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現有土地上增加農民最大收入能做到嗎?

ikunkun192


農村土地是用來幹啥的?農村土地本就是種農作物的,僅種經濟農作物稍高於普通農作物外,畝產值再科學種田地,也高不到哪裡去,自然規律不可大違反,也反不了。農村農業,不去因地植宜把部分貧瘠土地歸划來搞多種經營,改變其原有農業用途,比如"鄉辦企業″,鄉旅遊服務業,專業各種綜合農業,以此提高人均產值,才是根本。畝產值再高說明不了問題,人均產值才能說明農業發展的根本。當然,有條件的地區,適量減少農業人口也是根本大事,但這個過程較長,要看城市工商業發達後的需要,離開土地進城定居的村民要有相應的生活出路才能辦到。


手機用戶54973773929


作為一個農民的後代,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本人老家是山西朔州這邊的,農民的收入也就是說靠天吃飯,先說一下我們那邊的土壤狀況,大部分都是乾旱鹽鹼地,一年一季,主要以玉米種植為主,植物灌溉存在很大問題,每年秋季收割完後,有人承包水渠後,農民交錢來進行灌溉,每畝地光光澆地的錢就是120元,這還不說農民的種子,地膜、化肥、機器播種的費用等等,一般一畝玉米是800-1200斤,就平均按1000斤算,每斤是0.9元,下來一畝地就是900元的收入,刨去其他費用,大概淨利潤就是3百的樣子吧,糧食價格上不去,農民的收入肯定是上不去的,城裡的東西是越來越貴,農民好多東西滯銷都賣不出去。


開在木頭上的小菊花


我也算個老農民了,種地獲取最大收入是我一生的企盼,土地是農民生存的主要依賴,農民想脫貧致富必須在土地上產業上打主意立觀念,但是要改善種植產業徹底更新品種,其它設施機械工具也應做相應的改造,這勢必增加種植成本,又難保證銷售市場的價格不降,就我自己的經驗和現實的情況看,除了幾百畝的規模種植大戶和設施農業的有特色產業的農戶,經濟收入豐厚些,其他多數農戶難已提高收入水平,一些50歲以下的年輕農民他們買小車購樓房娶媳婦,這些人的主要經濟來源靠的是打工加種植,總之靠第一產業脫貧致富很難。


百川王佔功


你提出的問題不靠譜啊!土地確權後,國家不能隨意把土地放開,是紅線,是保民生的底線。農民收入少點,農保金低點(六十歲後,這點補貼是保障不了老年生活),也不能因一己之利,影響國家大計啊!當下農村出現了一些怪現象和苗頭,政府層面要警覺啊!假如安你所問,如果農民都隨意放棄種糧食,去追求收入高置化?那可能不僅會打破現在分配結構,整個社會就會導致無序化了!為什麼國家層面要反哺農業,國家不昔本錢來提高老年農民農保金呢?別有用心的人,總是反對各級財政反哺農民的政策,……。


代世保


農村土地增加收入我想說的是幾個:

1.現有農地如果是以種季節性莊稼為主,那麼想增加收入的話除了想辦法增加畝產量或種植價值高附加值高的農物,只有這樣才可以.

2.在現有基礎上,保留部分墾地,用部分墾地開發鄉村旅遊、拓展活動、企業團建、親子游戲等等主題開發,這樣也算是增加收入.

個人觀點!請參考.謝謝


良田優農


農村正面臨著農民放棄種糧食的跡象,題主這樣一說,可能導自農民追求高收入項目,放棄種糧,那時14億人吃飯成了大問題,國無序,一片混亂,,

現在,要用政策來制約農民種糧,用優厚的補助調動農民種糧極積性,提高糧價來刺激種糧的興趣,這才是唯一的辦法,

以上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王則純


說真的種什麼做物也不如種房子種英粟。可東西都違章,種蔬果搞採摘又不能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加之不讓養牲畜。加上不讓燒柴火。只有少種糧食種點蔬菜自己吃,又因為種的少成了希窂物,被過路的摘走了。種點穀物品種。由於當地種的少也會被麻雀吃光。我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不信你試試。加上國家糧補按面積,懶漢不種地種樹的影響,小面積種地的農民幾呼不能生存。糧食價格又底,農民會何去何從。


大老張88299794


這個問題把農村土地住到最大收入,首先不能種糧食,要種水果和蔬菜,但是種這兩樣必須要省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市場行情,種蔬菜種好了,行情好的話一畝賣兩萬元還是有可能,種水果品種選好了,種好了還是能賣兩三萬,種糧食最多一畝田一千元。


啟明星4298


我也是農民,在家種地二十多年地,收入平平,只能圍持生機。後來發現種田不行了,就帶著家人外出打工,現在有房有車生活也能過得去,所以說人的一生,走到哪步講哪步,不要刻意追求什麼理想條件的。


15888913704多言


能不能看國家,現在的教育方法不一樣,說農戶存糧不好,按實際農戶的糧食不能吃三個月,如果我們一九五九年的情況,死人不是數,叫農戶多存糧食,實際都增加收入,還能保戶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