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beta基金大有可為——持有封基和華寶產品總經理章希對話

Smart beta基金大有可為——持有封基和華寶產品總經理章希對話

1、 為什麼華寶基金最近新發行的基金中選擇了smart beta基金?

1) 主流寬基指數先發優勢明顯

2) Smart beta海外規模增長熱點,國內方興未艾。

3) 通過smart beta產品把握超額收益機會,符合國內市場特徵。

4) 公司產品開發戰略:差異化、特色化、系列化。

2、 和普通指數基金相比,smart beta基金有些什麼優勢?

1) 彌補普通指數按市值選股和加權的不足。

2) 通過指數編制規則,捕捉市場風格和部分超額收益來源。

3) 主動投資被動化,提供多樣化投資策略滿足投資者需要,同時保持被動產品的規則化、透明化的特徵。

3、 標普紅利和上證紅利、深圳紅利、中證紅利相比有哪些特點?

1) 選股範圍不同

2) 盈利穩定性指標

3) 個股和行業權重

4) 市值分佈

4、 如果一個基金表現很好,大量的申購會攤薄老基民的收益,除了停止大額申購外,我們還有哪些更好的措施?

基金申購是按照申購日的基金淨值作為成本,如果這個成本是公允的,就不應該有攤薄的問題。但是如果短期內大量申購,對於指數基金運作而言,會導致基金經理無法及時將股票倉位補足,可能會增加跟蹤誤差,對老基民而言可能有利可能不利,取決於當時的市場漲跌。當然,大額申購對指數基金實現跟蹤誤差最小化的投資目標來說,仍然是不利的。基金經理通過審慎的管理倉位,與機構客戶提前溝通申贖需求等手段,部分降低大額申購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5、 如果smart beta策略出現個股的問題,比如說吉林長生事件暴雷,我們基金是否會人為剔除?如果是的話,有些什麼原則?

對於基金運作來說,最重要的是降低跟蹤誤差,如果個股發生風險事件而指數尚未剔除,首要考慮的風險不是它的表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而是判斷是否會發生跌停、停盤等流動性風險。如果持有的成分股無法賣出,會直接影響到跟蹤誤差。因為無論是投資者贖回還是指數剔除該成分股時,基金將無法賣出這隻股票,就會有問題。

6、 感覺華寶基金的smart beta基金單因子的偏多,如質量因子、紅利因子,將來是否會考慮多因子來對沖單因子的風險?

從單因子指數入手,是因為單純的東西投資者容易解釋,容易運用。畢竟在國內還屬於新生事物,投資者廣泛認知和接受還需要時間。未來的確會考慮多因子指數,但這應基於成熟投資者群體更為龐大,能夠理解、判斷多因子指數的風險收益特徵和適用環境。

7、 目前基民們對smart beta基金瞭解還是不多,況且短期來看優勢也不是特別明顯。我們怎麼去做好宣傳工作?

投資者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只有結合市場環境,基金的實際業績表現才會讓投資者感受到smart beta的魅力和意義。Smart beta是一個大類,不同指數、不同基金公司有不同的做法,也需要區分開來看具體產品。既要積極關注,也不要迷信。

詳細視頻請見:http://topic.1234567.com.cn/html/2019/4/1/qhd2019_PC.html?spm=sc.XRP.hd&ztcode=qhd2019&uid=af90129dff464a0caa56f3e63d9e9734&v=5.8.0&platid=1&appType=ttjj&isapp=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