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薛嶽是一代戰神嗎?

風雨向陽花


薛嶽在抗日期間確實有不俗的表現,別的不說。僅萬家嶺大捷和長沙保衛戰,就足以讓薛嶽名留青史了。

要知道萬家嶺大戰的時候,薛嶽指揮的軍團,幾乎全殲當時的日軍106師團。

那麼萬家嶺大戰,打到何種慘烈的地步了呢?

這麼說吧,日軍能指揮的將領,幾乎全部被擊滅了。

板垣徵四郎為了救出106師團的殘餘部隊,不得不空投了幾百個中下級指揮將領,到萬家嶺戰場上。

可見當時日軍被打的有多麼的狼狽,要知道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出現空投指揮官這樣的事情,歷史上還是首次出現的。這樣的操作,也是整個抗日期間,為數不多的一次。

當然了這些日本空投的將領,也是白白來送死的。

因為日軍空投軍官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日軍只好派遣大部隊來救援。

薛嶽意識到若是自己再不撤退,就有可能被日軍反包圍了。所以,就是在那種情況下,薛嶽開始全身而退的。

最後萬家嶺大戰,日軍106師團兩萬多人,幾乎全部被薛嶽帶領的軍隊殲滅,也就是剩下幾百個殘兵敗將,倉皇逃竄了。

這一戰在歷史上,稱之為萬家嶺大捷。

萬家嶺大捷之後,薛嶽名聲大噪,同時世界上的同盟國,也知道了中國有個將軍叫薛嶽。

不過讓薛嶽抗日事業走到頂峰的事件,是長沙保衛戰打響的時候。

本來武漢失守,蔣介石就想採取消極抗日的策略了,當薛嶽的軍隊到達長沙的時候,長沙已經被日軍轟炸過了。

面對這種情況,蔣介石讓薛嶽退出長沙,不要佔領這個空城了。

但是,薛嶽不這樣看,他覺得長沙若是不守,中國西南地區就不保了。所以,他告訴蔣介石,堅決要在長沙阻擊日軍,誓於長沙共存亡。

蔣介石見薛嶽不聽自己的,他還派來了白崇禧等人說服薛嶽。但是,薛嶽依然不為所動,他要帶領將士們死守長沙,這一點他是不會動搖的。

薛嶽再次把自己的意見,告訴了蔣介石的時候,蔣介石選擇不接他電話,不聽薛嶽的說辭。薛嶽沒辦法,他只好去說服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

就是因為宋美齡給蔣介石做工作,蔣介石才同意薛嶽死守長沙的。當蔣介石想要給薛嶽溝通的時候,薛嶽索性也不接他的電話了。

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至於其人之身。不過置氣歸置氣,仗還是要打的。不過蔣介石不讓薛嶽守長沙,就是怕薛嶽打不贏日軍。

但是,薛嶽是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他早就聯合當地的百姓,把稻田裡放滿了水。這樣就大大的阻擊了日軍的行軍。還有日軍的重型坦克,火炮也會受阻。

然後薛嶽採用天爐戰法,兩次取得長沙包圍戰的勝利。正是長沙保衛戰的勝利,讓薛嶽一時風頭無兩,成為那個時期,最為卓越的抗日將領。

所謂的天爐戰法,就是先採取誘敵深入,然後聚集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戰略戰術。畢竟日軍進攻長沙的人數有限,他們佔領的城池越多,每個城池分配的人數相對來說就越少。

薛嶽就是靠著這種集中我軍優勢兵力,去攻打被分割開的日軍,取得的最終的勝利。整個長沙保衛戰,總共殲滅敵人11萬的兵力。

因為長沙保衛戰薛嶽立有大功,他還被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了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

薛嶽將軍絕對是抗日戰爭時期對抗日軍的一代戰神。


史學達人


如果將“全面抗戰開始,到1945年抗戰結束”算作一個時期,如果選出唯一一個戰神,那麼非薛伯陵莫屬,不做第二人想。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看數據,看看各個戰況,就知道了。

薛嶽在抗戰期間,打了很多打仗,殲敵人數最多

薛嶽(1896-1998),字伯陵,綽號“老虎仔”,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國民黨非常出色的將領。


在抗戰期間,薛嶽參與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指揮了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在薛嶽指揮下的戰役,勝多輸少,整個抗戰期間,總共殲滅日軍27萬左右,是國民黨所有將領中,殲滅敵人最多的。

在抗戰期間,薛嶽把他獨創的“天爐戰法”使用到各個戰役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殲敵無數。讓日本人對薛嶽“聞之色變”。

淞滬會戰和蘭封會戰,可圈可點,薛嶽不斷升職

1937年,全面抗戰初始階段,薛嶽是第十九集團軍司令,面對日軍的來勢洶洶,薛嶽沉著應戰,頑強阻擊。在竹園村,薛嶽部和日軍展開爭奪戰,在“薛家軍”猛攻五次後,陣地失而復得,並重創敵軍,而薛嶽軍也剩之二三。

南京是守不住了,但薛嶽的表現,徹底讓蔣介石認可。於是,在12月,薛嶽被任命為第三戰區前敵總司令,之後,薛嶽整頓隊伍,帶軍深入到杭、嘉、京、蕪一帶敵後,切斷水陸交通,以策應抗日戰爭第五戰區對敵作戰。

