、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严健蓓介绍,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将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政策措施的情况,持续开展跟踪审计。对财政审计,将对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每年审计,对各区政府五年内至少审计一次。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一级预算单位每年实现审计全覆盖。对重点的单位每年开展现场审计,对其它一级预算单位,五年内至少现场审计一次。

在企业和金融审计方面,广州将对市属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情况,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五年内至少审计一次,重点是审计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总部,重要的二级企业及分级机构,对其他企业和分支机构就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对于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审计,我们将对纳入市年度重点项目计划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预算、执行、决算、建设运营情况,在建设周期内至少审计一次,综合考虑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审计力量,优先审计即将完工的项目,通过对审计对象滚动安排实现全覆盖。”严健蓓说,在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时,将围绕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扶贫、社保、三农、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民生资金的情况开展审计,五年内至少审计一次。

此外,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严健蓓表示,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依法属于审计对象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主要领导人员,一般是五年轮审一遍。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