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中藥材種植為農戶鋪起脫貧致富路

“最近天氣溼熱交叉,雜草生長太快,必須及時清除,否則會影響百部生長。”4月9日,在敦寨鎮平江村駐村幹部楊勝輝正帶領20餘名村民為中藥材百部清除雜草。

锦屏:中药材种植为农户铺起脱贫致富路

平江村位於敦寨鎮南面,錦榕公路和亮江東側。轄平江、果園、管寨3個自然寨,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396戶16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1戶490人。平江村屬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良好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中藥材種植產業。

敦寨鎮依託地理資源優勢,引進龍頭企業,實施“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在專業化和規模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锦屏:中药材种植为农户铺起脱贫致富路
锦屏:中药材种植为农户铺起脱贫致富路

“平江村規劃了430餘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已全部種植了百部。”平江村駐村幹部楊勝輝介紹說,平江村將以中藥材種植為契機,帶動鄉村旅遊。

產業大發展,農民得實惠。“我家裡面有老人要照顧,又有兩個小孩在讀書,負擔比較重。平江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後,給我創造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每天務工收入100元,月收入2000多元,真的比外出務工強多了。”貧困戶歐陽金花高興地說。

“努力做好中藥材示範種植和2019年種植4200畝目標,著力打造中藥材觀光旅遊示範區,讓中藥材種植打開脫貧致富之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硬仗。”敦寨鎮負責中藥材種植的一名幹部信心滿滿地說。

敦寨鎮僅僅是錦屏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一個縮影。在錦屏大地,一批批適合錦屏縣情發展的中藥材項目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锦屏:中药材种植为农户铺起脱贫致富路锦屏:中药材种植为农户铺起脱贫致富路

“中藥材百部種植三年為一個週期,第一年種下後,要精心管護兩年,第三年才能收成上市。截止2018年年底,我們在敦寨鎮、新化鄉和銅鼓鎮已流轉了土地3027畝,中藥材種植2270畝,畝產值15000元左右,總產值近4000萬元。每年可帶動勞動就業30000餘人次,長期到基地務工人員有1000餘人。涉及農戶1513戶,其中貧困戶328戶,1312人。”貴州錦屏縣昌昊金煌中藥有限公司經理龍奎祥介紹說。

2018年9月,錦屏縣委縣政府明確中藥材種植產業作為脫貧攻堅五大產業之一。為確保產業扶貧精準,錦屏縣按照“五步工作法”和產業發展“八要素”,緊緊圍繞“核心發展中藥材產業”的工作要求,全力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採取“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引導貧困戶通過資金入股、土地流轉、勞工投入、入股分紅等增收模式,為貧困戶撐起“保護傘”,搭建“利益橋”。 截至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7.11萬畝,受益貧困戶數以萬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