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五種語言,你會用幾種?第二講

這一講我們來繼續講述《愛的五種語言》。在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呢,先帶你回顧一下昨天講述的重點內容。上一講,我們學習了這本書的第一部分,瞭解了婚姻中亮起紅燈的原因,以及拯救不幸婚姻的法寶之一——肯定與讚美的話,我們來簡單回顧下:

首先,我們知道了是什麼原因導致婚姻的失敗。當人們由戀愛轉為婚姻後,開始了真實的生活,打破了以前美好的幻想,逐漸認識真正的對方,認識到真正的生活,舊有的幻覺被現實打破,這讓婚姻繼續保持甜蜜變成了非常困難的事情。而維繫婚姻的關鍵就在於培育一份真正的愛情,這指的是我們在瞭解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對方以後,依然選擇接納對方,需要對方,為對方著想的情感。

愛的五種語言,你會用幾種?第二講

其次,我們瞭解瞭如何與伴侶進行有效溝通的第一種方式:肯定與讚美的話。

肯定與讚美的話能夠拉近夫妻的關係,能夠處理生活中的矛盾,而在運用肯定言語的時候,要注意三個技巧:

第一:多說一些鼓勵的話。這能讓對方得到心靈的支持,讓他感到自己得到了肯定,獲得提升自己的勇氣。

第二:話語儘量柔和。這不僅能更好的表達肯定,而且還能瞬間澆滅對方的怒火,撫平情緒,解決夫妻矛盾。

第三:說話要謙卑,不能趾高氣昂。謙卑的態度能更容易讓人接受,讓對方感到尊重與肯定。

好了,今天我們將繼續跟隨作者來學習用心陪伴的時刻和接受禮物這兩種愛的語言。

我們先來看看愛的五種語言中的第二種語言:用心陪伴的時刻。

曾經聽一位婚姻諮詢師說起這樣一件事:夫妻二人來到諮詢室,妻子向諮詢師抱怨自己的丈夫不在乎她,丈夫聽了,很不服氣,說前幾天妻子生日,自己還專門抽出時間陪妻子吃大餐,而妻子聽了,更加火冒三丈,說那天在吃飯的時候,丈夫卻一直在盯著手機,是跟我約會還是跟手機約會,一頓飯下來氣都氣飽了。

這種事是不是在自己家庭也天天上演。很多已經結婚的人在苦惱一個問題,自己已經儘量抽出時間去陪對方,但是對方卻還說自己不在乎他。對於這個問題,查普曼博士對比了戀愛時和結婚後人們吃飯時的神情發現,戀愛中的男女吃飯時,彼此相互注視,感覺對方太順眼了,怎麼也看不夠;,而已婚夫婦吃飯時卻東張西望,根本不看對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雖然花時間去陪伴對方,但對方仍感覺不到自己愛意的原因。結婚時我們的信念是,我是對方眼中的唯一,有著強烈被重視感,結婚後,天天睜眼就是你,什麼樣子都見過了,早看夠了,你哪有手機電腦耐看好看。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第二種愛的語言:用心陪伴的時刻。用心的陪伴並不是指我們需要為對方精心準備什麼,它指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專注在對方身上,全身心的陪伴對方,讓對方感受到我就是你世界中的唯一。不一定要設計什麼情節,就在平常生活,一起吃個便飯、一起散會步、坐在沙發上聊一會天就可以辦到,無論再小的事情,都需要我們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給予對方積極的回應。這看起來很容易,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總被忽略掉。因為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事情在分散著我們的注意力。比如,晚餐時間,兩人下班回家一起吃飯,本來是很溫馨的時刻,我們享受妻子準備的美食,真誠讚美她的廚藝,耐心聽她講一天下來的趣味,給予適時的回覆,這會讓妻子心情大好。但是,手機中的信息、電視裡的節目都在吸引著你,於是你全程無語,盯著手機和電視下飯。讓妻子心生抱怨,認為結婚前是寶貝,結婚後自己淪落到當你的保姆,心裡自然有幽怨。

那怎麼樣是全身心的陪伴呢?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方法:

