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生女兒沒壓力,不用買房真輕鬆”,對此你怎麼看?

鴨梨_採了個花


這個觀點在中國相當普遍,經常會聽到“男孩是建設銀行,女孩是招商銀行”,尤其是在當下中國房價飆升的年代,生男孩更被認為是壓力巨大。

沒錯,男人本就應該承擔起家庭的主要責任,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而且在如今男女比例失調的狀態下,男孩的壓力更是繼續增加,沒有房想娶媳婦難度可想而知,丈母孃錯了嗎?沒錯。

不過,這並不是我要表達的觀點,因為在我自己接觸的圈子裡,很多家裡一個女孩,依然繼續買房,而且都想買的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他們並沒有把生女兒看的很輕鬆,依然在給自己加壓,本質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宗慶後、楊國強都是一個女兒,難道他們就不創建哇哈哈、碧桂園了?

所以,天檀認為這才是更加先進的思想,女兒歸女兒,但自己的夢想一定要有,不能因為生了女兒,就感覺人生輕鬆了一大半,其實這是思想落後的表現。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這種說法,真就是隔岸觀火,想象著說吧。

我是生的兒子,我有好幾個好朋友生的都是女兒,我來說說他們的做法吧

首先,在孩子求學階段,那真是不遺餘力地培養,全家上陣。

從小到大,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大家都是一樣的用力,不管上特長班,學習,還是課後輔導,現在的高中拼搏階段,從來沒有哪個朋友因為是女孩,而放棄一點點努力,少花一分錢。

其次,在旅遊,看世界等方面,也沒少花錢。

這些旅遊,玩耍,到處逛逛等方面,也是和男孩子一樣甚至更多。

也就是說,在養的過程中,不分男孩女孩。

那結婚時,是不是因為女孩子,就可以少操點心,少買套房子呢?

以前我也曾開玩笑說過這事,後來,才發現,他們對於女兒房子這件事,是這麼考慮的:

他們會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也給女兒準備一套房子,直接落戶在女兒名下。讓女兒進可攻,退可守。房子就是女兒最大的物質港灣。

如果結婚時,男方能出婚房,那是最好。女孩子的這一套就保留著,屬於女兒的財產。

如果男方條件差一些,這房子也就是女兒的嫁妝,但是全在女兒名下,如果牽扯到離婚,女兒不至於無處可去,落得一無所有。(因為現在的婚姻法太不保護女方了,而誰也保證不了,倆人能一直過到最後?)

小時候的教育,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女孩子的精神保障,而她自己獨立擁有的房子,就是女孩子進可攻退可守的物質保障。

聽了朋友們的話,真是肅然起敬,為人父母者真是思慮得太周到了,所以,不管男孩女孩,大家都是一樣的付出,一樣的疼愛!


Longsuixinyuan


我家是女兒 關於她的婚姻 我的想法是門當戶對

房子 如果對方全款裝修好 那不用加我女兒的名字。

但是我更趨向於兩家各出一半錢做首付,寫小兩口的名字,讓他們共同還貸,給他們點生活壓力。

彩禮我是肯定要的,但是要多少取決於我自己能給女兒多少,要五萬,我就添五萬 一共十萬讓孩子帶回去,以此類推,用於她們小家的經營。這裡,我是絕對不允許男方借錢來提供彩禮的。所以說要門當戶對,我不高攀,我也不低就。


閒情十里醉


這種說法不敢苟同!我雖是倆兒傍身,不能切身體會,但觀看周圍親友,雖是生的女兒,也是供女兒上學,置房買車,忙的不亦可乎!

一是女兒要富養。俗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有了女兒更是要處處給她用好的,穿漂亮的衣服,吃好的飯菜,一點都不能馬虎。尤其是對女兒的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好。我表姐家的女兒,今年剛上大學,從幼兒園開始,就學習鋼琴、古箏、舞蹈、書法、游泳、跆拳道等等,文能提筆武能護身,每項投資每年都不下5000元。孩子上了大學,更不能缺吃少穿的,錢要給的充足,別讓那家小子用一點小錢就把養了近20年的閨女給騙走了啊!

二是女兒更牽腸掛肚。“兒行千里母擔憂”,女孩子更是如此。離開父母的視線,就擔心閨女受欺負。特別是現在爆出的女孩害的情況較多,作為弱勢群體,父母更是牽腸掛肚。

三是女兒也要置房。曾經都說有了閨女就可以享清福了,有錢多陪送,沒錢就不陪送。但現在不同了,孩子少了,作父母的都是傾其所有,為孩子置辦齊全。婚前會給女兒買套房,作為婚前財產,萬一結婚感情不好,可以有一個退守的地方。結婚時要陪送輛坐騎,少則10多萬,多則上百萬不等。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生男生女,做父母的都希望盡最大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所有這些,除了奮鬥,輕輕鬆鬆怎麼能得來呢?


