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有九十歲的老孃在世,別人都不主動贍養,只有你一人承擔,你是否會有怨言,為什麼?

ZhuXuedong


怨言肯定有,心裡當然會不平衡啊,但最主要是鄙視他們的行為。娘是我的娘,生了我養了我,贍養她是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不盡義務是他們的事,絕對不會影響我照顧老媽媽。

我只是覺得,人老了孩子們不孝順會很傷心的,老孃心會寒的。如果一家其樂融融的,知道惦記她,那媽媽肯定特別欣慰。他們有能力卻不主動贍養,只能說明人品有問題,天地良心吧,讓他們自己看著辦去吧!

他們不管,我管,日常照顧開銷能自行承擔的話不求他們,假如生病、料理等等,開銷自己難維持,找他們出錢也是理所應當,協商不了就法院訴求唄!不盡義務法律是不允許的,也是老媽媽的權利啊!

照顧老人肯定辛苦,他們的態度也是讓我心寒啊!自認倒黴唄,嘴裡叨咕叨咕,但可不能同著媽媽的面說啊,不然她還以為我也不管她了呢,老太太更不好受了,總之是以老人順心為前提處理事兒吧!


青青芳草地2018


我老媽今年九十歲了,全是我照顧,小女兒在國外,一年回來一次,大女兒住的不遠,一年能來看一次就是多的了。老媽身體還好,就喜歡出去玩,現在每個月最少是去一次溫泉,住一晚那種,夏天摘草莓,摘櫻桃,住農家院,前幾天去開發區童牛嶺,一百六十階梯自己上去了。希望能好好的再活幾年,兩年後我就拿退休金了,那時就能更好的帶老媽生活了,現在只靠我愛人和老媽的退休金,不夠的就靠自己以前的積蓄,老媽老爸的積蓄加老爸的喪葬費幾十萬全部被大女兒拿走了。人在做,天在看,我是家庭和陸,母慈子孝,別人我就不說了,拿著老人的養老錢自己花,不怕遭天譴嗎?曬曬老媽的圖





rqb5251521


奶奶去世前因糖尿病臥病在床一年多,都是我媽親自照看的。

我有兩個姑姑,一個大伯和一個小叔叔,我爸在家裡排行老二。兩個姑姑自從結婚之後與我家關係就很疏離,沒有事情幾乎不走動,小叔每次到我家都是借錢。

我家對大伯一家最好,大伯因為工作忙,所以很少來我家,大娘(也就是大伯妻子)倒是經常到我家借宿,因為她們在縣城沒有買房,每次來,不管多忙,我媽都好酒好菜的招待她。有一次大娘中午到家,我媽剛把菜洗好切好,店裡來生意了,於是讓大娘幫忙把菜炒一下,就可以先吃,不用等她,因為不知道店裡生意要忙到什麼時候,而且我媽也怕耽誤我下午上學,大娘說:“我不會,等你回來再做吧,我出去吃點兒算了。”也沒說帶著我,後來我媽給了我點錢,讓我自己出去買點吃的。

大娘經常在我家睡覺,那時候家裡窮,夏天熱的時候大家都鋪個涼蓆睡地上,家裡只有一個可以鋪地上的涼蓆,大娘說她怕熱,想睡地上,於是我媽跟我爸只能睡床上,我和弟弟還有她睡一起。

大娘家孩子上大學那年我媽給他買了一套美特斯邦威的衣服,大概兩三百吧,現在看來不算什麼,可是那時候我穿的一套衣服從來沒超過一百塊,我覺得我媽對她們任何人都比對我好。

奶奶臥床不起的那一年,都是我媽一個人照顧,給她做飯,洗衣服,洗澡,收拾床鋪,端屎端尿。大娘從來沒去看過,即使奶奶就住在我家,她來家裡也從不進那個臥室,甚至從不跟她說一句話。我聽媽媽說,年輕時奶奶待她不好,她記恨,所以分家之後跟奶奶就再無來往。大伯倒是偶爾來,一年到頭來了不到兩次,每次跟奶奶說話不到一小時,更別提照顧了。

奶奶去世後不久,有一次大娘氣勢洶洶的來我家,跟我媽要錢。我們這邊老人去世要請客吃飯,親戚朋友都要隨份子錢,像結婚那樣。大娘就是來要屬於她的分子錢的。她說這些錢兄弟幾個要平分。可笑的是,我兩個姑姑和小叔叔都沒說這話,她倒是第一個跳出來說的。這些份子錢大部分都是我爸媽朋友給的,將來要還禮,沒理由和她平分。她聽了不依不饒,說我媽把奶奶養家裡就是為了奶奶的家產。話說我奶奶哪兒來的家產,就一個小破房子,後來開發賠了個兩室一廳給了小叔叔。她在家裡跟我媽吵架,越說越難聽,我弟氣得要打她,她才離開,從那以後再也沒來過我家。

