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公開課表演性質太大或者基本靠演,沒有實用價值,你怎麼看?

月嬌使者


公開課以及優質課競賽表演性質大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通過公開課可以提高老師的水平,逐步成長為優秀的教師。

獲得國家級省級獎的公開課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校是省一級示範學校,許多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市級上課大賽中獲獎。要獲獎不容易,學校專門組織組內所有同科教師,聽課、磨課,從結構、知識、語言、教具……都是集中了教研組成員的智慧,而且請校外專家來指導。

教學有“六認真”,上課只是一方面。要有好的教學質量,必須做到“教學六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課外輔導、認真考試……三分教學、七分管理,可見上課只是一個方面而已。

不過,獲得獎的教師大多數教學質量高。通過上課大賽,年輕教師得到了鍛鍊;獲得大獎,學校進行宣傳,學生佩服,親其師信其道。只要他們努力工作,不斷總結,取得好成績水到渠成。



平淡是真oymlq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教師。如果你不是,下面聽我的解釋。如果你是剛入行的教師,請你端正自己態度,再看解釋。如果你是老教師,我替你教的學生擔心。

公開課是什麼?磨刀石。我校是全國掛的上字號的,全市第一的名校。可能是這個原因,我校無法做到招新老師,每次都是從鄉下調一批老師進來。教學水平如何不得而知但到了我校以後首先是:地獄三學期。每學期一次展示課。我校每年級9個班,新老師要選擇一節課在8個班上一次(這叫試教),最後當著全校(如果有外來參觀的,也要看)展示一次。我當年入校後,這課上真的是生不如死。第一次上課後,被年級老教師批的一無是處。花了3節課,確定上課環節。花了2節課,來記住自己的細節。包括如何導入,如何過渡,什麼時候聲音高,表揚學生的詞彙。最後感覺自己快崩潰了。每節課學生生成都不同,如何破解,那些生成要講,那些拋棄。但到了最後展示時,我還是掉了一個環節。教研主任說了一句:“年青真好!潛力無窮!”我擦,這是不合格。再來!我這樣度過三個學期。真的是不堪回首的三個學期。現在回憶,我那幾年確實進步非常大。這就是所謂的公開課,是給老師提高的平臺。

所謂的試教準備,這樣搞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提前下發答案的表演課,在行家眼裡一眼就會看穿。學生素質是很難靠幾個答案矇混過關的。我現在也常常做在評委席上,這時我就會說:“學生演繹的很精彩。”人家就懂了!

附錄:我校每年級每年選擇一個教師上公開課,第一去全市比武,一般都可以一直打到全省去。每個教師在會議室上一節展示課,隨便讓外校參觀的人聽。(自己選擇試不試教)


yyyysssswwww


這個看法基本對!我早己經就公開課的價值展開過評論。我一直認為公開課是”作秀課“,對於教育教學沒有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學校或上級領導強加在老師頭上的負擔。每個老師為了晉升職評,不得不造假作秀。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時間、人員、財力、場地〉等。這樣做滿足了教師職評的證書等級需求,滿足了抓教學領導掌握教師評審權利的需求。其弊大於利,應該摒棄!但是真正抓教學,促提高,應該深入實際,到教學一線去,多聽”推門課“”隨堂課“,多觀察老師的教態、進度、講課內容、是否講出重點、教學細節如何、學生是否聽得進去等等,在教學上不必要玩花活,搞虛偽!我說的你是否贊同。歡迎研討!


君臨天下102102459


公開課都是作秀,課件華麗不實用,都是沒用的。長期以來就有這種論調。曾經在一次千人的教研活動中,出課教師被北京來的專家指出一處不足,下面的老師掌聲如雷。彷彿終於找到了一個發洩口!

其中有酸葡萄心理。還有對於出課過程和老師並不瞭解!

