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和貝殼的愛情

大海和貝殼的愛情

她用了很多時間去參加各地的畫展,希望創造一種相遇的巧合,可每次都錯過,她想,也許這就是緣分,她再也見不到他了。

方小魚曾問木木,為什麼把貝殼貼在耳畔能聽見大海的聲音?木木說,那是因為貝殼是大海的愛人,離開了大海,大海日夜呼喚。

方小魚很喜歡木木這個回答,既帶著淡淡傷感又充滿詩意。

這世上大概只有木木一個人會告訴方小魚貝殼是大海的愛人。想到這裡,方小魚放下行李,掏出手機給木木發了一條短信:我要走了。木木沒有回覆。

機場的廣播反覆播著CZ6562次航班準備登機的消息。方小魚嘆了口氣,拔下手機裡的SIM卡扔進了垃圾箱。

一個人要把暗戀堅持8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方小魚也覺得自己的這種態度實在匪夷所思。她復讀了兩年才考來這座城市,在上吐下瀉和古怪的方言裡堅韌得像一棵樹,然而,就在她千辛萬苦準備迎來愛情曙光時,卻在學校被一個陌生女人攔住,對她軟硬兼施,嚶嚶哭泣。她的信仰崩塌了。

那女人是木木的媽媽,有著中產階級婦女的標準打扮。她在方小魚上課的教室門口等她,一下課就拉住了她。她帶方小魚去星巴克喝咖啡,動情地勸方小魚離開他。她對方小魚說,你會毀了木木的前程。她還對方小魚說,你要是真的愛他,就應該替他著想,你這樣的情況會拖垮他。

方小魚望著眼前這個女人惶惑不安,她甚至還沒來得及對木木說她喜歡他,那心思就已經昭然若揭並遭到了強烈反對。他是怎麼想的?她其實並不敢知道。

那天晚上,方小魚還是答應了那個女人的要求。她從小姑娘長成大姑娘,從有陽春白雪的城市搬到了四季曖昧的嶺南。這8年來她心心念念想著的只有一個人,就是木木,然而不等終途卻要退場。

臨行前,她帶走了木木曾經為她畫過的一幅油畫,名字叫《少年》,一併帶走的還有一張6萬塊錢的存摺。

等木木發現方小魚不見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他給她打了一個電話,約她一起吃午飯,結果,他打了好多個,始終沒有接通。他這才想起她昨天發了一條沒頭沒腦的短信給他,說要走。

他跑到宿舍去找她,被告知,她退學了。唯一留下的是一隻叫作哥倫布的巴西龜,他當年送給她的禮物。巴西龜的背上還綁著一條紅綢帶。木木便把它抱回了家。

哥倫布在木木家裡情緒低落,它拒絕吃任何東西,趴在盆子底部不動彈,木木問哥倫布,你是不是在想你的主人方小魚?哥倫布把頭埋進水裡吧嗒吧嗒地張嘴,無限憂傷。木木嘆了一口氣,8年足以教會一隻爬行動物想念,更何況是人?

方小魚的舍友對木木說,方小魚臨走前見過一個女人,那女人穿連衣裙,撐太陽傘,戴茶色墨鏡。木木知道,那女人是他母親。這份內疚讓他瘋狂地找她。

木木對母親說,你怎麼能這樣呢?她還是個孩子,你讓她退了學去哪裡?母親說,她都已經21歲了,她走時拿了我6萬塊錢。她怎麼會還是孩子?木木啞然。是啊,她都21歲了,她還懂得走了要拿些補償。

從那天起,木木開始慢慢接受母親給他安排的相親。

一年之後,木木結婚了,婚宴上,新娘要木木給她畫肖像速寫,他拿著炭筆塗塗抹抹,可畫出來的竟是方小魚的樣子。木木說,我喝醉了,然後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睡夢中想起第一次見到方小魚的情景。夕陽暮色裡一個身材纖細頎長的小女孩。

是啊,他甚至都沒來得及對她說他愛她。

木木第一次見到方小魚的時候正好21歲,當時方小魚還只是個12歲的孩子,對於一個21歲的人來說,當然不可能喜歡上一個12歲的孩子,不過出於職業的敏銳,木木走到了方小魚跟前。

那天方小魚穿著一套杏白色校服,她低著頭,夕陽下,身影被拉得很長。就是那種落寞的神態吸引了木木,他覺得她可以做他的模特。於是他上前跟方小魚搭訕,瑣瑣碎碎說了很多,直到方小魚抬起臉時,他才發現,她原來一直在哭。