後來我才知道,那一年她家裡買了房子,大概是有底氣了,才來我家裡大吵大鬧。

我媽養了奶奶,反而沒落得一點兒好。但是她沒有怨言,因為兩個姑姑和小叔叔都看在眼裡。她們和我們家的關係越來越近,也都非常敬重媽媽。

今年過年一大家子在酒店吃年夜飯,姑姑問要不要叫上大伯和大娘,媽媽說當然要叫,都是一家人。事實上我媽也從沒跟她們計較過,還教導我和弟弟不要因為大人之間的矛盾而不尊重她們。大伯和大娘也答應了,到了當天晚上,她們卻不願意來,理由是大年初一要在家裡守財。親戚們輪番打了好幾個電話,她們就是不願意。我不明白的是,既然不願意,為什麼一開始不拒絕?不過大娘做事一向“特立獨行”,我等晚輩確實無法理解。


拾光1991


這是我親身的經歷。母親她老人家,剛剛過世享年88歲。心裡特別的想啊!我們兄弟姐妹多,我也不是老大。可是,有的就是不贍養老人,又有什麼辦法呢?心裡不平衡是有的,人嗎,就是有感情的。我有好愛人,有孝順的後輩,它們都支持我贍養老人家。母親大人年邁癱瘓,我與媽媽同住,抱著老媽媽處理大小便。老人家快樂安祥的走了。我和愛人的善舉,教會了後人,也感悟了親人。現在想起來,問心無愧。媽媽在天堂上,一定會笑口常開!



與心歌唱201808


孝順,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是一種艱辛!

我三個姐姐,兩個弟弟,姐妹兄六個,老家河南信陽。我一直出來廣東打工,母親七十多,身體二十年前一直多病,幾次醫生判死刑,但還是挺了過來,內地庸醫太多,回扣開藥,搞得母親的病越來越嚴重,沒辦法,自己查資料,看書,諮詢醫師,我跑遍了深圳及周邊所有的醫院及大藥房為母親找藥,最後還是一位香港同事為提供一些信息,找到了法國及德國產的要這兩種藥,沒有依賴性,本來醫生給母親基本判了死刑,在不懈努力下,終於一個系列配方讓母親的病有了氣色,就這樣已經是十幾年了,我媽越來見好,心裡平靜而高興,但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知道這裡有多艱辛,心力交瘁,舉目無助,我在工廠打工,老婆照顧兩個兒子做一點手臨工,大兒子又體弱多病,三天兩頭去醫院,在深圳維持一個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看到老婆翻箱倒櫃的找散錢硬幣說買菜,到樓上樓下去向鄰居借錢,提前想一想那人會不會借,唉!那滋味…………雖然就是這樣,我們每月,每年,十年,二十年多年了,每月一直是按我工資的百分之十三,每年兩次大采購要品,每次五千左右,平時寄一些眼藥水,醬油,菜刀等,只要我媽喜歡的我都寄回去,以前沒有找到合適的藥的時候,天麻一次買幾十斤,還有草藥等在湖南租車往老家送,我媽說就我一個一直照顧他,她說她心裡難過,我說姐姐她們都是嫁出去的人了,弟弟可能比我日子還差,就不要說了,人家就一個兒子的還不是一樣要照顧老人。

我是一直這樣想的,父親去世我已經很難過,因為媽媽在人生最確少了個伴,又沒有勞動能力,這麼多兒女沒有一個有出息的,如果連一個到最後照顧她的孩子都沒有,你會想象老人心裡是有多麼淒涼嗎,如果發生的我們自己身體你會怎樣?我母親是沿街乞討把我們姐妹兄弟拉扯大的啊,乞討回來的飯濃一點的,就給我奶奶吃,然後就放一大鍋水一起煮…………,有誰能真正體會一個農村女人,一個母親,拉扯一群兒女,放工後就出去要飯乞討,誰也不想去要飯啊,我父親和母親兩個人的工分養不活就口人啊…………!

這個世界上我最親的人只有一個老母親了,沒有之一!如果死了,我將永遠永遠失去!在當今拜金的社會里,能天天和母親說話是多好啊!