1938年5月,薛嶽被任命為第一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在薛嶽指揮下,所屬12個師,在蘭封和日本土肥原賢二的部隊展開了戰爭。由於國民27軍軍長桂永清放棄了蘭封這個戰略要地,讓整體計劃遭到了破壞,錯失了戰機。通過薛嶽及時調整,不久後,重新對日軍形成了包圍之勢頭,眼看勝利在即,日軍的援軍到了,就此,錯過了機會。事後桂永清被革職,而薛嶽升職為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

武漢會戰,薛嶽部發揮出色

1938年6月至10月,武漢會戰爆發,薛嶽作為第一兵團司令,配合指揮官陳誠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萬家嶺戰役當中,薛嶽作為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指揮出眾,策略對頭,根據地形巧設“口袋陣”,把第一集團軍,第九集團軍,第十集團軍等合理安排,最後將日軍106師團幾乎全殲,旗下74軍發揮非常出色,也讓王耀武、張靈甫等一戰成名。此戰,日軍死亡人數達到了萬人以上,史稱“萬家嶺大捷”。

這場戰役,對於整個武漢會戰意義非常重大,極大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自信。

武漢會戰是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通過這場戰役,抗日戰爭開始出現了相持狀態,日軍的優勢慢慢減少。

長沙會戰,薛嶽創造了數次神奇

1939年的9月,薛嶽已經是第一戰區副司令了,是前敵總司令。此時,日本人開始瘋狂進攻長沙,面對日軍的瘋狂,薛嶽調集21個軍,52個師的兵力,開始了他的“天爐戰法”的實踐,敵人猛攻猛打,國軍且戰且退,最後在進入所謂的天爐後,兩方展開大戰,國軍以數倍於對手的戰力,最終讓日軍退了回去。蔣介石對這一次戰役予以了高度評價。

1941年9月,日軍捲土重來,總計15萬人左右,國軍二十多萬,近兩倍的差距。這次,薛嶽將七個軍部署於東山,以從側面牽制敵人。在敵人主力正面攻擊時,國軍後退,誘敵深入到汨羅河、撈刀河伏擊地帶對日軍予以重創。不得已,日軍被迫逃回新牆河以北原據點。國民黨軍隊取得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勝利。

沒過三個月,日軍又來了,這次帶著12萬軍力,還是猛衝猛打,國軍繼續採用“天爐戰法”,將敵人引誘到“球心附近”,四周人員展開攻擊,日軍不佔優勢,最終又退了回去。

這三次對敵的勝利,打出了薛嶽的名聲,也讓日本人對薛嶽所率的軍隊給出了高度評價,說“撼山易,撼薛家軍難。”

前三次日軍總計被殲滅十萬左右的人,國軍也犧牲人數只多不少。薛嶽在這三次長沙戰役後,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被中外冠以“名將”稱號。

但,1944年5月,第四次長沙會戰來了,此次日軍孤注一擲,不僅有贛北、鄂南和湘北日軍,還有日本關東軍,而且派來了二十多萬人,六百多架飛機,分兵三路前來長沙,這次太猛,縱然是薛伯陵,也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但第四次長沙會戰,日本人更像是秋後的螞蚱,瘋狂是瘋狂,但久不了了,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大地上,縱深如此,論持久戰,日本人很難長期進行下去。

如果說,整個中國歷史上評比,薛嶽算不上是數一數二的戰神,但在抗日那8年,薛嶽一定是戰神一枚,因為其他人的戰績比上他遠遠不如。

向薛嶽致敬,向所有抗日精英們致敬!


藍風破曉


薛嶽原名薛仰嶽,他父親之所以給他取仰嶽,就是希望他在日後像岳飛一樣,成為一個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為此在他11歲就將他送到了軍校學習軍事,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確實做到了,在反抗外來侵略的抗戰中,成為了對日軍打擊最大,殲滅日軍最多的國軍將領,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張治中將軍稱他為“百戰名將”,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也不得不感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薛嶽出生於1896年,廣東韶關人,1907年入黃埔陸軍小學學習,後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參加孫中山新建的援閩粵軍,曾任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一營營長,同第二營的葉挺,第三營的張發奎,成為著名的粵軍“三劍客”之一,隨蔣介石參加了二次東征,在戰鬥中常常以少勝多,由於戰果顯著,受到了蔣介石的通報表揚,在北伐戰爭中,他屬的第一師是北伐的主力,在中原大戰中反蔣,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參與圍剿紅軍。

“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薛嶽被任命為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駐節安亭,在竹園村與日軍展開爭奪戰,陣地失而復得五次,戰鬥激烈,其所屬部隊傷亡超過三分之二。

南京淪陷後,薛嶽率部從錫澄線撤退,任第三戰區總司令,駐節屯溪,策應第五戰區對日作戰。1938年任第一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進行了蘭封會戰,由於桂永清擅自棄守蘭封,被日軍佔領,影響了整個戰略佈署,後重新奪回蘭封,將日軍壓制在興集和羅王砦進行圍攻。

