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多渠道融資“補血”

□本報記者 戴安琪

4月9日,光大銀行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5億股優先股的批覆。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已有數十家銀行通過(或計劃)發行二級資本債、優先股、可轉債、永續債、金融債和定向增發等方式補充資本金。業內人士表示,受表外業務迴歸表內帶來較大的資本壓力、籌建理財子公司等需要大量資本及銀行承擔向實體經濟信用投放的重任等多因素影響,當前銀行補充資本的要求非常迫切。

三家銀行可轉債融資達860億元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家銀行通過IPO募集資金共約74.68億元,分別是西安銀行、青島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和紫金銀行;有3家銀行通過發行可轉債補充資本金共860億元,分別為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和江蘇銀行;華夏銀行則通過增發補充資本金約292.36億元。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二級資本債方面,今年以來共有5家銀行通過發行(包含獲准發行和完成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金共約2869.35億元,分別為貴陽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和工商銀行。金融債方面,今年以來共有4家銀行通過發行(包括完成發行和計劃發行)金融債共約2210億元,分別為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和興業銀行。優先股方面,今年以來已有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獲准或計劃發行優先股募資額共約2150億元。永續債方面,今年以來已有中行、農行、交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工行和中信銀行等7家銀行發佈公告宣佈擬發行或完成發行永續債,發行規模合計不超過4000億元。

中信建投表示,受制於更加嚴格的資本充足率監管和TLAC監管框架要求,我國商業銀行迫切需要用新的資本補充工具進行資本補充,尤其是其他一級資本的補充。此外,商業銀行必須要增加資本金的支持,從而配合央行支持小微企業、實施債轉股,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

可轉債永續債成“新寵”

中保基金認為,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不僅是為了滿足日益完善的資本監管要求,更重要的在於提升金融體系整體的穩定性。對銀行業來說,多渠道補充資本金,有利於提升銀行的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優化銀行資本結構,增強銀行的風險抵禦力,提升市場對銀行業和金融體系的信心。對機構投資者來說,放開投資限制使得投資者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銀行永續債、可轉債等的投資當中,進一步擴大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豐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工具。對於債券市場而言,資本補充工具的創新豐富了債券種類,放寬投資限制擴大了債券市場的投資者隊伍,對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形成長期利好。

西南證券分析師郎達群表示,從現狀來看,商業銀行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主要包括利潤留存、定增、IPO、優先股、可轉債和永續債等形式。未來,考慮到審批效率,資本金結構、募資成本以及機構參與度等因素,通過可轉債、永續債等形式補充一級資本將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趨勢。未來兩年將是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重要窗口期。據測算,在一級資本充足率保持10.5%的中性假設前提下,2019年銀行業一級資本金缺口為6000億元,2020年增至1.4萬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