首先是要集中注意力。用心陪伴的時刻,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讓對方感受到他對你的重要性。作者認為,集中注意力並不是讓你無時無刻關注著對方,而是一個時間段中,哪怕只有半個小時,甚至更短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此刻兩人同心,一起做些事情,並且關注對方正在做的,及時回應就好。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不是重點,關鍵在於此刻你的眼裡只有我,就拿吃飯來說吧,如果不會做飯的你做了一頓很難吃的飯給對方,對方也會感動萬分,如果能再微笑凝視著愛人,用無限柔情的看著她說話,體會對方的心理,幫她夾菜,認真回應她的每一句話,對方一定會找到戀愛時的美好。

我一個朋友曾感慨地和老公說,“結婚前你花2小時給我做一頓飯,結婚後你連廚房都不進。”而她老公卻說,“誰還會給上了鉤的魚再餵魚餌。”這估計是很多男性朋友的心聲吧,當一段婚姻要經營的好,一定是相互努力的結果,千萬不要以為結了婚就能萬事大吉,幸福一生了。

愛的五種語言,你會用幾種?第二講

其次,是要學會傾聽。很多人會抱怨自己的配偶說話說不到自己心裡去,但這並不是因為對方不會說話,而是因為對方沒有聽出你的真實想法。只有我們學會傾聽,才能進行一場成功的溝通。

同樣,在用心陪伴的時刻,如果我們學會了傾聽,能夠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你的伴侶會覺得你懂我,我們知道懂與愛更重要,因為不懂他有可能愛錯了方向。懂他才能走進他心裡。比如,當你的配偶向你傾訴工作上的煩惱時,不懂得傾聽的人會直接給出自己的建議。但如果我們學會傾聽,真切感受到此刻他的心情,你會發現,比起一個有效的建議,她更需要一個人來分擔自己的煩惱和壓力,這時你可以說,“怎麼了心情不好嗎,有什麼我能幫你的。”讓他感受到你理解他,再給出自己的安慰體貼,對方立刻感受到了溫暖。

最後是要學會說話。用心的陪伴時刻不僅需要我們去傾聽對方的心聲,同時還要求我們將自己的思想和感覺真實表達出來。但這對於成年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薰陶中,已經培養成了喜怒不行於色,習慣了掩蓋自己的真實情緒。可夫妻之間需要的就是真實、真誠,因為對方感受不到你的喜怒,就無法明白你的心意,心有靈犀的親密關係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學會說話,也要求我們自己要真實表達情緒,在這個基礎上,再選擇合適的方式將它表達出來。

肯定與讚美的話教會我們用語言來增進夫妻間的感情,用心陪伴的時刻讓我們知道了將注意力專注在對方身上的重要性。

講完了第二種愛的語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三種表達愛的語言——接收送禮物這種方式,用禮物來表達愛意。

在平日的生活中,送禮物很常見,比如很多人會在過情人節、戀愛紀念日,或者伴侶過生日的時候為對方送一份禮物,他們覺得送禮物是一種表達愛意,增進彼此感情的方式。但其實,有很多人對送禮物這種方式有偏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有一些人把送禮物看成是一種庸俗的行為,認為這會讓愛情物質化。因此,中國古代有:“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的說法。但從心理學角度看,送禮物能最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過送禮物,能夠讓對方感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讓他感受到被愛,進而牢固你們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小的時候,將摘下的花送給母親,不管這朵花是否漂亮,母親都會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愛。

也有一些人想要表達對對方的愛意,覺得禮物肯定越貴越好。但事實上,對於接受禮物的人來說,禮物是否昂貴並不是關鍵。美國作家歐·亨利曾經寫過一篇小說《麥琪的禮物》,在小說中,夫妻二人並沒有錢去給對方買貴重的禮物,但是兩個人彼此為對方著想,找到了最能表達自己愛意的禮物,這讓對方感到無比幸福和溫暖。同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並不需要通過那些昂貴的禮物來表達自己的愛意,只要我們誠心誠意為對方考慮,找到能表達自己愛的東西,同樣能讓夫妻和睦相處。

在社會上還有這麼一種說法:都已經是老夫老妻了,沒事兒給對方送禮,不是浪費錢嗎?作者則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給自己的配偶送禮物,其實也是一種投資。當我們在給對方挑選禮物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給你們之間的關係進行投資。通過贈送禮物,讓對方的感情得到滿足,這種情況下,對方多半也會為你著想,用不同的方式來回報你感情上愛的需要。當兩個人情感上都得到滿足,婚姻中就會少了計較,多了體諒。作者在書中這麼寫到:“將愛投資到你的配偶上,就是投資到優質股上,你將獲得無比豐厚的回報。”

那到底我們該如何送禮物,才能讓正確的表達愛意,有效的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而不是適得其反呢?

