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崛起引致香港衰落?假的!

目前這是偽命題,香港現在就衰落了?所謂“香港衰弱”,其實指的是香港不再像八九十年代一樣璀璨奪目而已。

九十年代香港什麼樣?

光一個香港的GDP就佔大陸的百分之二十五?啥意思?四個香港就比大陸富。正常嗎?一個6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甩開大陸五十條街。這是香港人記憶中的黃金時代。

90年的中國經濟

一個香港就是四分之一箇中國,兩個香港就是半壁江山。但是這背後代表什麼?代表大陸窮的叮噹響。普通大學生90年畢業參加工作時一個月工資還不到30塊錢,普通家庭00年前大人養得活自己就養不起小孩,只能把孩子送到鄉下老家交給老一輩照看。當孩子在鄉下的磚牆瓦屋裡長到四歲,父母倆人的工資才勉強夠給我買奶粉,而孩子早就不用喝奶粉了

90年的香港經濟

內地有百分之六十的對外貿易經由香港。海外融資基本全靠香港,招商引資也基本上是通過香港進來。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下,香港的地位獨一無二。而且,你看世界上哪有一個600萬人口的城市有香港這種條件?香港在上個世紀末的繁榮,本來就是一個歷史偶然。因為一個面積連中國國土百分之一都不到的地區能產生超過大陸百分之二十五的產值,用屁股想想就知道肯定不正常啊,大陸必然出了問題。

香港還沒有衰弱,香港只是對比大陸,相對經濟體量降低了。

而從絕對數值上看,套用世界城市這一套分級標準,香港自身在全球的位置並沒有明顯變化,長期屬於Alpha+這個城市級別,在國際通行標準上於北京,上海,東京平級,只稍遜於紐約倫敦這兩個Alpha++級別的大城市。

未來,長期也不會退出這一行列。我們從全球尺度來看,現在說香港衰退了,還為時過早。香港依然是全球城市的龍頭,如果考慮到國際社會的政治認同感和自由市場經濟地位,香港還要甩出同級的北京上海很遠。

大陸的崛起引致香港衰落?假的!

香港經濟倒退?偽命題!

大陸有幾十個規模人口都堪比香港的城市,不可能不會去發展。而90年,中國只有一個香港這樣的超級大都會。香港的式微不是倒退,他只是慢慢回到一個600萬人口的大城市應有的位置。而且這個位置,仍然比大陸那些千萬級別人口的城市的地位高。即使在中國已經崛起的今天,香港也是連續21年蟬聯最自由經濟體,全球十大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香港能排第七。大陸六百萬人口的城市多了去了,有幾個能比得過香港的競爭力?恐怕沒幾個。一個不算大的城市就牛成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

但是這也並不能代表香港就永遠高枕無憂了,香港今天的成績是過去幾十年良好的產業戰略締造的。而這一香港賴以生存的基礎近十年卻開始有些乏力。其消極影響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全顯現。

00年之前,大陸和香港的產業高度互補,這是香港的黃金時代

而00年之後,隨著大陸這個體量龐大產業齊備的經濟體的崛起,香港跟大陸在產業上越來越重合,所以必須找到自己的新定位。過去一條路走到黑的策略行不通了。這是生產力的壓制,任何跟大陸在產業上重合的經濟體都過不滋潤,國際上一大堆的國家都因為這個吃虧了,香港是擋不住這個趨勢的,只能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

過去可以只靠香港的深水港,金融港地位,實業上科技產業上不用做文章。而現在,東南沿海的巨型深水港有多少?天津深圳北京上海的證券交易額度也很驚人,雖不能取代香港但是可以極大分流。香港本身又有產業空心化的基因,現在更是加速往這個目標去,需要及時遏制這一趨勢。香港的大學生文科化非常明顯,這不奇怪,本身香港沒有多少高新產業園,這群人學了理工也會流失,不然得不到工作的機會。然而港人是否記得,董建華當年提出了數碼港的概念,比深圳上海早了好多年,其目的就是把香港打造成一個不僅是資本密集型,更是科技密集型的微電子技術的龍頭。然而受制於香港的內部阻力,未能成功。當年董先生的計劃如果能成功,香港何至於在去科技化的道路上走到今天?

香港目前的優越性無可辯駁,只是香港目前站在一個十字路口,舊的發展模式開始失效,新模式千呼萬喚卻不見真容,其實大陸也有這個壓力,產業轉型問題。

香港的優勢至今仍然是優勢

香港社會的高等教育、金融服務業、優良的城市規劃、民主廉政等等,都是大陸未來幾十年都無法企及的,好好利用香港的這些優勢,找到制約發展的內因,解決問題繼續發展才是正道。別老整天信這些有的沒的,挑撥離間的言論。只會被矇蔽雙眼。這對大陸,對香港自己,都沒有好處。

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該移民還是要移民的。

香港移民諮詢,可加vxin:yiminzhushou02

香港入境處身份申請評測表獲取點擊“瞭解更多”進行香港身份申請條件自評,達到80分即可滿足香港優秀人才計劃最低標準。

你足夠優秀到被香港認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