雖然一直在深圳,我沒有去過華僑城,歡樂谷等,公司帶我去了世界之窗,但被同事笑了許多年,一直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因為我當時只有5塊錢,他們買東西發錢玩,我那5元還是老婆給我明天去公司上班的車費啊!

我比較鄰居把他老媽送到醫院一聽說醫藥費要二百多就直接讓她自己回來,自己走了去上班,正好我老婆看見他老媽搭路邊欄杆一手一手的望回搭,我老老婆把她送回六樓,結果六歲的孫女不開門,要求答應後天回湖北老家才開門,當然,是那人老婆教的,搞個我老婆邊說這個世上還有這樣的衰人,說老人好可憐,就一邊罵我們這些男人。

現在好了,工作穩定,每月還是按時寄錢給母親,孩子大一點了,老婆可以上班,負擔輕一些,孩子可以時不時可以喊奶奶,我隨時可以跟母親聊天,生活就是這樣,人生就是這樣,我很滿足。

順便說一下,我不喜歡聊上面這些,我喜歡的是定律,宇宙,速度,時空,空間,緯度。


大地之泥1


我的母親七十二歲得腦梗和腦萎縮,當時念在唯一的哥哥孩子多,生活艱難,其實也是我不捨得一生受盡苦難的母親再多受罪,就把母親留在我家我贍養照顧了十二年,後來的六年多,老人就像半歲前的孩子,誰也不認識,餓了就啃自己的手,一口一口的喂著吃飯,十五年前得換洗尿布,兩個多小時翻一次身,十多年我沒睡過一個整宿覺,幸虧上班離家近,我得上班、照顧母親,照顧上學的孩子,還得經常接待來探視的孃家人,那個累,我現在都不願回想!就這樣,母親去世後,我去我生長的老宅子看看,就嚇得哥哥費盡力氣把所有的房子都登記在了他的名下,對我連一絲關於母親房產的客氣話都沒有!我也沒爭,我對得起我的母親就行了,本來我也沒想母親房產的事。很慶幸的是我母親沒有一分錢的類似工資的經濟來源,如果有,我想獨自贍養母親也不會能這麼如願!只是那個對母親一絲憐憫都沒有,對屬於母親的房產卻一絲也不丟失的哥哥我是不會再有了!


玉悅人生


我現在每天要服侍住在我家裡的97歲的老孃,當早晨的陽光灑進房間的時候一天的工作就正式開始了,每天開始給她上下擦洗身體,全身抹擦潤膚品一遍,撤下的臥具快速機洗晾曬。早飯牛奶煮好,保健藥品備好,飯後陪著到院子裡曬太陽散步,午飯後休息一下繼續陪她院子裡散步晚飯後陪著看新聞聯播,一集電視劇後給她洗漱完就寢後,才可以休息!24小時不離人啊?生活應該舒適很愜意吧?但她卻常常想念她唯一的兒子,唉聲嘆氣?可惜的是兒子不想她啊?幾個月不見,來也最多半小時就拜拜啦!你說我悲催不悲催呢?


香香87317


我有八十七歲婆婆我在養,不能理己經有一年三個月了,我婆婆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都是誰過誰的,偶爾有女兒來看她,兒子老三可以偶爾有好吃的會給老孃端過來些,老大隻是酒喝醉了才來糊:`說一聲,老二直接就不進他媽的門,我們家是老四,老孃我們養,老爹廠妃的時候八十歲,得了中風在床上躺了八年也沒有人管,現在老孃也下不來床還是我養著,我只是想我也有老父母也需要人養著,我就想著有我吃的一口我不能餓著老人,養老人是義務,不是託累,將來我到了這一天也需要人為我做好多,也沒有比要根別人比,我就是我,獨一無二,也不能說我有多孝,起碼知道做人要厚道,周圍的臨裡親戚沒有不為我喝彩的,我婆婆每天都是用紙尿褲的。也很可憐,看到她無奈的眼神我心中也不是滋味,老來難。


寒梅255111753


我有倆哥哥,大哥70歲了。二哥是主任醫師很忙。父母老觀念不去養老院。不讓請人工。我只好辭職在家照顧二老。父親在時有退休工資。生活不愁。可我辭職後兩個月,父親就突發疾病去世。只剩母親一個人,只有遺屬補助每月700多元。我單身20多年,每月退休工資2000多,還有兒子孫子一大家子。母親有冠心病,血壓高,便秘,失眠等老年病,每天都要吃藥。我本想趁著母親還能活動再找個能照顧她吃飯,晚上能回來和她做伴的工作,能增加點收入也能照顧她。可是老媽各種做,又是喝藥又是上吊的,我也就只能天天在家陪她。連個哥哥都住的離母親相距不到2裡地。大哥隔三差五來溜一圈,不坐下,不站下的就走了。二哥一個星期也來溜一圈。吃喝拉撒都是我,還得天天不離錯步。一離開她的視線就不行。來人就說活夠了。大哥兩年了給母親買了1700塊錢的醫保藥,還天天問我要錢。我天天壓抑的塊成抑鬱症了。也沒人替我一天。真的不等老母親走,我也就死她前面了。


