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魚雷機是三座而俯衝轟炸機是雙座?

Saudi沙隆巴斯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筆者以為題主提問的對象應該是指二戰時期的艦載魚雷機和艦載俯衝轟炸機。確實,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和二戰時期,各國海軍研發裝備的艦載魚雷機大多采用三人機組,比如日本海軍的九七式艦攻,“天山”艦攻(日本海軍的艦載魚雷機即艦上攻擊機),美國海軍的TBD“蹂躪者”和TBF“復仇者”,英國海軍的“劍魚”、“大青花魚”、“梭魚”等,均採用三人機組,而各國的艦載俯衝轟炸機基本是雙人機組,比如日本海軍的九九式艦爆、“彗星”艦爆,美國海軍的SBD“無畏者”和SB2C“地獄俯衝者”,英國海軍的“大鷗”等,都是雙人機組。

日本海軍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


艦載魚雷機與艦載俯衝轟炸機在機組成員數量上的差異主要源於兩者攻擊方式上的不同。在二戰時期,艦載魚雷機除了掛載魚雷進行魚雷攻擊外,還可以掛載炸彈進行水平轟炸,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海軍九七式艦攻,比如在1941年12月7日奇襲珍珠港時,第一攻擊波的89架九七艦攻中有49架掛載800公斤炸彈進行水平轟炸,40架攜帶1枚九一式魚雷進行雷擊,第二攻擊波的54架九七艦攻則全部掛載炸彈。

日本海軍九七式艦載攻擊機


在進行魚雷攻擊時,飛機由低空進入攻擊航線,從水平方向發起攻擊,此時由位於座艙最前方的飛行員通過機首方向的瞄準具進行目標觀測並投擲魚雷;在進行水平轟炸時,飛機由中高空進入攻擊航線,從垂直方向上發起攻擊,此時飛機仍處於平飛狀態,飛行員難以觀察到目標,所以需要由座艙第二位的轟炸瞄準手通過機腹的窗口進行瞄準投彈。簡而言之,艦載魚雷機需要兩名機組成員分別負責雷擊和水平轟炸兩種攻擊方式,而第三名成員通常擔任無線電員兼後部機槍射手。相比艦載魚雷機,艦載俯衝轟炸機只有一種攻擊方式,即掛載炸彈進行垂直方向上的俯衝轟炸機,而飛機在俯衝狀態下,飛行員就可以完成瞄準投彈,因此無需增加一名乘員。

美國海軍TBF“復仇者”魚雷機


除了攻擊方式的不同外,艦載魚雷機還常常擔負諸如偵察、反潛巡邏、校射等任務,相比艦載俯衝轟炸機更注重多用途性,而增加一名乘員有助於更好地分擔任務強度,提高作業效率。比如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海軍航母上沒有專用的艦載偵察機,多由九七式艦攻執行偵察任務,同時也兼用於反潛巡邏。在執行偵察任務時,位於座艙中部的轟炸瞄準手就擔負領航員和觀察員的角色。英國海軍在一機多用方面顯得更為突出,比如著名的“劍魚”在設計時就作為雷擊/校射/偵察三用機,因此採用三人機組是順理成章的,這一設計理念也被後續的“大青花魚”和“梭魚”所繼承。

英國海軍“劍魚”魚雷機,屬於典型的多用途機型。


當然,艦載魚雷機的機組成員配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任務類型進行調整,比如執行雷擊行動時就可以取消轟炸瞄準手。而且,到戰爭後期隨著飛機性能的發展,也出現了兼具雷擊和俯衝轟炸能力的機型,比如日本海軍號稱“攻爆合一”的“流星改”,美國海軍的SB2C“地獄俯衝者”也可以掛載魚雷,上述機型均為雙人機組。

日本海軍愛知“流星改”攻擊機,兼具魚雷攻擊和俯衝轟炸能力。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其實不確切,多發的岸基魚雷機往往乘員多於3名,比如96陸攻和一式陸攻都是7名乘員,雙座的魚雷機在歷史上也有不少,應該說,二戰期間主流艦載魚雷機,如英國的劍魚,大青花魚,梭魚,美國的TBD,TBF/TBM,日本的B5N97艦攻,B6N天山艦攻都是三座,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日本的B7A流星是雙座的,美國的AD/A-1多用途攻擊機則是單座,而俯衝轟炸機則是以雙座為主。

掛載魚雷的AD多用途攻擊機

這個區別的原因,筆者理解主要是在二戰期間,艦載魚雷機設計時通常都要考慮到客串中高空水平轟炸機,反潛巡邏機等角色的需要,一方面,作為高空水平轟炸機,有可能需要一名領航員/轟炸瞄準手,另一方面執行反潛巡邏時,多一雙眼睛能夠提高搜索效果,所以除了飛行員和尾部機槍手/無線電員之外,還在座艙中段設置了一個領航員/觀察員/轟炸瞄準手的座位,這個座位位置往往會在側面和底面設置觀察窗以便觀察

梭魚,可以看到觀察員座位兩側的觀察窗

但是在二戰的實戰中,發現這個領航員/轟炸瞄準手的作用非常有限,很多時候是白白浪費飛機載重,美國海軍的TBD和TBF/TBM在多數情況下往往只搭載兩名乘員,而英國人乾脆經常把劍魚中間那個座位改成輔助油箱

TBF實戰中經常只搭載兩人


DDG的老船塢


二戰大部分艦載魚雷轟炸機確實是三座的。那麼對比一下同時期三座魚雷轟炸機和二座俯衝轟炸機相比乘員多了哪一個呢?是中間的瞄準/投彈手。不過這個傢伙其實通常不負責魚雷的瞄準,那是前座飛行員的職責。中間的這位負責水平轟炸的瞄準。二戰時期的艦載魚雷轟炸機是個多面手,除了魚雷攻擊,還可以執行水平轟炸、偵查搜索、觀察校射、甚至反潛等等一系列工作。如此一來兩個人就不太夠用了。魚雷攻擊的時候,飛行員視野最好最直觀,就由飛行員直接瞄準。水平轟炸的時候,飛行員負責控制航線並穩定飛機,中間的投彈手負責瞄準投彈,這個時刻他暫時是飛機上的老大,飛行員此時也要根據他的口令調整飛機。這時如果有敵機攔截,後座的機槍手就負責開火自衛了(如果是飛行中飛行員可操縱前向固定機槍,部分機型中間投彈手可以操作腹部機槍,但投彈時這兩位就心無旁騖專心轟炸了)。至於搜索,多一雙眼睛總是好的。校射麼,有專人負責肯定比飛行員兼顧要強得多。反潛的話,投彈類似水平轟炸,早期是目視搜索,後期型號更需要專人操作雷達和聲納浮標。所以說,魚雷轟炸機的投彈手,更多的是為了水平轟炸和多用途任務設置的,如果是純粹的魚雷攻擊,倒不需要他。所以歷史上有些時候單純執行魚雷攻擊任務,只上飛行員和後射手,比如英國的劍魚魚雷轟炸機就曾取消中間的投彈手,並在其座位上加裝油箱以增加航程。奇襲塔蘭託的劍魚執行轟炸任務的則取消了機槍手。至於俯衝轟炸機就不多說了,任務相對單一,投彈軌跡與航向和飛行員視野重合,瞄準投彈飛行員自己一個人搞定,加上自衛的後射手,兩個人足矣。


錫兵中士


魚雷需要裝填數據(駕駛員、投彈手、裝填員),而俯衝轟炸機不需要(駕駛員、投彈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