你不知道出課過程是怎樣的,有人說公開課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多少人打磨的結果,其實錯了,公開課更多的出課老師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努力!別人提出意見,真正落實的是出課教師,沒有人能夠給你解決,真正讓別人拿著教案出課的教師也成不了名師,其中的心酸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我一個同事,參加一個教研活動,每天攻到凌晨一兩點,連續兩個月,那種辛苦,別人不會了解!我另一個同事,孩子只有兩歲多,接到一個出課任務,每天加班很晚,週末不休。孩子在家哭著喊媽媽,她也掉淚,但為了上好課,還是在孩子入睡以後,夜裡凌晨再起來備課。

人應該尊重別人最起碼的勞動付出!這是做人的基本!

公開課所展示的與平時課堂不同,它代表著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也是老師們最後教研的探索方向。試想,如果讓你去聽課觀摩,你就聽了一節平時課堂的家常課,你會願意嗎?估計你又會抱怨不已!

第二,對於上課教師不瞭解!大凡經常出觀摩課和優質課的教師,其素質都在教師當中是佼佼者,他們的個人素養和授課能力都很強,平時的工作認真,成績也是出類拔萃的。我不知道別處怎麼樣,就我瞭解的,成績真沒有差的!就拿我上面說的那位出課的教師吧,即使每天晚上熬到一兩點,並沒有耽誤上課,期末,人家班級成績穩居第一。

不否認,公開課有取悅大眾的可能,也不排除有的公開課作秀成分太明顯。但你無法否認出課教師的付出和出色!

當然,隨著課堂改革的深入,教師教研觀念的更新,作秀的課堂會越來越少。課堂朝著紮實,平實,樸實推進!


寐語小築


我覺得公開課有一定表演性質,我們學院的公開課,為了取得名次,為了效果好,事先進行彩排,先由授課老師講一遍,然後相關老師若干名一起談論分析優缺點,提出各種建議,將相關學生找來,把事先準備的提問或小組討論的問題指導學生反覆練習標準答案,然後再講一遍,再由若干老師討論,更甚者將本學科的網上優質課直接克隆,經過多次演練之後再在全院的教師面前“表演”,哪個部門排練的好,就會取得好成績,評委們各個專業不同,隔行如隔山,更注重的是形式,所以公開課更像表演課,得獎的老師平時講課並不和公開課一樣精彩,公開課成為大家智慧結晶,成為獲獎老師的榮譽,進而成為評選各種獎勵的加分項。

其實我覺得評價一個老師授課的真實水平就是隨堂停課,那個比較真實與公平,公開課就像化妝的所謂美女,水分太大,平時上課的真實狀態就如褪去了紅裝的素顏女人,才更真實。


nn往事如煙


公開課對老師的成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作用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公開課需要老師甚至學生精心準備。這期間有鍛鍊老師的作用,但是公開始的本質是一場秀。表演成分太多,花樣太多過於熱鬧,有些脫離教學本質。對於外行來說肯定是熱鬧,學生反饋效果好,師生互動多。但是公開課不強學生學到什麼,不講重點,避開難點,難了學生就會反應差,體現不出學生的主體性,不能反映出老師一教就會,一點就透。公開課就失敗了。所以公開課一定要淺顯易懂,最好能讓外行聽懂。就要刪除難點,簡化教學內容。多些活動,多些熱鬧。讓一個班級公開課多了,成績就會下降是最大的問題。但是公開課有她積極的意義。所以公開課可以有但是要適度。


旅途TLOU


公開課和競賽課都經過不同程度的打磨,做了充分的準備,整堂課比較完美,看起來確實有表演的性質。但是,公開課和競賽課非常有價值。

首先,對上課的老師非常有意義。

很多剛走上教學崗位的年輕教師,學校會反覆要求他們上公開課。公開課的前期準備實際上就是新晉教師迅速熟悉教材,不斷思考教法,深入瞭解知識體系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的過程,這對新晉教師的迅速成長非常重要。公開課後都會有評課環節,參與聽課的老師會從教材的把握、教法的選擇、教學流程的設計、課堂的掌控能力等方面全面進行點評,會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的建議,主講老師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將會收益良多。

其次,有些公開課是校內示範課 ,這類課都由校內優秀教師主講,對參與聽課的老師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優秀教師上課都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聽課者若能擇善而從,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吸取眾家之長,對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將會大有裨益。

第三,競賽課的意義,在於一方面是對參賽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一堂競賽課一般是由整個教研組推出,所以對團隊能力的提升也頗有意義。

