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教育起療效 違紀村官卸包袱


回訪教育起療效 違紀村官卸包袱

 周遵銀在果園基地指導管護

“被處分後還能當支部書記,以前真的想都不敢想!感謝黨組織的幫助和關心……”2019年3月31日,畢節市七星關區楊家灣鎮營盤村黨總支書記周遵銀在接受我們採訪時,滿懷激動地說道。

周遵銀的“不敢想”和“感謝”,還得從幾年前說起。

原來,在2016年5月營盤村低保調整時,時任村委會副主任周遵銀因工作疏忽,未及時發現低保對象周某已外出務工,不符合享受低保條件的情況,被上級部門在同年8月督查時發現了該問題。2016年11月,周遵銀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受到處分後,當了9年的副主任也沒當了,感覺在鄉親們面前抬不起頭,有一段時間我基本都不出門。”周遵銀告訴我們,“當時覺得‘板子’打得太重了,還是有思想包袱。”

受到處分有“心結”,心病還須心藥治。楊家灣鎮紀委書記張華告訴我們,鎮紀委多次找周遵銀談心談話,同他“擺談”小錯不糾、必釀大禍的道理,鼓勵他卸下思想包袱,發揮黨員作用,重拾工作幹勁,協助村上落實好他原來牽頭負責的上千畝退耕還林工程。

回訪教育起到了“療效”。雖然是編外“村官”,但周遵銀積極向鎮黨委下派的支書吳二東建言獻策,爭取上級支持,讓退耕還林政策“搭載”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千畝經果林項目,以短養長提升項目吸引力。並反覆向群眾宣傳種植經果林的優勢,使習慣傳統種植模式的部分群眾打消了顧慮,積極參與了項目實施。2017年3月,營盤村分為三片,成功種下了共1000畝蜂糖李、100畝翠紅李、100畝楊梅和甜桃。

“種植經果林,282戶農戶享受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不變。其中52戶貧困戶參與了土地入股村級合作社的分紅,有8名貧困戶在果園裡除草、施肥務工,現在每年都能有近5000元的收入,群眾增收脫貧有了產業支撐。”談到產業扶貧,周遵銀如數家珍。

隨著千畝果樹逐漸成林,營盤村的養蜂產業和天麻種植隨之得到發展。“林貝天麻繁育基地擴大了種植規模,我家入股分紅和務工的收入,去年大概有上萬元。”貧困戶餘某告訴我們,營盤村現在已經養蜂100餘箱,“單單養蜂這一項,一年掙個五六千塊錢沒問題!”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因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紮實,成效顯著,2018年3月,營盤村村社一體的齊心精品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獲得了畢節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領導小組的表彰和2萬元獎勵。編外“村官”周遵銀,承擔領種千畝果園的重擔後,因工作思路清,作風更嚴謹,得到黨員群眾的好評和組織的信任,楊家灣鎮黨委於2018年4月將其選拔為營盤村黨總支書記。

“下一步,在林下種植中藥材和養殖土雞等方面,我們想做點文章。今年千畝果園已經掛果,我們想加大宣傳力度,把水果採摘和觀看村裡的‘石人’、遊覽山底的溶洞結合起來,依託靠近畢威高速的交通優勢,發展鄉村旅遊,讓增收的路子更寬!”聽著周遵銀的想法,我們知道,這位村支書已經重拾了信心。(七星關區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