瑞媽銳言


有人覺得“生女兒沒壓力,不用買房真輕鬆”,對此你怎麼看?

想當年我特別希望有個女兒,總感覺女兒壓力要小一些,後來有了兒子,但是仍然對女兒念念不忘,不過最近我突然特別慶幸自己沒有女人,要不然真的操碎了心,別說買房子了,估計得賣房子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我身邊那些有女兒的朋友吧

1.雖然現在講究男女平等,但是很多時候,女方還是比較弱勢的,女兒一晚上不回家得擔心的睡不著覺,而兒子三天不回家沒感覺,總感覺為了女兒操碎了心,尤其是當爹的,恨不得把女兒綁在身上,走哪帶到哪。

2.男孩子有吃有喝就行了,女孩子可不行,得富養,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就怕長大了被壞男人騙走了,所以吃的喝的穿的,花銷都比男孩子要多;就拿一個朋友的話說,剛賣了套房子,不到1年就光了,回孃家她娘問,錢呢,沒了,哪去了,給閨女買衣服了。

3.女孩子不僅要好看,還得有內涵,各種補習班,又是鋼琴又是古箏的,補習班費用就不低,家裡還得備上,這不半年工資又沒了;更別提後面的其它補習班了,花錢跟流水似的。

4.光有內涵還不行,還有有眼界,這不朋友家閨女才5歲,每年都得出去旅遊,國內兩三次,國外得1次,旅行費用還真不低。

5.誰說女兒不用買房了,女兒不僅買房子還得買車給存款。很多朋友都是1個閨女,就怕閨女吃虧受氣,剛上幼兒園就開始給閨女準備嫁妝了,房子必須得有,要不以後夫妻吵架閨女沒地方去怎麼辦?車子也得有,閨女想去哪就去哪,不用靠男人;錢還得有,想買啥買啥,不用因為家用去受氣。

先不說現在,就拿我家表姨來說,表姨就一個閨女,本來是想著閨女不用買房子省心,這不前幾年閨女結婚了,表姨房子出了1半,還掏了裝修,買了1輛車,每個月還得給閨女零花錢,逢年過節還得給紅包,現在閨女家孩子1週歲,表姨節假日還得幫著帶孩子;不管是物力還是人力,花銷的比兒子還要多。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叮麻育兒


對,我就生了一個女兒,從小到大特乖,我就覺得是老天專門安排的,原來我是想給她買一套房,做陪嫁的,她說您又不取兒媳您買房幹啥。去年我買房她幫我付了拾萬,本來她講都由她來付,我拒絕了,不想讓她那麼累,我們佔時還能幹的動,就能多掙點。其實男孩女孩都是要花錢的,不過女兒呢好講些,有多就給多,沒有就少給點,女兒也不會講什麼。但是兒子不一樣了,取兒媳要花錢,兒子不要但是兒媳要啊,當然也有好的,取兒媳一分錢不花的。相比之下個人認為養女兒要輕鬆些


ge明慧


實際上生女兒操心更多哎……

我從宮縮開始肚子痛入院,住了三天兩夜,打了兩次催生針都不管用,最後怕羊水不好才剖腹產,受的罪一輩子都忘不了……

醫生說是千金時,我的心咯噔下沉了,不是重男輕女,也不是怕婆家為難,而是因為想到我剛剛經歷的這一切,她以後註定也要經歷,即便是順產也不見得多好受吧~

回想小時候被男生欺負,

力氣小打不過人家,氣惱的直哭……

青春期莫名其妙被騷擾,

那種直擊內心驚恐無法言說,無人言說……

工作後利用惡意玩笑,言語或舉止總想佔便宜的異性……

Me too事件告訴我們,

每一天,每一個層次的女性,在不同的環境下,都在遇到類似的問題!