競賽課一般第一輪進行校內選拔,這個過程全員參與,選拔過後,就會在教研組不斷磨課加摩課,由主講老師先行備課,試講,其他組內成員參與聽課評課,不斷的提出問題改進問題不斷的提出建議採納建議,整個教研組群策群力,不斷完善,智慧火花不斷碰撞,大家都會有所收穫,有所進步。

最後,公開課多的學校競賽課多的學校,教研氣氛濃,大家能通過這些活動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學校課堂教學才會有新鮮血液補充進來,才不會因循守舊,一塘死水。


清水河畔月


公開課有表演的成分,但是也不應完全否定!

大家吐槽公開課、優質課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在職稱評聘和優秀評比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公開課往往成為一些年輕教師的舞臺,很多老教師往往望塵莫急!有時候感覺不公平。

公開課的課堂教學效果應該是不錯的。因為要想上好一節公開課,課前的功夫下的是很大的。往往需要一兩天甚至更多時間的去準備。寫教學設計,制課件兒等。經過這麼充分的準備,那麼一節課下來肯定效果是不錯的。所以說不能否定公開課的效果。

但是,平時上課的備課可沒有這麼充分,一般達不到公開課的效果。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公開課不是唯一的途徑。有道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聽過一些教育專家的公開課,有的專家講的真是水平很高,公開課雖然不是教學的標準,但是每一位老師都要力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談學習聊教育


公開課表演性質太大或者基本靠演,我是不同意的。

一般來說,一節公開課的展示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一、選題

也就是選課,教師按照教材大綱要求和課程標準來確定講課內容。這個環節一般由授課教師決定,畢竟每位老師擅長領域不同、科目不同。

二、備課

包括教案撰寫、教學設計、備教材、備學生……這個環節比較耗時間,主要是完善教案和教學設計。為力求課堂內容完美展現,教學設計不但要符合課標要求,還要符合當堂學生心理和認知水平。



三、磨課

整個公開課的展示過程,磨課是最累最漫長的一個環節。磨課就是模擬公開課場景,由資深教師對授課教師進行觀摩,指出不足之處和改進建議。如此反覆,耗時個把月,直至近乎完美,磨課結束。

四、公開授課

公開授課,一般分三種情況:

競賽:公開課競賽是分等級的,按校級、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獲獎等級越高,含金量越高,對個人職業生涯幫助越大。

師徒結對展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教師職業裡也是有師徒關係的。為了讓新教師能夠更加快速成長,儘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一般是老教師和新教師師徒結對,師傅要給徒弟展示如何授課,徒弟也要展示給師傅進行反饋,類似磨課。

優質課展示:這一類公開課大多是以教育扶貧、送課下鄉的形式出現。目的在於傳播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分享教學經驗,提升當地教師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一節良好的公開課,既能體現授課內容質量,也能體現授課教師業務水平。


從某個角度說,公開課是表演課!授課教師需要把這堂課的構成因素最好的一面都演示出來,包括教師自身、學生、授課內容、板書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很好地考量一個教師的業務水平,也能夠給觀摩者帶來現實價值。

公開課的幕後工作量其實很大,需要付出很多辛勞,最後只是濃縮成一節40分鐘的課堂,著實不易!

如果說公開課沒有實用價值,那麼現如今的“互聯網+教育”在線學習是否有實用價值呢?視頻不斷剪輯優化的過程,不正是教師磨課的環節嗎?


燭光微芒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公開課,還是有非常大的作用。首先說一說為什麼大家覺得公開課是作秀呢? 那是因為公開課是需要表演的成分,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受眾。但是,這並不能否認公開課是一堂高質量的教學課。如果每一節課教師,學生都按照公開課的標準去準備的話,那麼教學質量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提升。老師為什麼討厭公開課?因為他們兩個比平常付出更多的努力,老師也是人,也要面子,他們為了在公開課上獲得好的成績,就會花更多的精力去準備公開課。學生為什麼不喜歡公開課呢?語文公開課,教師要求比較嚴格,學生不得不提前預習,不能在課堂上開小差,要認真的聽講,這就限制了他們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