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碩律師拆遷時宅基地要補償嗎?沒有證的房子拆遷一定沒補償嗎?

我們在集體土地相關的徵地拆遷案件中,常常會發現許多農民朋友因為對法律的不瞭解,根本不清楚農村房屋拆遷應該怎麼補償才合理,哪些可以補償哪些不可以補償,徵地拆遷行為合不合法,受委屈了要怎麼維權。今天本文通通告訴您。

問題一:農村房屋拆遷怎麼補償才合理?

宅基地的補償原則是不得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具體的補償方式有三種:一是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二是產權置換,也就是以房換房。第三種是貨幣補償,這種方式應該綜合考慮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按照確保被拆遷人的居住條件不降低為原則來進行貨幣補償。這三種補償方式各有利弊,但是其共同特地是要保障被拆遷人的生活水平。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徵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也就是說,“城中村”、“納入城市規劃區”等區域的房屋一般都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進行補償。

浩碩律師拆遷時宅基地要補償嗎?沒有證的房子拆遷一定沒補償嗎?

問題二:正在修建的房屋怎麼辦?

解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徵收土地公告的日期。如果在徵收土地公告發出前被拆遷人就已經取得建房批准文件,而且新房也已經建造完畢,就應當予以正常房屋的補償。如果徵用土地公告發出時,被拆遷人房屋尚未建造完畢的,按照法律的規定,被拆遷人需要停止建房,具體補償可以同拆遷人進行協商。

問題三:只要房子沒證就不補償嗎?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您一定要記住,這幾種情況是可以補償的:

一是1986年《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前建造的房屋;二是2008年《城鄉規劃法》之前建造、翻建、擴建的房屋;三是未對土地造成永久性傷害、未改變土地性質的房屋,養豬、養雞等屬於農業中的小規模畜牧業一般是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四是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建築用地規劃許可等但無房屋產權的房屋,這類房屋可以通過補辦手續來完善其證件;五是招商引資,經具有建築合法性審批權的政府或職能部門同意興建的房屋;六是政府通過招投標、拍賣等方式一次性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房屋。

問題四: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的補償是一起的嗎?

宅基地在性質上屬於農村居民的福利性待遇,其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權屬於農民。因此,根據“房地一體”的原則,如果已經對宅基地上的房屋進行了公平、合理的補償,一般不再單獨對宅基地進行補償。部分地區將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分開計算補償不代表會多獲得補償,部分農村房屋建造層數高,面積大,分開補償反而吃虧。因此作為被拆遷人,衡量拆遷補償是否合理,主要是看拆遷之後,居住條件是否有所改善。

浩碩律師拆遷時宅基地要補償嗎?沒有證的房子拆遷一定沒補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