“四次長沙會戰”,是薛嶽抗戰中的亮點,共殲滅了日軍達15萬之多,說到第一次長沙會戰,薛嶽還是個“抗命”將軍,但與韓復渠不同的是,他是堅決要求打,而韓是臨陣逃跑。



當時國民黨召開了五屆五中全會,確立了一條消極抗戰的策略,儘量避免與日軍決戰,以保存實力。

早在日軍進攻長沙之前,當時任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的薛嶽就向上級諫言,表示了死守長沙的決心,可頂頭上司白崇禧卻要他保存實力,不戰而退,他直接給蔣介石打電話,開始蔣介石還跟他聊聊,說些保存實力為更大的決戰的意義,可他三番五次的打,就讓蔣煩了,再不接他的電話了。薛嶽的綽號是“老虎仔”,就是脾氣特犟,“你不接電話,我就找你老婆”,於是在電話裡給宋美齡講守長沙的重要性,並表示抗命也要守長沙,蔣介石連忙派白崇禧、陳誠去做說服、動員工作,結果都無濟於事,直到1939年9月17日,長沙會戰爆發前,蔣介石才終於下達了死守長沙的命令。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集中了6個師團,100架飛機,300多艘船,共計10萬人,分別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向長沙進軍,薛嶽調集了21個軍、52個師,約24萬人,參加了這次會戰,經過二十多天的戰鬥,日軍慘敗,傷亡達4萬多人,光少佐以上的軍官就損失了40多人。1941年9月,又進行了第二次會戰,這次日軍糾結了15萬人,薛嶽組織了17個軍20萬兵力,在正面進行“後退決戰”的同時,又實行側面攻擊,最後日軍被迫逃回原據點。12月,日軍捲土重來,日軍以12萬兵力對長沙進行了第三次侵犯,薛嶽守軍逐次抵抗,各個擊破,歷終半個多月,終於取得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

1944年5月,日軍任命板垣為華中派遣軍總司令,移關東軍南下,召集了36萬日偽軍,在600架飛機的配合下,分兵三路進攻長沙,薛嶽守軍30萬,勢守長沙,經過一個半月的攻防作戰,長沙失守,雖然長沙失守了,但沉重地打擊了日寇,造成了敵人6萬多人的傷亡代價。

1945年日本投降後,薛嶽任南潯線受降司令官,在南昌舉行了受降儀式,10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給他頒發了一枚自由勳章,表彰他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逃往臺灣,薛嶽的部隊直到1950年從海南島撤退到臺灣,1998年5月3日,薛嶽在臺灣逝世,亨年103歲。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strong>蛟龍出水

薛嶽,廣東樂昌人,因其父仰慕岳飛,取名薛仰嶽,後改名薛嶽。是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著名的抗日將軍,被世人譽為“戰神”。

薛嶽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積極追隨孫中山參加國民革命,曾任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三營營長, 與葉挺及張發奎一起號稱粵軍“三劍客”,後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革命,警衛團成功護送宋慶齡突圍。

南征北戰

自1924年起,薛嶽跟隨蔣介石先東征討伐陳炯明,後參加北伐,因薛嶽戰功卓著,常能以少勝多,所以頗受蔣介石器重。後因跟蔣介石意向不和,遂投奔張發奎,並參加了中原大戰。1932年,他對國民黨內部政局現狀很失望,便辭職隱居九龍 。

東山再起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 ,薛嶽被蔣介石重新啟用, 在抗日戰場上薛嶽的軍事才能得以充分發揮。蘭封會戰,薛嶽擔任第一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指揮部隊重創土肥原賢二的十四師團。


1938年下半年,薛嶽升任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指揮萬家嶺戰役,大獲全勝,此役消滅日軍106師團1萬多人,葉挺曾盛讚此役與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三足鼎立,永垂不朽。

天爐煉鬼

1939年,日軍進犯長沙,此時薛嶽兼任國民黨湖南省主任委員和省主席。 薛嶽同日軍進行了四次長沙會戰,運用“天爐戰法”、“八字口袋戰法”先後殲滅日軍18.5萬人。


長沙會戰的勝利,重創了日軍, 不僅阻止了日軍進攻大西南的陰謀,還由於牽制住了日軍主力,緩解了太平洋戰場盟軍的壓力。所以長沙會戰的勝利對國內國外都要重大意義。

英雄落幕

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薛嶽跟蔣介石很多方面意見不和,並未受到重用,再加上薛嶽無意於同室操戈,所以在解放戰爭中沒有多少建樹。1949年跟隨國民黨敗退臺灣,自此離開了軍界。

薛嶽將軍人生最輝煌的時刻是在抗日戰場上,也取得了驕人戰績,同時他也是中國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在國內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所以薛嶽將軍無愧於“戰神”稱號!

歡迎留言區討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花木童說史


如何評價薛嶽?抗日戰神還是吹牛大王?

很多人認為,14年的抗日戰爭中,消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是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嶽。也有人認為薛嶽抗日主要靠寫戰報,玩筆桿子比玩槍桿子玩得好,戰績幾乎全是吹牛。這兩種觀點到底哪一種對?今天曆史知事和你好好探討一下。

一,

薛嶽是廣東樂昌人,他的父親因為仰慕岳飛給他取名為“薛仰嶽”,1907年到1910年他在保定軍校學軍事,從這個角度來看,薛嶽算是蔣介石的師弟,因為蔣介石1907年在保定軍校短暫學習炮兵。當然蔣介石比薛嶽大9歲,是十足的大哥哥和前輩。