愛的五種語言,你會用幾種?第二講

首先,中國人送禮講究“投其所好”,同樣的,在給自己的伴侶選禮物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對方的愛好。查普曼博士教給我們一個方法:我們可以將歷年以來,你的伴侶曾經感到興奮的禮物列一個清單,這張單子可以幫助你來了解你的伴侶喜歡什麼樣的禮物。如果實在不知道送什麼,可以去諮詢一下那些瞭解你伴侶身邊的人,比如說他的父母、朋友等。同時,選的禮物最好是你覺得很舒服而且願意去購買的東西,並不一定等到特別的場合。這樣,你的伴侶會感到,自己無時無刻不被你關心著,夫妻之間的感情自然升溫。

其次,除了有形的禮物以外,其實還有一種無形的禮物更能獲得伴侶的歡心,想知道嗎?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你陪伴對方的時間。隨著社會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陪伴配偶的時間一減再減,到了生日或者紀念日的時候,想著通過送一些昂貴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愧疚。但作者卻認為,與那些昂貴的禮物相比,你的伴侶更希望獲得的,是你與他在一起的時間。他舉了個例子,有一次一位女士來到他的諮詢室,說丈夫太專注於工作了,甚至在自己生孩子的時候,都沒有去看她,雖然後來丈夫買了很多昂貴的首飾,來討她開心,但是這種心靈上的傷害,不是靠個破首飾就能彌補。所以,送對方的禮物之外,更要付出自己的時間關心和陪伴對方,這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和愛意。

最後,在送出禮物之後,如何讓它更好的發揮作用也是一門學問。我們不僅應該考慮對方的喜好,選擇能夠接收到自己愛意的禮物,還要關注到送禮的這個過程。一個真正懂得如何送禮的人要知道,將禮物送出的那一刻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應該最大限度的發揮禮物的作用。比如,你送給對方一本書,如果送出去就再也不管了,那這份禮物也就在送出的一刻發揮了作用,但如果你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與對方共同閱讀這本書,分享彼此的讀書體會,那麼在未來一個星期乃至更長的時間裡,對方都能感覺到你的愛意。除了書以外,還可以送一份有生命的禮物,比如一隻小貓或者小狗,或者送給對方一棵樹,通過一起餵養寵物,一起為樹澆水、施肥,讓夫妻二人有了共同孕育一個生命的感覺,更能讓對方找到歸屬感。所以禮物不再貴重,而在用心,一份禮物背後是對愛的表達,對伴侶的重視。

以上就是這一講的主要內容:愛的語言中第二種語言用心陪伴的時刻和第三種語言接受禮物。

首先,用心陪伴的時刻,是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專注在對方身上,全身心的陪伴對方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而想要做到精心的時刻,就需要做到:

第一:集中注意力。這指的是兩人同心,共同來完成一些事兒,並且在過程中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我們花時間關注對方的情感。

第二:要學會傾聽。我們學會要傾聽對方的言外之意,學會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你的伴侶會覺得你能夠讀懂他的心,在交往中更好的感受到你的愛意。

第三:學會說話。我們需要在陪伴對方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恰當的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我們正視自己的情緒,並選擇合適的方式將它表達出來。

其次,接收送禮物這種方式,用禮物來表達愛意。說的是通過送禮物,能夠讓對方感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讓他感受到被愛,進而牢固你們之間的關係。禮物在於用心,而不是貴重,通過送讓對方喜歡的小禮物,會為伴侶營造出你無時無刻關心他的幸福感。送出禮物之後,你還可以將這份禮物的意義延續下去,付出一些時間,關心和陪伴,與愛人一同分享禮物的價值。將禮物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會讓對方感受到禮物中藏著的無限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