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如何才能做到前虛後實呢?

高老倌


題主所說,是一個景深控制的問題。

但這個前虛後實……是前景虛化後景實?好像不太符合規律,是不是前景虛化而主體實,也就是讓前景出景深範圍吧?因為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讓後景也就是背景實,這樣對突出主體有影響,當然不包括風光攝影。

好吧,我就按“前景虛而主體實”來說一下。

上邊已經說了,讓前景虛,其實是讓前景不在景深範圍之內。如果是通過距離上的計算來讓前景虛,有點不太符合實際,不具有操作性。而具體的實際做法是:讓前景離相機越近越虛;讓前景離主體越遠越虛!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主體是實的,但離相機越近的地方,虛化的越嚴重。這就是讓前景離相機近。

特別是在用廣焦大景深拍攝時,更要將相機靠近前景。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從前景到主體虛化程序的變化過程。


南方之南


攝影中的虛實除了因為動態模糊,就是控制景深做到的。客觀說,前虛後實的表述是不對的。應該是中間清晰,前後虛;清晰範圍稱為景深;並且焦點最清晰,越遠離焦點清晰度逐漸減弱。其中焦點前1/3+後2/3構成了景深範圍。(關注攝影中級班,輕鬆學攝影)

在實際的拍攝中,我們要對著主體的關鍵位置對焦。比如拍攝人物要對眼睛對焦。當我們希望前景虛化的時候,需要主體離前景有一段距離。靠近前景,並對主體對焦。前景就被排除在景深之外而虛化了。景深是很重要的攝影技術,它可以很好的幫助突出主體,更藝術的表現畫面空間感。所以是攝影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之一。

不過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對景深的使用還缺乏認識。常常是要麼小光圈拍風景,要麼最大光圈拍人物,虛化背景。其實現實中許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中間還有灰。要學會控制景深,並且善於利用景深外的色彩、形狀因素來烘托、平衡畫面。

我是攝影中級班,每天分享攝影知識、新的。歡迎您點擊頭像關注。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幫忙點贊支持。同時歡迎您的收藏和轉發。


攝影中級班


題主好,不請自來。

這是景深效果,焦平面內的物體會清晰,焦平面外的物體則會模糊。

要做到前景虛化,遠景寫實的效果,

焦段越長的話,景深就越淺;光圈越大的話,景深也越淺。

同時越靠近被攝物體/人的話, 景深也越淺,虛化效果比較好。

因此可以在拍攝的時候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將光圈力所能及地調大,大光圈下焦平面與焦平面之間也比較明顯。

比如下面這張圖,採用了f2的光圈,特意虛化了前景的支架,對焦點放在了接口上。

2:如果光圈不夠大,但是可以調整焦段,可以將鏡頭調至最長焦段。舉個例子,對於一支70-200mm f2.8的鏡頭來說,當光圈為f4、焦段為70mm的時候,畫面所產生的背景虛化的效果甚至大於於光圈為f 2.8、焦段為200mm時的虛化效果。

下面這張圖是我拍攝的辦公桌,使用的是適馬35mm f1.4,拍攝時因為焦段比較低,所以即使是大光圈看上去畫面焦內、焦外分隔得也不明顯。

3:當光圈、焦段都被控制的時候,可以通過靠近被攝物體來提高拍攝的虛化效果。


手機拍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都知道手機鏡頭的虛化效果不強,但是往往靠近拍攝物體時就有很好的焦內外效果,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對您有幫助噢!

點進頭像可以看到更多回答噢!

有攝影方面的疑問歡迎私信交流,


汀葞央央


靠近前景,對焦主題,大光圈





山行客山行客


對焦在後,前景自然虛

有大光圈的可以將光圈調大點。

變焦的就將焦距調長點。
這是手機拍的,僅作例片說明?


好攝農夫


老馬視圖回答你。

前虛後實是攝影作品中常用的一種技術手段,也是一般攝影愛好者應當掌握的基礎技能。


過去這類照片兒必須通過相機的大光圈實現,現在手機也有了這種功能。

如果僅是想實現前虛後實的照相效果,那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講什麼景深之類的基礎理論。你就記住一條:當光圈設置到1.8或2.0時,這種效果就會呈現,如果光圈設置到3.5或者4.5,可能會不太明顯。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環節,就是你如何對焦決定了是前虛後實,還是前實後虛。如果要實現前虛後實,那麼就應該對焦點定在遠處。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老馬視圖312


用手動對焦不就完了


臧遨


長焦距,大光圈,焦點放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