薛嶽加入革命隊伍,是在1914年中華革命黨成立,這樣來看的話,他參加革命比蔣介石晚了8年。可是他的進步速度絲毫不亞於蔣介石。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擔任大總統,在大總統警衛團中,有薛嶽、葉挺、張發奎擔任三個營長,他們都是廣東人,所以被稱為“粵軍三劍客”。1922年,陳炯明背叛革命,孫中山在薛嶽等人掩護下逃到永豐艦(孫中山死後改名“中山艦”)。此時,蔣介石登艦侍護40餘日,被授予了東路討賊軍第二軍參謀長職務。

1924年是中國革命的一個分水嶺,因為這一年黃埔軍校建立,國民黨建立的黨軍比起之前的軍閥私軍來說,戰鬥力不是一個層面的。在黃埔軍隊中,薛嶽第一軍第十四師副師長兼第十四團團長,而當時蔣介石是第一軍軍長。隨後的東征和北伐中,薛嶽成為蔣介石手下的優秀將領,多次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北伐成功後,粵軍內亂,張發奎取代李濟深成為粵軍首領,薛嶽投靠張發奎。後來雖然曾有意投靠蔣介石,但蔣介石並沒有接受他。1930年中原大戰,薛嶽隨張發奎參加中原大戰,被蔣介石打的輸光了底褲,只好回家休養。

1933年,為了圍攻中央蘇區,薛嶽被啟用,擔任了第五軍軍長、六路軍總指揮等職位,成了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鋒。長征中,薛嶽更是帶領中央軍進入原本蔣介石無法插足的雲貴川等地,大量殺傷紅軍的同時,擴充了中央軍的勢力。也就是這時期,薛嶽才成了蔣介石的金牌打手。


二,

全面抗戰爆發後,薛嶽被任命為第19集團軍總司令、第三戰區前敵總司令等職務,參加了淞滬會戰。後來薛嶽改任為第一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計劃在蘭封會戰中消滅日軍第十四師團,沒想到27軍軍長桂永清擅自丟棄陣地導致計劃破產。武漢會戰中,薛嶽擔任衛戍區第一兵團總司令,據他寫的戰報,總共消滅了1萬多日軍,還俘虜了300人。不過,武漢會戰整體上戰報很可疑,日軍總共30萬,就被國軍消滅了4萬,這戰績比抗戰神劇的劇情還要誇張。

1939年,薛嶽擔任湖南省主席,當年9月,薛嶽指揮第一次長沙會戰。此戰,國軍總兵力是35個師又3個挺進縱隊30萬人,而岡村寧次的日軍總共6個師團十萬人。按照薛嶽的戰報,此戰日軍被消滅了4萬人,可是日軍自己說此戰消滅國軍4.8萬,日軍損失3600人。第一次長沙會戰,主流觀點認為薛嶽始終是消極抵抗而已,戰役從日軍主動進攻開始到日軍主動撤退為止,主動權始終在日軍手上。而且11軍的作戰方案中並沒有佔領長沙的意思,而是要在贛江和湘江中間消滅國軍有生力量。


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軍阿南惟幾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餘人,長沙展開攻勢。這一戰,薛嶽的戰報顯示中方傷亡17426人,日軍傷亡48327人。可是日軍的戰報則是中國軍隊死5.4萬,被俘4300人;日軍傷5184人,亡1670人。從國軍各個軍各個師的傷亡率來看,這一戰的確是傷亡慘重,不可能只有1萬多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阿南惟幾率領的30個大隊共約6萬人對湖南薛嶽的30萬大軍發動牽制性進攻。這一戰,按照薛嶽的戰報,日軍傷亡56944人(其中亡33941人,傷23003人),而日軍的數據則是日軍戰死1591人(內軍官108人),戰傷4412人。第三次長沙會戰,被認為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最大的勝仗,甚至連雪峰山會戰都無法與之相媲美。

第四次長沙會戰,薛嶽在虛假戰報中越來越傲慢,終於栽了大跟頭。這一戰,日軍集中了20萬兵力發起進攻,想要打通大陸交通線,對長沙和衡陽勢在必得。薛嶽傲慢無禮不聽軍令,導致大潰敗。薛嶽的戰報顯示,中國軍隊傷亡1.7萬人,而日軍傷亡6.6萬人,可是日軍自己記錄的傷亡總人數僅有1186人。這一戰的長沙戰場,幾乎是很快被攻破,衡陽保衛戰則是相持了48日,戰至最後一人。


三,

在毫無底線的吹噓中,薛嶽的戰功被誇大太多,但是也必須承認,薛嶽的確打了幾次勝仗,比一潰千里的蔣鼎文湯恩伯、不戰而逃的韓復榘強多了。

薛嶽的軍事素養,實際上並不怎麼樣,因為後來面對解放軍,幾乎沒有勝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常敗將軍。

1946年,薛嶽擔任國民黨徐州“綏署”主任,命令王長海為師長的整編第七十七師和馬勵武的整編第二十六師進攻魯南新四軍,結果整編26師被新四軍全殲,師長參謀長被活捉。薛嶽身敗名裂,蔣介石說他“指揮無力,名聲低落”,將其“綏署”主任撤銷。


海南島戰役中,薛嶽組織十萬大軍,佈置了三道防線堅,號稱“銅牆鐵壁”,自稱為“伯陵防線”。結果鄧華、韓先楚兵團渡過瓊州海峽,薛嶽所部一觸即潰,半數被殲滅其餘被俘虜。