戀愛婚姻對女性來說最最可怕,

渣男通常在婚後或產後才會現出原形,因為結婚後不想離婚的絕大多數都是女性,放不下孩子的也是媽媽……

想想這些都頭疼……

所以我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做出積極樂觀的樣子,

不斷的在生活給予的大風大浪裡往前衝,

期盼她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如果真的遇到了不好的事情,

我希望她能從我身上學到,

面對的勇氣和克服的力量,繼續努力往前衝!加油💪


好好小眼睛


這樣說是有道理的。儘管於我自己來說,生兒生女並沒多大影響;但從我身邊的故事就能發現,生兒子壓力要相對大於生女兒。


講個故事吧。陝西關中人,在我們老家巷子裡,有兩鄰居,其中一家是地主出身,雖然他這一輩已沒有地主,他家裡3個兒子;其鄰居是普通農民,家裡恰好3個女兒。當時的“重男輕女”觀念還挺嚴重,況且是地主出身的人眼裡。

在我小時候,每年冬天,地主家這爺爺就在門口點柴生火,整條巷子的人就圍著火聊天。這爺爺“五十知天命”,什麼事都能侃,能吹。話裡話間,他就總是嘲笑鄰居生了3個女兒,沒一個兒子。而恰好我鄰居也是生了4個女兒,送人2個,沒兒子。兩戶人就只能百般無奈地拿“打地主分田地”的事來反駁他;其實事後兩家人很憋屈,男人也總是嫌棄老婆沒有生出兒子。這一嘲笑就嘲笑了十多年。

等到兒女們開始成家立業的時候,地主家這爺爺開始慌了。三個兒子,都要分家,宅基地沒有落實,房子沒有蓋起,彩禮沒有籌齊,最後被迫將老二入贅媳婦家,讓老大結婚後兩口子外出打工,老三家等了很晚才結婚,蓋房子錢欠著;老三彩禮的錢是向老大媳婦打了欠條的。如今,“孫滿堂”,老兩口給人家看著三、四個娃,這個大的上學要去接送,那個小的吵著要零食又跟著去買。老大媳婦、老三媳婦回來還爭鬥,嫌你偏心了對方家的孩子……

看著鄰居啥心不操,三個女兒嫁人時,大家都羨慕人家又挑了個好女婿什麼的,從不操心宅基蓋房的事。三個女兒經常和女婿一起過來,給她們爹媽買這買那,讓人羨慕不已。地主家看到這,每每想起自己一屁股爛債,又說什麼“當年養活這弟兄仨,都不如養活三條狗……”


安若凡


生女兒沒壓力,不用買房真輕鬆。

有這種想法的人有兩類人:一是“自己沒有女兒”;二是“自己心大”。

如果自己是個兒子,然後“羨慕”別人生了個“女兒”,似乎生女兒就不用操心,那和蘇明玉的媽有什麼區別呢!

教育女兒的成本從來都沒有比教育兒子的成本少,如果把“買房”和“為女兒操心”兩件事情相比,“買房”只需要父母好好努力,“為女兒操心”卻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

兒子18歲之後,只要品行端正、積極進取,基本上也不用怎麼操心了,可是養女兒就不一樣了,18歲開始,真正的操心才剛剛開始,社會那麼複雜,渣男那麼多,除了她自己需要一雙慧眼,父母也要為她建立好一道屏障,直到有一天,她遇到靠譜的另一半。

再說說買房這件事情,自古以來都有“門當戶對”的說法,“生女兒”如果成為父母不用去奮鬥的藉口,將來有一天,她萬一受了委屈,父母也可以給她最後的屏障和退路。

發小是我們當地的富二代,是家裡的獨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因為父母反對他和一個山裡的姑娘戀愛,他失去了他的初戀。

相戀於校園,明明是真愛,卻因為男方父母的“門第”觀念,不能在一起,此時更難過的應該是發小的女友吧。

很多人可能覺得如今都是新時代了,這種“門第”肯定不存在了,但是誰都不想自己的女兒低人一等。


木羽小花


確實是有這樣的說法。

大姐家兒子大強就是生了兩個女兒,相對於有兒子的人家,他總是笑著說自己生活的比較輕鬆沒有壓力。

大強家在縣城邊上屬於城關鎮,在2018年的承包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時得知,自己的村子已經列入了縣城規劃建設中。他家是一個十間房的大院子,他們一家四口和父母各佔五間,院子裡種滿了果樹和時鮮蔬菜,還養了幾隻母雞下蛋。

如果在城鎮規劃中被徵收了,最起碼家裡可以得到幾套房子吧,還有家裡的幾畝承包地也可以賣個好價錢,所以現在在外做生意的大強總是樂呵呵的,兩個女兒結婚也不愁,現在農村裡女孩子特別吃香,反倒是那些生了兒子的人總是發愁,因為要麼找不到媳婦兒,要麼就是彩禮要太多,要麼必須買商品房,就算是結婚娶到家了,一不滿意離家出走甚至離婚的也大有人在,因為不管是大姑娘還是離婚的小媳婦兒都非常搶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