安平祥和


我覺得我的父母是世上最孝順、最勤勞、最正直、最善良的人。

我爺爺從十幾歲出去給人家扛活,到八十歲左右幹不動重活,幾十年辛辛苦苦攢下的家業,都給了我大伯。因為我大伯大媽兩口子都會說奉承話,天天把我爺爺哄得團團轉。我爺爺也真信他們,公開說不值我爸那碗水添鍋――就是不讓我爸養活的意思。可那年有爺們兒主持的分養老人家庭會議上,我大伯公開拒絕爺爺,不讓跟他,而要養活奶奶。原因是我奶奶身體更好且比爺爺小近十歲,能幫他們照看孫子孫女。無奈之下,爺爺只好來到我家。可即使這樣,我爸媽仍沒有嫌棄爺爺。端吃端喝、拆洗衣被,照顧得無微不至。我爺爺活到九十二歲,無疾而終,也算老天給我父母最大的獎賞了。可爺爺最後那年把兒的光景裡,有點兒糊塗了,天天和死去的人說話,時常睡著睡著,坐起來就往外走。問他幹啥去?說找已死去的誰誰嘮嗑去。大小便有時也在床上。我爸就晚上陪著睡,白天也不出遠門,花錢就全靠賣糧食啦。

我那時已經開始上班教書,正是熱血男兒,理想遠大,報負空前的時侯,一心撲在教學上,誓要改變鄉村教育落後局面。平常都吃住在校,很少回家……未完待續

續:所以很多事都是後來斷斷續續從鄰居、親友處聽來的隻言片語。但這更讓我對父母的尊重增加若干倍,他們就是這樣一對夫妻,正直、善良、任勞任怨,做了也不到處標榜,到處撈好。因為他們從內心深處一直認為,孝敬父母,扶危救困是理所當然,人之常情,就這麼個樸素的思想。比如:那是農村普遍都很窮。要飯的就特別的多,(真乞討的,多為殘疾人,不是現在為掙錢改善生活的那種)很多人都不願搭理。但為了避免尷尬,他們多向我們家引導。多指著我們家的方向說:“去去去,那家富有。或那家好打發你們”而那些乞討者只要到了我家門口,趕上熱飯有熱飯,沒趕上熱飯有饅頭,總之,沒多有少,沒好有歹,絕不空著。我小時就特別納悶,特別不理解,為什麼要飯的那麼多?記憶最深的一次,我小學三年級時……未完待續

中年放學回家,院子裡多了一位奇特的人,印象中家裡沒有這麼個親戚呀。怎麼奇特呢?那是一位老人,有六七十歲的樣子,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最奇特的是銀鬚飄飄到胸前,頗有點仙家風骨。指甲也特別長,尤其是大拇指指甲約有三四釐米的樣子,其餘的也都不低於一釐米。極大的好奇心使我打破了以往放學回家首先寫作業的習慣,而改為支稜著耳朵聽家人和他談話。原來是一位算命先生,臨近中午被人指使到我家來蹭飯吃。以我父母以往的慣例,熱情款待。其實也不算是刻意款待,可巧了,那天半晌時分,母親換了豆腐,準備中午和晚上改善生活(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廣大農村,換個豆腐,炒個雞蛋,烙個油饃是比較奢侈的生活,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來客了,才有的待遇)。結果中午晚上一起改善生活的計劃取消了,合併為中午一頓。我父母就是這樣的質樸,有好的不能讓人家吃賴的,雖然我家當時也很拮据,生活勉強顧得住。更讓我吃驚的是許是飯菜可口抑或是原本飯量就大,老人一氣吃了兩大碗,兩大碗呀!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那可是過去用那種粗瓷大碗呀!現在市面上早已經不見了那種碗的蹤跡了。這是這件事在當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個原因。吃了飯,閒嘮了一會兒,老人覺得很過意不去,就指著我,說,我給你家孩子算一卦吧。我父母呢,也很不好意思的,執意不肯。老人再三堅持。父母只好給了生辰八字……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