薛嶽在主政湖南期間,幾乎是蔣介石的翻版,脾氣十分暴躁,別人評價說,在薛嶽手下工作,簡直如妓女一般。薛嶽利用自己的權力把自己家的族人很多都當上了將軍,還專門任用自己妻子的叔叔方人矩為他斂財。面對別人的不同意見,他一律聽不進去,他之前是張治中治理湖南,他完全聽不得別人談張治中治湘的言論和成績。薛嶽還十分嗜好殺戮,製造了屠殺共產黨人的平江慘案,還秘密殺害彭德懷的弟弟彭金華,被他冤殺、逼死的基層官吏數不勝數。


薛嶽總共活了103歲,在國軍將領中算是比較長壽的了。據說薛嶽臨死評價蔣介石“寧用奴才不用人才”,其實他自己也是這樣一個人。


歷史知事


最近我在頭條上經常看到這樣的答題,問的是薛嶽是不是戰神?


這個曾被李宗仁稱為吹牛匠的薛嶽,在頭條裡一開始是抗日英雄,後來上升到抗日名將,再後來又上升了上升到戰神。

我想不出幾天,有人恐怕就要給他戴上武聖大帝的高帽,比他的主子蔣中正的牌位還要高。

可笑的是,那關公關二爺的武聖大帝,經過了一千年才熬來的,照現在頭條裡的這個速度,不出一千小時,這薜嶽肯定能帶上武聖大帝的帽子。

這薛嶽究竟何許人也呢?


他是蔣介石的一個嫡系干將,靠圍剿長征路上的紅軍發跡,由於他的瘋狂,給在長征路上的紅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蔣介石讓他指揮著幾十萬大軍,要把剩下2萬人的紅軍消滅在金沙江邊,可令蔣某人失望的是薛嶽的幾十萬大軍,被毛澤東耍得疲憊不堪,最後竟然突破了他的鐵桶防線,而勝利的走完了長征之路。

由此可見,他遠遠不是毛澤東的對手。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負責防守長沙城,蔣介石交給他的部隊多達上百萬,使用的全是美式裝備,而他的對手只有區區的十幾萬日本兵,由於他的指揮失當,部隊傷亡極其嚴重,每次戰鬥都要有幾萬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死亡,而他焚燒長沙城,更是讓天下百姓怨聲載道,甚至懷疑這真的是不是會指揮打仗。

而他報出的戰果,消滅一千,上報一萬。

如果讓這個戰神薛嶽,象八路軍那樣到,使用劣勢裝備,沒有任何補給的條件下,到敵後去打游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我想不出三天,他肯定成日本人的階下囚。

薛嶽造假專業戶,把蔣介石氣得大罵娘西皮,這個吹牛匠薜嶽,怎麼日本人越打越多呢?正是因為他的浮誇,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把他拋棄了。

那麼,什麼叫戰神呢?

戰神不是吹出來的,更不是被後人糊高帽糊出來的,不說是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起碼的也是以少勝多以弱打強, 而不至於指揮著龐大的軍隊,被少數敵人吊打,用軍人的屍山血海去阻擋敵人,這樣的將軍,他是一個失敗的將軍,至於戰神,他還遠遠的不配。

不過作為一個軍人,在戰場上保家衛國,他是盡職了。至於說是英雄,凡是打過日本的,罵過日本的,流過血的,流過汗的,負過傷的,獻出生命的,他們都是抗日英雄,自然,薛嶽在那個時期他算是個英雄。

這一點,我們還要應該給予肯定。


趙志軍001


從抗日層面來講,薛嶽無論從戰績、成就看,都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戰神。


開國大將粟裕曾點評薛嶽:薛嶽用兵尚稱機敏果斷。 需知能得粟裕如此評價,在國民黨將領中算是難得的褒揚了。


“中國戰神”不是其自封的,也不是吹出來的,而是與日軍作戰由日本人首先提出來的,在整個抗戰期間,能得到日軍如此評價的國民黨將領並不多。


薛嶽,原名薛仰嶽,後改名薛嶽。1896年生於廣東樂昌一個小山村。時為中日甲午戰後,“仰嶽”這個名字是其父親希望兒子有朝一日能效仿民族英雄岳飛所起的。而薛嶽後來也的確不負父望,成為一代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


薛嶽既不屬於蔣介石的嫡系,也不屬於桂系,甚至不是黃埔出身,嚴格來講,他只能算是“國父系”——信仰孫中山。這也成為他與蔣介石的死結,一方面薛嶽對毛頭小夥的蔣介石並不服氣,另一方面蔣介石從始至終對他也不完全信任。


薛嶽的資歷在國民黨中可算得上非常之老,他當年是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的。當時革命風潮在廣東一帶興起,15歲那年,薛嶽即說服父母,離開家鄉到廣州學習軍事,從此開始戎馬生涯。


薛嶽很早就加入孫中山創建的粵軍,當年他因為鬧革命被捕時,中山先生還親自出面與法國人交涉營救他,因此與國父淵源頗深。


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不久,1922年,26歲的薛嶽任孫中山的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一營中校營長。

▲孫中山宋慶齡與警衛連(前左一張發奎,左二薛嶽,左五劉少溪,左六葉挺(1921年10月攝於觀音山)。)


