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本溪市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北與瀋陽市、撫順市相連,西與遼陽市、鞍山市相接,南鄰丹東市,東鄰吉林省通化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本溪五女山山城是高句麗的發祥地、清朝的肇興地。本溪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是中國著名的鋼鐵城市,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

本溪還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市、全國依法治市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素有“中國鋼都”、“中國藥都”、“中國楓葉之都”、“中國遼硯之都”之稱。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我出生在本溪,從父母的簡歷看我在本溪渡過了人生的第一個春秋。然而多年來我心中的本溪印象只是秋天紅葉,去本溪也多是為了五女山、牛頭山、大石湖、老邊溝的大美自然景觀。

走進平頂山,細數山上特有的文化遺存,恍然大悟:“工業”、“軍事”,才是本溪歷史的關鍵詞。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平頂山,坐落於市區南部,海拔661.2米,是本溪市區一座高大的山峰。平頂山與太子河遙相呼應,被譽為本溪的“父親山,母親河”。

平頂山曾多次易名,古時因原始森林和衍水(太子河)水豐流量大等因素,山上經常白雲繞頂,有“白雲鎖山”之仙象,得名“青雲山”。明朝收復元朝鎮守的青雲山後,易名“平定山”。清朝末期根據其頂部平坦的自然山勢,改名平頂山。現本溪最大的行政區平山區由此命名。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平頂山頂部平坦,山頂四周絕壁圍繞,似刀削斧劈,崢嶸峻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覽無餘。因地貌獨特,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朝曾在此平定元末殘餘軍事力量,清末這裡是日俄戰爭沙河會戰的主戰場,抗日戰爭和三年內戰期間,平頂山都發生過影響戰爭進程的重大戰鬥。因此,平頂山是座名副其實的“兵山”。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青雲關是平頂山山頂的主要關隘。大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王徵東時白袍將薛仁貴率領唐軍攻佔青雲山獲勝。這是發生在該山的歷史第一仗。青雲山助唐有功,易名“紫雲山”,山城的主城門順理成章成了“紫雲關”,“紫雲關”是古代“青雲山八景”之一。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公元二世紀,高句麗王朝趁中原內亂,無暇東顧之時,沿渾江流域進入太子河流域,在平頂山首建山城。唐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和薛仁貴徵東,大軍在青雲山下紮下大營,砍樹挖井二建山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元順帝逃亡漠北,元朝滅亡,殘留元軍在平頂山再建山城。

現在仍能出水的四口唐朝古井以及城內出土的元代陶片、瓷片及石臼等,是囤兵的最早記錄,驗證了平頂山“兵山”之說。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平頂山元代城址為高家奴佔守時期所築,城牆大部分利用直矗的天然峭壁,僅在山崖豁口處修砌人工城牆,人工城牆保存較好的段落長約30餘米,底寬2米,上寬1米,全城周長2300餘米。城內設有井池,池壁石砌,池口呈八角形。據文獻記載,在絕頂處設有點將臺,可能是瞭望地方。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平頂山西北面是本鋼高爐群。公元1411年,明朝開始在平頂山駐軍,為了解決龐大的隊伍開支問題,明政府實行屯田、屯鐵政策,就地種糧、鍊鐵。遼東的5處鍊鐵所中,平頂山鍊鐵所規模最大,這是本溪最早的冶鐵工業。

明朝的煉焦冶鐵業催生了本溪第一個商鎮-火連寨,明朝修建遼東邊牆的重大軍事工程又催生了本溪第二個商鎮-鹼廠,直到清王朝在平頂山下的本溪湖煉焦冶鐵,最終把軍事意義的平頂山和工業意義的本溪湖整合起來 ,發展成了今天的本溪市。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日俄戰爭遺址。日俄戰爭是交戰雙方在中國領土上,為侵略中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爭奪利益而進行的戰爭,爆發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4年)10月。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日俄戰爭中著名的“平頂山戰鬥”是遼東“沙河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平頂山和本溪境內的連山關是通往小市、瀋陽、遼陽、丹東諸縣市的咽喉,決定戰役勝負,因此被雙方反覆爭奪。

平頂山日俄戰爭遺址由前沿指揮所、碉堡及交通壕三部分組成。防守體系呈縱深排列,全長285米,共11個碉堡。遺址多處已被戰火摧毀,部分遺址淹沒在雜草灌木之中,鮮為人知。這些工事當時被獲勝的日軍佔領。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因本溪戰略地位極其顯要,進入20世紀後,日本人一邊對本溪地區煤鐵資源開展工業化開發,一邊瘋狂建築軍事設施,防備我國軍民的破壞和盟軍的打擊。

上圖:本溪草河口車站特大型碉堡遺址,主堡地面部分上下兩層,四周規則分佈臥、跪、立式射擊孔近100處;登上紅色豎井式瞭望臺草河口鎮周邊狀況一覽無遺。

下圖:安奉鐵路隧道和沿線碉堡;