木木問,你為什麼哭?方小魚不回答,眼淚還是吧嗒吧嗒往下掉。木木慌張地從包裡拿出一張餐巾紙,方小魚接過來擦。那天木木一直陪方小魚走到了她家門口,道別時,方小魚才抽抽噎噎地答應做木木的模特。

他們約好第二天見面。方小魚來的時候梳著齊劉海兒,麻花辮,眼睛有一點輕輕的浮腫。卻因為浮腫,更顯出純淨憂傷的美感。木木注意到她的右手臂上纏著一圈黑紗。想問,卻沒敢問。後來木木才知道,方小魚在那天成了孤兒。

她的父母借了一大筆錢跟著蛇頭偷渡,結果卻杳無音訊,等了兩個月才傳來消息,說他們在遠洋的船上被活活悶死在貨櫃裡。錢沒有了,還欠了親戚朋友一大筆債。這伶仃的少年就在放學路上哭泣。具體欠了多少,木木不知道,方小魚也沒說。

不過,從那天起,方小魚跟上了木木,對木木而言,他多了一個免費模特,對方小魚而言,卻是整個絕望的夏天裡唯一一絲慰藉。一個模樣成熟的男孩子願意帶著她吃飯,和她說話,逗她玩笑,甚至在畫紙上畫她的模樣。還有什麼比這更好?

那幅畫完成的時候已經入秋,畫裡的方小魚扎著麻花辮,劉海兒平平地蓋在眼睛上方,那幅畫的名字就叫《少年》。

木木畢業回家的時候方小魚去車站送他,她跟木木說,她很喜歡他。木木說,我也很喜歡你。方小魚說,不是那種喜歡。

那天方小魚執意要木木答應等她長大一點,再決定對她是哪種喜歡。然後,方小魚就開始學起了畫畫,拼命追趕木木的步伐。

8年後她來到這座城市。木木開車去接她,發現她長高了,不似小時候那般纖細頎長,有了曼妙的身段。她發現他變得更加成熟,穿衣風格也溫文爾雅。她親熱地走過來,他本想給她一個擁抱,又收了手,時光對少女的雕琢讓他有些尷尬。

方小魚開始跟著木木,一起吃飯,一起玩樂,一起畫畫,一起參加週末的短途度假。不過木木始終沒說什麼。方小魚不知道木木喜不喜歡她,木木自己也想不清楚,他陪她度過了少年時代的伶仃,可他總覺得當年遇見她的時候,她還太小。後來木木常常在紙上畫方小魚,家裡擺了一幅又一幅,直到母親警覺起來,母親說,那樣的女孩子,會把你拖垮。

木木沒有理會,如果是他愛的,又有什麼關係?只不過他還需要一點時間思考。沒想到母親會捷足先登。

CZ6562次航班的目的地是西安,方小魚把家裡的房子賣掉後,償還了部分債務,帶著6萬塊錢來到西安,在書院門附近租了一家小店,賣畫。賣自己的,也賣別人的。

方小魚在小店的門口擺上那幅《少年》,出乎意料的是,有很多人都能認出畫中的女孩是多年前的她,齊劉海兒,麻花辮。他們說,老闆娘,你沒有怎麼變。方小魚便笑,老了,老了。當然,那幅畫她是不賣的。

方小魚也畫肖像,不過畫來畫去總是喜歡畫同一張臉,同一張臉的童年,同一張臉的少年,同一張臉的青年,同一張臉的老年。她憑印象,憑想象,把那些她錯過的時光全部鋪張在紙上,偶爾竟也有人認出來,說,老闆娘,你畫的是同一個人!方小魚就點頭,說,我畫的是木木。雖然沒有人知道木木是誰,但有很多人喜歡方小魚的畫。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在當地慢慢小有名氣,5年後她還掉了父母欠下的全部債務,還剩6萬,是木木的。她想當面給他。

她用了很多時間去參加各地的畫展,希望創造一種相遇的巧合,可每次都錯過,她想,也許這就是緣分,她再也見不到他了。

直到有一天,她在店門口啃蘋果,聽見一個揹著揹包的女遊客在喊一個小女孩的名字,那小女孩叫木小魚,跟她的名字那麼相似。小女孩跑到店裡,指著她的畫說,阿姨,你畫上的人好像我的爸爸。然後,方小魚就看到了門口站著的木木,他盯著《少年》良久。然後,他抬起頭,看見方小魚那雙十年如一日的美麗的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