北伐完成後,蔣介石整編部隊。薛嶽的第四軍雖然戰功卓著,卻被縮編為第四師,軍中的精英也被打散到各個部隊。薛嶽由此心灰意冷,有意辭歸故里。他途經南京時向蔣介石辭行,蔣介石對他說:“並非我對你不好,是何敬之(何應欽)不諒解你!”,薛嶽於是開始學習德語,準備到德國深造軍事。


此時,蔣介石正準備發動第五次“圍剿“。宋子文向他最好能徵召薛嶽來江西“剿匪“,蔣介石也深表認同。宋子文馬上上發了一份電報給薛嶽,這時正在香港九龍埋頭苦學德文的薛嶽即從九龍直奔南昌行營見蔣介石,被其委任為第三路軍上將副總指揮,負責協助陳誠“剿匪“。


從1933年起,他和共產黨周旋無數次。在早期長征的戰略轉移中,讓紅軍吃了不少苦頭,其中就有最為慘痛的湘江之戰,8萬紅軍戰死3萬,血染湘江。所以有人說:”薛嶽是紅軍長征路上最為頭疼的敵將。“


雖然中後期毛主席確立了軍事指揮權後,紅軍開始轉危為安,薛嶽也只能跟著紅軍屁股後面跑,吃一嘴的灰,但這是碰上古往今來最為天才的軍事家——毛澤東,縱使一代戰神也只能徒勞無功。


紅軍長征兩萬五千裡,薛嶽帶著國民黨中央軍8個師窮追不捨,追了兩萬裡,和中共領導人交手多次,也成了”不打不相識“的”老朋友“、”老冤家“了。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當時薛嶽還駐守在貴州。他連續三次請命,要求到前線抗戰,最終得到蔣介石應允。9月17日,他到達南京,被任命為第19集團軍總司令,歸第三戰區左翼軍總司令陳誠指揮,投入淞滬會戰。


薛嶽在蘊藻浜南岸一帶堅守半個多月,雖然傷亡巨大,但也給日軍很大的打擊。而且正面的抵抗日軍,也帶來了第一手敵情信息,為日後的抗戰積累了經驗。


在整個抗戰過程中,薛嶽最為有名的戰績和最為很多軍迷所津津樂道的戰役,莫過於三次長沙會戰了。

國民黨原來是不準備守長沙的。蔣介石的意思是,守得住就打,守不住就走,避免決戰,保存實力。當薛嶽接到命令:在長沙死守兩個星期,一旦壓力太大守不住,就把部隊後撤到湖南醴陵、衡山、湘潭地區,放棄長沙以北。


可這時薛嶽倔脾氣上來了,做為軍人自然有軍人的尊嚴和傲氣:”什麼挺不住?我老薛一定挺得住。“為此白崇禧和陳誠專門乘飛機從重慶到長沙,面勸他。薛嶽堅持不撤,還斥責他們倆是懦夫。陳白二人也沒辦法,只好無功而返。


當天晚上薛嶽把電話直接打到重慶,找蔣介石請戰。當時蔣介石已入睡,是宋美齡接的電話。薛嶽在電話裡對宋美齡說:”我就要在長沙打,打敗了我自殺,以謝國人;打贏了算我抗命,你們槍斃我!“宋美齡告訴他不要激動,由她向蔣介石轉達。


第二天,宋美齡給薛嶽打電話:”伯陵兄,委員長講過了,你要有這個信心你就在這裡打,這個時候我們難得有這樣的信心,有這個信心我們為什麼不要呢?你不是抗命,現在委員長重新下個命令,配合你。”


後來蔣介石果然補發了一條命令:“在長沙打!”


在長沙會戰中,薛嶽開創的“天爐戰法”至今還被很多軍迷所津津樂道。薛嶽後來解釋道:當日軍發起進攻時,在保存自己的情況下,部隊先節節抵抗,節節後退,儘量地拖累和疲耗敵人,然後向斜側後方山地撤退,繞到敵人的包圍線外面去,從更大的層面上形成對日軍的反包圍,砌成兩面“天爐之壁”。同時,在中間地帶,徹底地破壞交通道路,空室清野,誘敵至決戰區域,而斷其後路,從四面八方構成一個天然“熔爐”,最後殲滅包圍之敵。


當時薛嶽有個口號:“化路為田,運糧上山。”化路為田,就是把路統統破壞掉,使敵人的機械化部隊沒辦法活動,田埂也被縮小到只有一尺之內,穿皮鞋的日本軍人在田埂行軍也十分困難;運糧上山,就是把老百姓同部隊的糧都運到山上藏起來,使敵人不能就地補給,不留一口飯給敵人吃。


三次長沙會戰,薛嶽指揮部隊共殲滅日軍11.75萬人,雖然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失利,但仍給日軍造成傷亡6.8萬人的代價。


而其創造的“天爐戰法”、“八字口袋戰法”的軍事理念是經過長期戰爭實踐和研究各種戰爭,參考各種軍事著作,已被實踐檢驗過的、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正面迎擊最有效的戰法之一。


日本人在長沙會戰中吃盡了苦頭,他們稱薛嶽為“中國戰神”、“長沙之虎”,對他心生畏懼和敬意。抗戰後期,日本人打到廣東來,到了薛嶽的老家,非但寸草未動,還把薛家的祖墳清理得乾乾淨淨,殺雞殺羊殺牛來祭祀。


