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前些日子,小編赴約前往阿德萊德大學校友會舉辦的葡萄酒品鑑會。品鑑會地址選在北京某五星級酒店內,現場由阿大FOOD & WINE 系的三位教授主持。片刻寒暄後教授得知我是葡萄酒專業的畢業生,便面有難色地拜託我能不能與會場服務員溝通一下,提供一個吐酒桶。讓人驚訝的是,會場服務人員並不知道吐酒桶是什麼……在描述吐酒桶的用途和模樣後......

對方非常和藹地提供了這個: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配圖:"我是一枚垃圾桶"

1) 什麼是吐酒桶(Spittoon):

用於廢酒的回收儲存,常見於:酒莊,品鑑活動等,某寶有賣:一般規格的吐酒桶大概約10-30元不等。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配圖:各種形式的吐酒桶

2)為什麼要吐酒(Spit):

一般消費者對於吐酒這一品鑑習慣可能不是很理解,大多數人購買葡萄酒是為了飲用,目的是佐餐助興。但葡萄酒評論家的日常工作就是品鑑,他們需要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對一定數量的葡萄酒的品鑑與評分,是以工作為出發點的。由於酒精對神經的麻痺作用,在飲用一定量的葡萄酒後你的頭腦也就不能足夠清醒去評估和分析杯中酒了,有違職業操守。另外,國外葡萄酒專科學校在進行葡萄酒品鑑課程時,會明文規定學生和教師不能飲用品鑑用酒, 必須吐掉。職業人標準的品鑑流程應該是除了“看,聞,嘗”外還要加上吐。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3)品鑑配食的注意事項:

因為葡萄酒中含有的一定的酸度(白葡萄酒體驗較為明顯)和丹寧(澀口的鞣酸,紅葡萄酒中常見)會讓人體產生進食的需求,專業的品鑑會配上幾道薄味的小食:如蘇打餅乾(無糖無鹽)、堅果,芝士等。在緩解飢餓的同時又可起到清口的作用,以免不同酒款在嘴中串味兒,干擾葡萄酒的評估與分析。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而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有哪些場合我們需要使用吐酒桶呢?

1)參加公開品鑑活動時。

2)葡萄酒課程培訓中。

3)開車時。

4)身體健康條件不允許時。

4)如何優雅的吐酒:

繼如何優雅的晃杯後,我們今天看看另一個提升Bigger的方法——吐酒。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1. 首先對準吐酒桶,前提是現場有吐酒桶,沒有的話一個紙杯也可代替。

2.嘴做吹氣狀,低頭將嘴中的酒液吐出,呈現優美的弧度。

3.初學的消費者請不要過分追求酒液弧度的優美,保證酒液不外溢即可。

4.結束一款酒的品鑑後,再倒掉杯中的剩餘酒液。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配圖:初學者建議吐酒姿勢

喜歡葡萄酒的朋友們應該都有聽過《杯酒人生》這部美國電影,主人公Miles在受到刺激後返回品鑑室索求葡萄酒進行飲用,酒莊員工看出他想要買醉的目的後拒絕了為Miles提供葡萄酒,Miles一氣之下抱起吐酒桶"開懷暢飲"......現在的你是否也能理解為何周圍一片愕然啦?

品鑑禮儀| 肺腑之言:我們為什麼要吐酒

-END-

圖片部分選自網絡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