途經本溪的安奉鐵路(今丹東~瀋陽)是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藉口戰時軍運需要,強築的輕便鐵路。是日本掠奪東北資源和侵略中國的主要運輸線。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日軍本溪城防要塞遺址示意圖顯示,平頂山、石家溝和紅石砬子山三座主陣地呈“品”字形恰巧分佈在今天明山區、平山區和溪湖區各一處,互為犄角,形成了完整的關東軍本溪要塞。平頂山陣地居首,聯動紅石砬子山陣地和石家溝陣地,加上偽滿防空陣地(炮臺山、氣象山、宮原陣地)的配合,防空火力可覆蓋本溪市區100多平方公里範圍。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1941年12月8日,面對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宣戰。1944年9月8日,美國空軍開始大規模空襲偽滿洲國重要軍事目標。美重型轟炸機B29出動約百架,對東北最大的煤鐵基地本溪和鋼鐵城市鞍山進行轟炸。9月8日是偽滿洲國“詔書奉戴日”,盟軍選擇這一天轟炸給關東軍極大震懾,同時讓東北人民知道勝利就在前方。

本溪湖特殊鋼株式會社宮原工廠(今本鋼特鋼廠),由於被轟炸和原材料緊缺等各種原因,生產一落千丈,陷入困境。據1945年統計,本溪湖特殊鋼株式會社當年僅生產特殊鋼707噸,鋼錠647噸,鋼材322噸。隨後美軍在東北的一系列空襲行動,給侵略中國東北的日軍及偽滿當局以沉重的打擊。

照片為美軍本溪湖鐵工廠偵察照片。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與本溪同時被轟炸的還有瀋陽、鞍山等重要目標。1944年12月7日盟軍飛機在轟炸瀋陽軍事目標時,由於關東軍掌控下的奉天盟軍戰俘營沒有按照國際慣例做出標識,遭到誤炸,致使19名戰俘死亡,30多名戰俘受傷,日軍此舉受到國際輿論強烈譴責。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抗戰結束,1946年國民黨王牌部隊207師進駐本溪,駐守平頂山的一支驅使民夫一邊修復加固鬼子的防禦工事,一邊用鋼筋水泥構築新的碉堡群。碉堡群由塹壕、暗道、哨所、暗堡、掩體、指揮所等部分組成,牆體堅固,佈局猶如迷宮。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儘管國軍工事固若金湯,我東北民主聯軍還是取得了本溪保衛戰的勝利。

本溪保衛戰作為中國共產黨實現整個東北戰略部署的關鍵之戰,從1946年4月1日開始至5月4日結束,歷時33天,共經歷3次大的戰鬥,斃、傷國民黨25師師長劉世懋、52軍副軍長鄭明新、14師師長龍天武以下7000多人,打亂了國民黨軍進攻東北解放區的戰略部署,牽制國民黨軍主力達一個月之久。本溪保衛戰是東北開戰以來民主聯軍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城市防禦作戰,為民主聯軍此後更大規模的城市防禦作戰提供了可貴的經驗與教訓。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1948年10月,遼瀋戰役期間國民黨207師退出本溪,平頂山改由國民黨遼寧保安第一旅第二團駐守。

10月30日,第四野戰軍遼東軍區獨立一支隊司令員趙國泰,指揮部隊利用暗夜接近平頂山,向負隅頑抗的敵軍發動全面進攻,擊潰國民黨5000多人的守山部隊,俘敵三個連。平頂山戰鬥結束,標誌著本溪市全境解放。1948年10月31日被定為本溪解放紀念日。

趙國泰,1948年本溪解放時我軍最高指揮官。湖北崇陽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4年在大連逝世,享年59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我的出生地:本溪橋頭鎮孫家堡。原以為橋頭是荒涼的鄉下,去過平頂山才知道,日佔時期橋頭比本溪湖發達的多。

橋頭是人民空軍誕生地之一。

1945年10月下旬,我延安航空小組在橋頭金家堡子機場接收了以大隊長林彌一郎為首的原日本關東軍第二航空團第四飛行大隊300餘人和飛機,改編後,他們為中國空軍的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

橋頭是解放軍高射炮部隊誕生地。

1945年11月,我軍在本溪接收了敵偽4門日製75毫米高射炮,組建了第一個高射炮大隊。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現在的平頂山戰爭硝煙散盡,一片祥和景象。地質館、電視塔、孔子像,好好學習,“平步青雲”---這是平頂山大門上雕刻的四個大字。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現在的平頂山不再是“兵山”,而是人民的公園。喜歡熱鬧的扎堆健身,喜歡思考的在書房靜坐,青雲關城牆刻寫著文藝青年的愛情宣言。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山頂東側的最高點是紫雲峰,峰頂鐘樓周邊是俯瞰山城東部的最佳處。四座鐵路橋和四座公路橋橫跨太子河銜接兩岸,本鋼一片蒸蒸日上的工業氣象。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原平頂山碑林已經遷移,門前的本溪歷代官印園刷足了歷史存在感。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伊始,本溪和重慶、廣州、南京、瀋陽、鞍山、西安、撫順、武漢比肩,位列直轄市。本溪煤炭鋼鐵工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平頂山是個有信仰的山,儘管冬季去萬佛窟的棧道被封了,山上仍時不時看到廟觀。

杜度祠為紀念清初名將杜度而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孫杜度曾在此率兵與明軍激戰。院裡立著一通石碑,碑文用蒙漢兩種文字記載杜度攻打朝鮮、山東、山西、北京的一系列卓著戰功。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走進“兵山本溪”——走進抗戰歷史

  觀景平臺--飛雲亭

平頂山還有八角甃、古梯田等歷史文化景點,可以說平頂山承載了本溪城市的歷史文化。走進這座“兵山”,才真正走進本溪。

(文中未加印圖片借自網絡,文章僅為個人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