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今天小編要講的主題是關於機油的更換週期問題以及影響機油壽命的因素。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機油更換週期

  • 美國平均換油里程是8000公里;
  • 歐洲平均換油里程16000公里。
  • 在中國市場的日韓系5000公里換油、歐系車7500公里換油;部分高端車型10000公里換油;

DEKRA-德國機動車檢測協會,在2017年版本的修理廠物料清單,詳細列出了各大汽車廠的換油週期。

按車型和生產年份不同細分

大眾/奧迪 15000~30000KM/YEAR;

保時捷 30000KM /2 YEAR;

雪鐵龍 /標緻 10000~40000KM/YEAR;

雷諾 15000~30000KM/YEAR;

菲亞特 15000~30000KM/YEAR;

福特 10000~50000KM/YEAR;

歐寶 15000~30000KM/YEAR;

本田 10000~20000KM/YEAR;

豐田 15000KM/YEAR;

尼桑 10000~40000KM/YEAR;

注意:奔馳、寶馬和路虎車上有換油提示系統(見車輛服務手冊或車載信息提醒)

機油的更換週期可以劃分為兩類:一是固定換油週期,二是彈性換油週期。

固定換油週期:每隔x公里必須更換被稱之為固定換油週期

彈性換油週期:根據實際駕駛狀況調整換油週期

乘用車3萬公里或2年的更換週期,對於中國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這個數字的非常有意義的。但3萬公里/兩年的更換週期是有條件的。

舉個例子。保時捷的機油更換週期是3萬公里或最長2年,但保時捷公司在說明書上註明"僅當使用合適的機油和合適質量的汽油時"。看下圖。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除了對汽油和機油質量要求之外,還需要一套檢測機油狀況的系統配合。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奧迪的服務週期提示系統

其實不少車型都有車載服務週期提示系統,比如大眾、保時捷等。這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過的"彈性換油週期",根據車主的駕駛行為特徵、特有的駕駛環境決定延長還是縮短週期。其中有的車型實行更進一步的WIV(保養週期延長)

滿足實行WIV標準的車輛,汽油車最短15000公里/1年換油,最遲3萬公里/24個月換油。。柴油車最短15000公里/12個月換油,最遲5萬公里/24個月換油。(WIV不針對所有車型,比較複雜,這裡就不細說)

下面以福特作為例子,詳細解說一下換油週期。

福特配有智能機油生命監視系統,該系統將駕駛狀況分成三等——良好、中等及苛刻。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良好:指的是基本以高速行駛為主,換油週期延長到1.2~1.6萬公里

中等:各種路況結合,換油週期調整到8000~12000公里

苛刻:長期低速、拖掛、極端天氣,換油週期縮短在5000~8000公里

那麼導致機油壽命減短的原因有:

· 短途行駛

· 道路灰塵

· 發動機老舊

· 乙醇汽油

· 渦輪增壓

· 機油消耗過大

· 發動機過熱或冷卻系統不匹配

1、短途行駛

如,每天開車上下班。道路擁擠,走走停停,機油的溫度上升很慢,汽油燃燒產生的水和未充分燃燒的汽油進入了機油,使得機油老化。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2、道路灰塵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拓展一下。

既然講到了行駛路況,那就具體講下駕駛行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為特徵和駕駛環境對換油週期的影響。

如果開的極少,換油週期會縮短到7500~8000公里,高速較多和幾乎全高速行駛,換油週期可以延長到30000公里。換油里程的長短是由車載電腦中的模塊根據幾個參數計算得出的。

一般來說,駕駛路況可以分成四類:

1 大部分高速為主;

2 綜合路況行駛;

3 城市路況為主;

4 短途冷啟動為主;

前三種情況下,機油的壽命與機油的溫度存在聯繫,最後狀況下,基友的狀況取決於機油中的含水量和燃油造成的汙染數量。

車輛啟動階段,多少都會有一部分誰混入機油內,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空氣中的冷凝水:二是汽油燃燒本身產生水。

機油溫度上升到100度左右的工作溫度以後,水分會被加熱蒸發,離開機油系統。如果長時間達不到工作溫度,水分難以被蒸發排出,就會和機油形成乳化物,多數情況下乳化過程是不可逆的,機油形成了乳化物就沒法再變回正常。

車輛啟動階段,多少也會有一部分燃油混入機油內,這是因為發動機在剛啟動的時候,氣缸密閉性並不好,未燃燒的汽油可以下竄進入到機油中(這種冷氣動階段的竄氣,導致了非常多的其他問題,以及很多燃油添加產品不適用的情況。一方面汽油可以導致機油被稀釋,另一方面,汽油中含有的雜質(包括硫這類金屬雜質,也包括不易燃燒的芳烴成分)也會進入機油,這些雜質在機油中變成催化劑,會加速膠質積碳的形成,加速機油的性能衰退。

3、發動機老舊

老舊的發動機密封性下降,可能會有未燃燒的高溫氣體下竄到機油內,使機油老化

4、乙醇汽油

汽油存在進入機油的可能,所以乙醇同樣也可以進入機油中。乙醇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液體,然後分層。

舉個例子,一輛1.5t本田在機油蓋上發現有機油乳化物的情況,就是由冷凝水喝機油結合造成的。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5、渦輪增壓

渦輪轉速可以達到每分鐘幾萬轉,工作溫度大於400℃,所以渦輪必須依靠機油來潤滑。機油除了怕水之外,還怕高溫,機油的工作溫度沒上升10℃,機油的使用壽命會縮短一倍,

明明機油更換週期還沒到,為何就變質了?原來是它們在作怪

6、機油消耗過大

機油消耗過大不等於燒機油

機油加多了也會導致消耗增加

7、發動機過熱或冷卻系統不匹配

冷卻系統工作不良或極端炎熱都會縮短機油壽命

總結

同樣的機油在不同的使用條件和駕駛環境下,使用壽命不同;

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機油的使用壽命縮短;

優質機油的使用壽命更長;

使用優質的空氣濾清器和機油濾清器有助於延長機油使用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