日本人從來都是尊敬強者的,只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如果真如某些人所說薛嶽只是吹吹牛而已,是得不到日本人如此高規格的待遇和如此尊敬的。


另外,萬家嶺戰役也是薛嶽抗戰時期的得意之作。該戰役中,共斃傷日軍第一零六師團8000餘人,佔該團總人數一半以上。擊斃敵軍軍官第一一三聯隊長田中聖道大佐和工後第一零六聯隊長茶村秀男中佐。

葉挺聽聞後,曾盛讚:“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

將之與平型關、臺兒莊相提並論,可算是極高的贊謄了。


在中國赫赫有名的美國“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將軍的遺孀陳香梅女士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一千個春天》裡就提到:”抗戰時期,天上有一個"flying tiger"是陳納德,地上有個"running tiger"就是薛嶽。“ 這算是相當高的評價了。


抗戰結束後,薛嶽從內心是抗拒打內戰的,加之與其對戰的是另一位軍事天才——粟裕大將,以致造成連戰連敗,“內戰外行”,也許以下的一番話可以很好地反映他當時的心境:


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是同門師兄弟,共產黨的方式是自下而上,國民黨從上往下,兩者都是為了國家,殊途同歸。


從一代抗日名將到屢戰屢敗的”內戰狗熊“,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國民黨內將領的惡戰之心和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薛嶽曾短暫駐紮海南,毛主席聽聞後,特別交待:你們遇薛伯陵務必持重! 這也算是對其的肯定和讚許了。


退居臺灣後,薛嶽毫無例外被蔣介石父子所排擠,只得了個顧問的虛職,實際上已經遠離了國民黨的政治中心。


從此,薛嶽過起了閒雲野鶴般的田園隱居生活,但心中始終有所遺憾,常常嘆息落葉不能歸根。


1998年,一代名將安然逝世,享年103歲。當時,臺灣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薛嶽“這個名字了,讓人欣慰的是,他的名字在大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提及。

臺灣人能忘記這位抗日名將、一代戰神,大陸卻永遠會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而奮鬥過的英雄。因為,他們從來就是這個民族的脊樑,他們的功績也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朝聞歷史


薛嶽是否是戰神?用一場經典戰役說話。

他在萬家嶺擺下一字剪刀陣,殲滅日軍精銳師團17000人

萬家嶺戰役是武漢會戰中最精彩戰果最突出的戰役,日軍一個精銳師團幾乎被全殲在萬家嶺這個不起眼的小山坳裡。

慘敗之後的鬼子無可奈何地宣稱,這是繼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陸軍最大的恥辱。

萬家嶺地形

日軍在萬家嶺的慘敗,不僅僅是敗於守軍的頑強英勇,也敗於中國的兵法戰陣。

而擺下這個陣的人,就是被稱之為戰神的薛嶽。薛嶽喜歡用陣法是出了名的,在後來的長沙會戰中,他用天爐戰法殺得日軍慘敗而回;在萬家嶺,他擺下了一字剪刀陣,靜待日寇來臨。

喇叭口地形

一字剪刀陣,又稱為反八字剪刀陣。整個陣地呈倒八字形,兩邊依託山嶽,中間凹入,形似一把剪刀,又像一個倒八字。

薛嶽對這個陣法頗為滿意,他曾言:日軍進入陣地,如犯右則中、左應;敵犯左,則中、右應;敵犯中,則左右應。

薛嶽

最終陷入剪刀陣的是日軍第106師團,日本的師團編號100以內的是常設師團,100以外的是特設師團。106師團就是日軍第6師團的預備役,由第6師團的退伍老兵組成。

日軍106師團裝備精良,士兵大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戰鬥力極強。師團長松浦淳六郎是岡村寧次的學長,是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的心腹愛將。

也因為如此,岡村寧次雖然是松浦淳六郎的上司,卻對這老學長頗多忌憚。

四面圍攻日軍

日軍106師團在萬家嶺附近的金官橋一帶遭到慘敗,傷亡了8000多人。

不久後,在麒麟峰爭奪戰中,日軍第27師團陷入剪刀陣,被守軍包圍在萬家嶺。

為解救被圍的27師團,補充恢復戰鬥力後的106師團再次前往萬家嶺。岡村寧次勸說不下松浦,又礙於上司畑俊六的面子,只得給松浦這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日軍形象

松浦糾集起17770人的兵力,分為兩部前進。為了輕裝突襲,他丟下重炮、機槍,下令帶足6天給養,再次殺奔萬家嶺。

松浦這個倒黴蛋,原本是準備發起突襲的。沒想到才走到一半,行蹤就被守軍第4軍提前偵察到。

薛嶽大喜過望,深知松浦犯了孤軍深入的大忌,於是立刻調集了所有能調動的隊伍,其中有74軍、187師、139師等10幾個師,總共10萬多人。

奮勇殺敵

不久後,106師團被10萬大軍壓縮到10幾平方公里的剪刀陣裡。

日軍被圍數日,全軍拼死往張古山衝鋒,卻遭到了74軍的慘痛回擊,張古山上日軍屍橫遍野。

只有6天給養的日軍餓得皮包骨頭,兩眼發黑。只得坐等救援,被絕了生路。

日軍指揮部遺址

106師團被圍,日本朝野上下震動,日本天皇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救出106師團。

