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8:学生都有啥能力

《论语》128:学生都有啥能力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子路)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思索】

孔老夫子认为,仲由做事果断,端木赐通达事理,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没有什么困难。孔老夫子培养的学生,一方面是引导他们提高道德修养,一方面是教他们从政的道理。在这里,他对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对孔子的“于从政乎何有?”,有人翻译:在从政方面哪有什么能力啊?这样翻译的话,也就是他认为三个人不具备从政的能力。那么,怎样才算有从政的能力呢?那应该是三个的人的优点集合起来,也就是有才能,通达事理,做事果断。如果没有才能,那就无法管理好;如果不通达事理,就无法处理官场问题;做事如果不果断,那需要决断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总而言是,孔老夫子虽然认为三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但要管理国家政事,条件还不全面。当然,也许是孔老夫子不想让学生们为季康子服务。

还有人把“于从政乎何有?”翻译为:你觉得他们有什么管理国家的能力呢?季康子专权无礼,总是骑在鲁国国君头上,怎么好再让一些有才干的人来辅佐他呢?所以,孔老夫子不想让学生们为季康子负责,才这样不客气地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