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分低能的人?

用戶4474643002


“你只管好好學習,其他什麼都不用管。”跟孩子講這話的父母不在少數吧。

有一部電影《我們的世界》,裡面講道:“孩子除了上學放學,還能有什麼事”?似乎對於孩子,學習凌駕於所有事情之上。


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嚴重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學習固然很重要,但絕不能忽略孩子其他能力的培養,成長和學習同樣重要。一個只會學習,忽視其他能力的孩子,未來甚至連如何去愛一個人都不會。

網上曾經報道過神童魏永康,2歲掌握幾千漢字,4歲學完初中課程,13歲考上大學,17歲開始碩博連讀,但最後的結果是被學校勸退。什麼原因呢?原來這個孩子從小開始,他的媽媽開始了各種照顧和陪讀,孩子除了會學習,其他什麼都不會,都是他的媽媽在做,甚至連牙膏都是媽媽給擠出來。這要的孩子,讓我想起來“高分低能”。


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上了大學後,第一個晚上給媽媽打了10幾個電話,問媽媽:“我的襪子你放在哪裡去了?”“這個被套怎麼弄啊?”

當代著名臺灣作家林清玄在《好孩子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中提到: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東西,孩子除了學習,更應該掌握這些能力,面對挫折的能力;愛的能力;認識生命多元價值的能力;拓展視野的能力;表達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那麼這種“高分低能”的孩子到底在哪些方面出現了問題呢?

1.孩子自理能力低下。表現在上了大學後連衣服都要打包寄回家來洗。

2.孩子缺少擔當和責任心。表現在父母回家累的腰痠背痛,還要做飯,而孩子呢?無動於衷,視而不見,該幹嘛幹嘛。

3.孩子學習壓力大。表現在孩子厭學,甚至離家出走。END.家長朋友們,請記住:孩子的世界遠不止學習那麼簡單,你認可嗎?歡迎互相交流學習,感謝閱讀!


CAD課堂設計


先理解下概念,所謂的“高分低能”一般泛指在學校教育中,在學業評價上能夠獲得高分數,但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實際中卻表現較差,自立能力、人際交往、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問題的現象。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去看待這樣的人?我覺得這樣的人之所以變得高分低能其原因不是他本人造成的,因此我們不應該有任何的歧視或者嘲笑。

“高分低能”很多人都把它歸咎於應試教育的惡果。而我認為這只是一個表象的原因。因為那麼多的應試教育出身的人為什麼有些高分低能而有些沒有?這值得我們思考。

我想更多的是社會氛圍改變了,生活節奏加快,做事急功近利是一大特徵。這種氛圍給教育行業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導致在社會上以財富的多少論英雄,教育則以分數的多少論成敗!

我想同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成才的人他父母的功勞一定是最大的。

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他人,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進而影響我們的子女。

(圖片來自網絡)

您覺得呢?

歡迎下方留言探討!


小寶的思考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首先來說,高分並不意味著高智商。分數高有很多種情況,可能勤奮吃苦肯刷題,也可能是對這個專業有極強的興趣,還可能只是因為記憶力好等等。



再者,高分也不意味著高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情商也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在企業管理學上。對於組織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領導力的重要構成部分。當然。一個善於拿高分的人不一定是個情商高的人,這個例子就特別多了,例如這幾年頻頻出現的名牌高校學子犯罪事件。


高分更不意味著高能。一個人的能力不僅是先天的給予,也有後天的奮發。低能的原因往往是自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問題。

在如今“應試教育”情形下,高分低能已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對於高分低能的人來說,應該看到其優秀的一面,及如何取得了他人難以達到的高分,也應該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對其能力的欠缺加之思考,如何通過後天的努力去鍛鍊提升自我的能力。

也希望國家能夠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還要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裡是植樹與圖,業餘女攝一枚。不久後將會有更多的原創圖文與大家相見,如果你想了解關於攝影關於手機拍照技巧又或是單純地想看看美圖的話就關注我吧。我知道你會點讚的哦~


植樹與圖


所謂的高分低能,字面意思也就可以看出形容的大多是學生,高分--指的是他對知識方面掌握的非常牢固;低能--指的多為動手能力差。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類人的存在呢?通常在大家眼中不是成績好的就是好孩子嗎?

我認為要從兩個點去分析 自身和家庭環境:

首先:學習好的人一定是聽話的,可以說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沒有自己的思想,也不懂得自己去考慮事情,只是一味的學習,一味的接受書本上的東西。而這樣的學習方法是不適合想在這種高速發展的社會的,沒有創新,沒有思想,也就成為了“低能”的人。

其次: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家裡人希望自己是人人稱讚的好孩子,當然這點每個家庭都希望如此,但就是因為這一點,家長灌輸給孩子們的就是好好學習,只有成績好才會得到別人的肯定和喜歡。變向的改變了孩子的思想,只知道好好學習。

成績好是沒錯,但不能把一些思想傳達給他,這樣會導致在其他方面沒有長處,甚至和朋友在一起都沒什麼值得交流的,從而被孤立。

高分低能,現在的人喜歡成績好的學生不錯,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在發展,人也在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