畑俊六見愛將被圍,將岡村寧次大罵一頓,隨後親自調動三支救援隊4、5萬人前來救援。

為避免被日軍從外包圍,薛嶽不得不抽出幾個師去阻敵。同時,下令迅速解決106師團,在日軍救援到來之前全殲該敵。

戰場遺址

從1938年10月6日開始,守軍各部開始向陷入溝谷中的106師團發起四面進攻。日軍抵擋不住,陷在狹小的地帶裡拼死反抗,死傷慘重。

激戰中,松浦淳六郎受傷,差點被活捉。激戰到10日後,106師團大部被殲,萬家嶺各處陣地到處都是鬼子丟棄的屍體,如人間地獄。

11日,日軍鈴木支隊已經抵達,松浦淳六郎帶領數百殘兵逃出了萬家嶺。

日軍掉落在陣地上的物品

萬家嶺大捷中,日軍106師團被殲滅17000人,幾乎被全殲,僅有不到數百人逃出重圍.

反八字剪刀陣在此戰中大顯神威,殺得日寇落花流水,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薛嶽指揮了多次重大戰役,給予日軍極大殺傷。萬家嶺之戰就是其中之一,從戰績來看,稱他為戰神應不是罔論。


稗史候說


我覺得戰神算不上、但是薛嶽絕對是一代看日名將。提起抗日名將薛嶽他曾經率領中國軍隊擊敗10多萬的日軍,可以說讓人非常的解氣,他因此也立下了很大的戰功。


薛嶽(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抗日戰爭中國將領,中華民國一級上將。

當年,薛嶽是第九戰區的司令長官,他自己創造的戰法曾經一度讓日軍膽寒。而且他本來就是北伐名將,名聲在外,是粵軍三劍客中的一員。尤其是在長沙會戰這一場戰役之後他成為了在戰場上殲敵最多的將領,一時之間無人不曉,更是許多的將領中無人能敵者。1946年10月10日,榮膺美國總統杜魯門所授自由勳章。


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勳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抗戰期間,更以四次指揮長沙會戰飲譽中外。葉挺曾盛讚薛嶽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三立,盛名當永垂不朽”。張治中則誇他是“百戰將軍”。

抗日名將薛嶽到臺灣後,蔣介石任命薛嶽為總統府一級上將戰略顧問。1958年8月,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66年5月,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1998年5月3日,薛嶽去逝,享年102歲。


清風寂夢


薛嶽將軍在抗戰中,率部奮勇殺敵,出奇制勝,立下赫赫戰功,被稱為“殺敵最多的中國將軍”,榮譽“戰神”盛名,威名遠播,軍旅生涯達到鼎盛時期。

薛嶽出生在一個具有強烈愛國傳統的家庭。父親為其取名薛仰嶽,希望他和岳飛一樣盡忠報國,對他寄予無限厚望。

少年薛嶽不負父輩厚望,自小勤奮攻讀。年僅11歲的他進入保定軍校學習。畢業後,他擁護孫中山的革命政策,投身革命。孫中山成為非常大總統後,薛嶽任總統府警衛營長,忠心追隨孫中山。陳炯明叛變革命後,孫中山夫婦身處陷險境,薛嶽率部忠心守護,使孫中山夫婦安然脫身。

1926年,薛嶽率部參加北伐,在攻打軍閥孫傳芳的南昌之戰中,北伐軍久攻不克,士氣漸無,唯薛嶽部頑強作戰,受到蔣介石褒獎。攻克南昌後,薛嶽升任師長。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薛嶽被蔣介石委以重任,全力追剿紅軍主力。在西南戰場上,薛嶽給紅軍制造了一些麻煩,隨後被晉升為中將。

抗戰時期是薛嶽的人生巔峰。他最為人稱道的得意之作是萬家嶺大戰和長沙會戰。

1938年7月,日軍集中優勢兵力,大舉進犯武漢地區,意在驅逐國民政府偏安至一隅。蔣介石嚴陣以待,任命薛嶽為總指揮,全力抗擊日軍。薛嶽在這場戰役中,運用“八字口袋”陣法,痛殲日軍,取得大捷。

1938年10月2日,日軍主力進犯萬家嶺,薛嶽隨即電請蔣介石,請求增兵支援。蔣介石調集軍隊火速援薛。在萬家嶺一帶圍殲日軍,岡村寧次發現日軍陷入包圍,可為時已晚。薛嶽部合而圍之,日軍損失慘重,岡村寧次也哀嘆薛嶽難以撼動。

1941年,日軍再犯長沙。薛嶽在這場戰役中制定了“天爐”戰法,即利用長沙江湖密佈的特點,將優勢兵力部署在爐底,周邊佈置密集網點,採用各種軍事手段分散打擊敵人,最後集中優勢兵力在爐底包抄敵人,合力圍殲。

日軍攻破長沙防線後,孤軍至長沙東南。薛嶽當機立斷,調集大軍在外線對日軍進行包抄,日軍見勢不妙,隨即撤退,此時已被薛嶽包餃子了。長沙之戰殲敵5萬餘人,戰果輝煌。日軍稱薛嶽為“長沙之虎”。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薛嶽去臺。蔣氏父子逐漸冷落薛嶽。晚年的薛嶽以書畫聊日,逐漸隱退。

薛嶽是抗戰的有功之臣,祖國和人民並沒有忘記他,他的故居現在已被完好保存,供人們瞻仰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